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口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为人类语言的丰富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也为我们的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将模因论引入口译教学可以发现,口译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模因产生、同化、保留、表达、传播的过程.模因论为大学英语口译教学提供了语言和文化信息的复制模式."共生模因"的传播、情景化语境下的模仿学习以及文化模因的恰当处理能有效促进学生口译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是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这一理论为语言教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也提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视点。本文以英语口译教学为研究对象,从模因论的角度来分析口译学习中常见的技能,探讨了模因与口译的关系并得出了模因论对口译教学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3.
口译不仅是语言行为,更是文化行为,因此,口译者必须熟悉两种语言中的特殊文化。本文分析汉英民族间的文化沉积现象,从这一角度讨论汉语中成语、俚语、俗语、歇后语的英语口译及其策略,以期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4.
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提出了翻译模因和翻译规范论等重要理念,在指导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规范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景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在语言失误和语用失误两个方面存在大量问题.本文以无锡灵山胜境为例,对两种翻译失误进行了饲析与规范,并提出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顺意 《考试周刊》2008,(8):153-154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广告翻译中的仿译也属于一种模因现象.本文拟从模因论入手探讨广告翻译中的仿译,指出把模因论运用于汉英广告的翻译易于引起目标语受众的共鸣,从而推动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6.
汉英在词汇和句子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于口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汉英词汇和句子在语形、语义、句子结构、排比对称、时态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对等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口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汉英外位结构在口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口译问题包罗万象,本文通过对汉英对比外位结构的分析,探讨两种汉英外位结构在口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敏 《陕西教育》2009,(4):118-118
模因论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相对简单且易于操作的分析工具.美国文化是西方非常独特的一种民族文化,它特有的历史文化发展造就了美国人特有的个人主义情结.本文以模因论为基础分析美国文化的核心个人主义这一独特模因的发展及其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因论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的释意理论系统科学地阐述了意义的概念,从而启发口译学者对此的研究。释意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赛莱斯科维奇提出的口译过程中三个阶段时,为研究冗余现象奠定理论基础。引用释意理论为探讨汉英口译中的冗余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处理冗余信息时,提出三种试探性方法,即增译、省译和保留,并通过分析汉英口译情境中的例句来说明这三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口译教学在高校英语的学习中越来越重要,很多教师将"模因论"应用其中.模因论分为的四个阶段成为高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它为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并完善了教学的制度.各高校针对模因论,重新调整英语口译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将模因论与教学紧密结合,为我国的英语口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将模因论运用到大学英语口译教学,可以从中发现模因传播的四个阶段与口译的过程非常相似,模因传播的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符合口译能力培养发展的规律。以模因论为基础,分析探讨其在英语口译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帮助教师采取更有效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12.
英国学者Distin博士在她的模因论力作The Selfish Meme中拓展和强化了道金斯的模因假说,首次呈现了一个完全成熟的、可行的文化DNA的假说,并分别探讨了模因论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该文对Distin的在该书中的模因观进行了梳理和评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她的模因观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模因论在汉英语言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交往中的汉英口译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中英两国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显著差异给口译人员的语言表达和文化交流带来了困难。该文试图以胡庚申教授对生态翻译的研究为理论基础,以“两会”为研究对象,探索中英外交口译的生态环境,从语言三个维度展开对外交、文化与传播中英口译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英国学者Distin博士在她的模因论力作The Selfish Meme中拓展和强化了道金斯的模因假说,首次呈现了一个完全成熟的、可行的文化DNA的假说,并分别探讨了模因论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该文对Distin的在该书中的模因观进行了梳理和评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她的模因观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模因论在汉英语言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口译是一种跨语言的文化活动,口译过程中总回避不了语用差异。随着语用学与翻译学的日益发展,把语用学引入翻译领域,从语用学角度对口译进行研究,将为口译注入新的活力。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引用一些耳熟能详的事例对汉英口译中的称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介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汉英口译为教学手段以提升英语能力的汉英口译训练模式。这种语言输出活动以精读教材和文化与交际知识为源语内容、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一体,学生同时进行汉英口译,并有电子文本给出词语核对提示,使学生在口译过程中自主纠错提高。该模式以课文和词语应用为主,有利学生扩充积极词汇,提高口语能力;且系基于自主学习的设计,故有较高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比汉英两种语言的相异之处、了解二者差异的基础上,以错误分析为理论基础,对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辨识并分析传译过程中译员犯得各种类型的错误,进而提出一些可实施性的解决策略。此研究结果将有助向职业译员迈进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了解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常见错误、掌握口译策略、提高纠错能力,并为今后口译方向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Dawkins提出的模因论为认知理据,认为模因论使人们走出焦虑整体论的误区,形成多模态焦虑级度论之模因观。口译焦虑分为高焦虑(HA)、中焦虑(MA)和低焦虑(LA)三个级度。实验证明MA对口译具有正面效应,HA和LA对口译具有负面影响。因此,应对HA和LA的学生实施"AA+EA"策略,使之以最佳的心态、情态和状态进行口译,从而圆满完成口译任务。  相似文献   

19.
语际转换对应幅度的扩大现象是汉英交传中极为常用的现象,但是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刘宓庆的<口笔译理论研究>中作者将语际转换对应幅度的扩大定义为"在交际中,话语语境迫使口译中双语语义对应放宽要求,从基本词义对应向范畴词义扩展[1](P71).这一定义在汉英交传中并不完全适合.在汉英交传中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语言习惯不同,译员的理解偏差,文化的差异都会造成语际转换对应幅度的扩大现象.而这些因素都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本文旨在具体揭示汉英交传中语际转换对应幅度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汉英交传过程中,汉语母语者的汉语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即英语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作用,从而影响口译质量。本文针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口译学员口译过程中的原型失误现象,通过数据统计,考察母语思维原型在汉英交传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并通过组间实证研究,深入探讨母语迁移与口译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受原型思维影响,汉英交传过程中母语迁移主要在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影响口译绩效,分别表现为时态、词、词性、单复数,以及动宾结构和主谓结构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