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一节阅读教学课例,探讨了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采取"以问带读"的方式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渗透阅读方法,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黄素真 《考试周刊》2014,(31):74-74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提出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的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3.
一忌捞针式即提问要求学生像大海捞针一样回答问题。例如有位教师上《皇帝的新装》一课,让学生齐读课文后即问:"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诸如"你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等。提问范围太广又无中心,学生回答摸不着边际,且与课文意思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提出:"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由此可见,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音乐课堂上的有效提问,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同一问题,这样问,学生不知所措,那样问,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能"一潭死水",而那样问,则会"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十余年的课堂观察,我发现音乐课堂上的教师提问,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5.
一、在阅读教学中提问内容上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师有目的的设疑,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积极定向思考,促进师生间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张志公先生在<说"问">中认为,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很有用处,很有意义"、"不论是容易的地方还是比较困难的地方,都可以问"、"善于问,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可以把难点、关键突出,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每学一篇课文,一般都要经历从初步了解课文到熟读课文,再到深入理解课文.每个阶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不同,提问的内容应与阅读教学的要求相一致.在提问的内容上,应当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一、提问的准确性老师的提问语言对学生的思维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一位老师在教低年级的孩子读书时。读到词语"牛顿",老师便问:"谁知道牛顿是什么?"刚问完,好多孩子就嚷起来:"我知道,我知道,牛顿是一头牛。""牛顿是什么?"该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不明确的。如果老师的提问是"牛顿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样才会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思考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有很多问题我们都没有刻意去组织语言,而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去设置,这样的语言是否可以使学生理解,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我们想说的话?教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提问是阅读教学课堂的常见手段,但是在当前的提问环节中存在问题过于浅显、学生缺乏深入思考等问题,这导致提问环节变得没有意义,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在阅读能力上也就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故而教师要深入课堂提问,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本文围绕"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深入之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兆贵 《考试周刊》2013,(87):26-27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特殊的教学语言,也是一堂课的精华之处.有效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师生交流和学习,发散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文章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设计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是一门很值得研究的教学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开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谈到有关提问的问题时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提问是每位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结合相关研究谈谈在化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刻     
正幽默笑话都同意老师问:"下面的回答问题我们点名好不好?"学生齐声道:"不好。"于是,老师问女生:"提问男生好不好?"女生齐声答:"好。"老师又问男生:"提问女生好不好?"男生齐声答:"好。"老师:"这不都同意了嘛……"不同的选择原因大学时,教授问我们:"金钱与智慧,你们选哪样?"一哥们不假思索地  相似文献   

11.
徐玲 《华章》2010,(23)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效提问,让学生了解主动发问的意义,给学生营造"问"的氛围和发问的机会,引导学生掌握提问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高认知水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超越教材。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灵活使用教材,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渗透人文精神,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精心设计,呼唤情感我教《爷爷和小树》一课时,特意设计后向学生提问:"冬天,小树为什么不冷了?"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交流后得到答案:因为爷爷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我再设计提问:"夏天,爷爷为什么不热了?"学生合作研讨后得到结论:因为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色的小伞"。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解决,学生理解课文也就  相似文献   

13.
【案例】教学《半截蜡烛》最后时,学生突然提问:"老师,结尾总感觉好像未完待续,为什么用这样的结尾呢?"此问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其他学生纷纷附和。于是我趁机抛出话题:是啊,当我读到这里,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戛然而止,让读者有些意外。那为什么用这样简洁而又意犹未尽的结尾呢?小组讨论一下。教室里顿时叽叽喳喳谈开了,过一会儿,小手陆陆续续地举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潘忠 《成才之路》2014,(7):88-89
正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艺术,是连接预设目标与知识生成之间的重要环节,是学科教师基本功底与教育素养的重要表现,也是完成教学任务与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问什么,如何问,为什么这样问,还可以怎么问,颇有一番学问和艺术。从广义上看,有效课堂提问包括: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课堂提问的有效反思等环节。反观课堂教学,存在着为问而问,一疑就问,难易失度等课堂提问常见弊端,需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提问技巧,以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合格人才。一、课堂提问的常见弊端(1)为问而问。教师普遍意识到:增加课堂提问环节和发  相似文献   

15.
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在我国古代教学思想中有很多关于它的论述,它们对今天有效提问有诸多启示:1.有效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以问促思;2.有效提问的时机在"愤悱"之时;3.有效提问的策略是善问善答;4.鼓励学生提问要引疑教疑。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常规环节,也是体现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不断完善提问技巧,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活力,才能使有效提问起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给学生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提问,意图是要学生说出司马光聪明或者机智、勇敢,然后因势利导地让学生们学习这种精神.学生们纷纷举手,积极发言的热情让我很高兴. 第一个学生的问题差点让我郁闷掉. 她问:"老师,什么是缸?" 我晕!都是初中生了,竞不知道什么是缸?唉!也是,现在的城市哪有缸了,难怪孩子们不知道.看到大多数学生都用同样迷惑的神情望着我,我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大家,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 第二个学生的问题是:"在哪儿买的缸?多少钱一个?"  相似文献   

18.
"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有效的提"问"能让学生采撷到思维美丽的花朵,能让语文课堂产生艺术的美。课堂提问要表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源于文本,基于学生,绽放理性之花;找准切口,由点到面,点燃智慧之花;要于细节处设问,深化理解,捕捉敏锐之花;捕捉生成,因势而问,擦出碰撞之花。让艺术的提问之花绽放在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9.
曹飞 《语文天地》2011,(22):29-30
阅读教学,教师要避免唱独角戏,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体现与发挥出来。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展师生互动。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方法,通过教学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由此可见,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若是有效运用提问法,可以提高阅读教学成效。一、提问设计要体现"针对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79):73-75
"不懂就要问"一直是小学教育的重点,也是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主要思路。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应坚持不懂就要问的核心思想,通过教会方法、创设环境、积极评价、提供时间和开展指导的方式让学生学会问、找到问、主动问、有机会问和如何问,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提问意识,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参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