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黄波 《教书育人》2013,(27):30-31
一失范行为的界定"失范"一词源于希腊文,最早指不守法、尤其指亵渎神的现象。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以此说明"与道德规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在当时,由于社会处于变革期,使得控制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越来越松弛,个人之间的道德制约丧失,这就是失范。如今,高校学生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制度的行为等违规、违纪行为,具体包括不诚实行为、逃学行为、欺  相似文献   

2.
李杰  林国健 《广西教育》2012,(42):38-40
一、研究背景 异常行为,也称为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是指背离、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青少年异常行为是指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的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这些异常行为的表现包括校园暴力、欺负行为、逃学、拉帮结伙、吸毒、自杀等。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对道德标准的认识比较薄弱,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对各种消极思想、违法行为缺乏辨别和抵制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3.
越轨行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指违反某个群体或社会约定俗成的或者有明文规定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就学生而言,他们的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学生的各种违背教育机构、学校和班级制定的规章制度及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的行为和现象。一提到越轨行为,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一个调皮、爱出风头、学习成绩差、经常破坏班级秩序的学生的形象。几乎每一个老师都喜欢那些温顺、听话、遵守纪律的学生,而厌烦那些经常有越轨行为的学生。许多老师就认为,正是学生的越轨行为,破坏了课堂秩序,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给别的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有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越轨行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指违反某个群体或社会约定俗成的或者有明文规定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就学生而言,他们的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学生的各种违背教育机构、学校和班级制定的规章制度及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的行为和现象.一提到越轨行为,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一个调皮、爱出风头、学习成绩差、经常破坏班级秩序的学生的形象.几乎每一个老师都喜欢那些温顺、听话、遵守纪律的学生,而厌烦那些经常有越轨行为的学生.许多老师就认为,正是学生的越轨行为,破坏了课堂秩序,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给别的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有的老师甚至认为,一定要严惩学生的各种越轨行为.其实,这都是对学生越轨行为的一种误解,我们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各种越轨行为.由于大多数人对学生越轨行为的消极影响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本文在对学生的越轨行为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学生越轨行为的积极方面讲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学生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学生所实施的,违背一定的社会规范或期待,对本人或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从而被社会给予否定性评价的行为。青少年学生的越轨行为在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从学业成绩不良、考试作弊到逃学、旷课、离家出走。从偷窃、勒索他人财物到恃强凌弱。甚至对他人进  相似文献   

6.
学生越轨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学生所实施的,违背一定的社会规范或期待,对本人或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从而被社会给予否定性评价的行为.青少年学生的越轨行为在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从学业成绩不良、考试作弊到逃学、旷课、离家出走,从偷窃、勒索他人财物到恃强凌弱,甚至对他人进行暴力攻击,进而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逃课是一种典型的学生失范行为,是对教育习俗和教育规章的双重违背。这种越轨行为不如违法、犯罪行为危害性大,相关研究较少。但当逃课不再是个别行为,群体中大  相似文献   

8.
越轨行为指违背社会规范,破坏社会秩序的反社会行为。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违法行为,如偷窃、赌博、性侵犯等;一类是偏差行为,如逃学、离家出走、打架骂人等。由于道德规范、社会舆论等日常生活模式和态度的约束,偏差行为涉及的范围很大。   一般来说,学生发生越轨行为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观因素:学生发生越轨行为大都与歪曲的自我意志或观念的非优化状态相关。超越客观现实的自我评价,加之自我控制的薄弱,必然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这往往成为行为越轨的心理因素。   客观因素:首先是家庭…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矫正学生越轨行为的艺术辜伟节,耿传安所谓越轨行为,就是指偏离或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中小学生越轨行为主要包括违反社会风尚、违反社会公德、违纪、违法等行为。其中违法行为属于极端越轨行为,这里不作深入研究。本文重点所探讨的是学生的一般越轨行为,即...  相似文献   

10.
失范行为理论研究领域从青少年违法行为逐步扩展至违反校规校纪、违反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各种失范行为。学生常见失范行为类型包括学习、生活领域、道德规范和网络等方面,失范行为给学生本身带来消极心理影响。本文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提出对失范行为进行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学生有了越轨行为怎么办●黄学俊本文所讲的越轨行为,是指学生违背行为规范的行为。各种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总有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外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而内因则主要是由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以及成长过程中所特有的年龄与个性心...  相似文献   

12.
越轨社会学理论对防范学生越轨行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释越轨行为的主要社会学理论包括失范理论、化传递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标签理论和化冲突理论等,研究这些理论对于全面认识和有效防范青少年学生行为越轨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23):1-2
学生的失范行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屡见不鲜,已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了恐慌和不安,并成为社会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行为失范生"的教育,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注与爱。本文主要通过对"行为失范生"的成因分析,以及结合笔者长期对这类学生的教育、管理的经验,提出了相关"改变"失范行为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当前,行为失范生已是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给学校的教学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关注行为失范生,寻求矫正方法,对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铁英 《中国教师》2009,(8):18-19
失范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言行,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的言行。教师行为失范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其教育对象所发生的各种违背教育要求和教育规律,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那些不良的言行。  相似文献   

16.
失范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言行,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的言行.教师行为失范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其教育对象所发生的各种违背教育要求和教育规律,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那些不良的言行.  相似文献   

17.
何芳 《天中学刊》2011,26(3):61-65
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青少年行为失范现象,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社会失范、学校教育失位、家庭教育失误、大众传媒失当和自身判断错位是青少年行为失范的根源,我们必须从治理社会环境入手,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教育力量,运用教育、舆论、行政、法律等手段,多层次、多渠道综合治理,引导青少年在"失范―规范"的过程中,共同建构起一个崭新的社会规范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培育出符合社会规范、和谐健康成长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异常心理和行为,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生理、心理、家庭、社会、教育等多方面不良因素影响而出现的某些超出常规,偏离或违背社会道德、纪律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心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9.
何芳 《天中学刊》2011,(2):61-65
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青少年行为失范现象,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社会失范、学校教育失位、家庭教育失误、大众传媒失当和自身判断错位是青少年行为失范的根源,我们必须从治理社会环境入手,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教育力量,运用教育、舆论、行政、法律等手段,多层次、多渠道综合治理,引导青少年在“失范-规范”的过程中,共同建构起一个崭新的社会规范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培育出符合社会规范、和谐健康成长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用社会学理论探讨和控制学生的越轨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出规章制度所允许的范围”是《现代汉语词典》对“越轨行为”的解释,而社会学关于该概念的解释是,与一个群体或社会的标准行为或社会的期待相违背的行为就是越轨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反常行为,病态行为,违章违纪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等多属于越轨行为。越轨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但犯罪是属于越轨的极端形式。本文所指学生越轨行为仅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的行为,并试图探讨各种违章违纪越轨行为的产生动因,以及越轨行为控制建议,旨在对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帮助。一、常见学生越轨行为类型学生越轨行为,大多数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