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较详细推导了计算一无弱酸溶液的H~ 浓度的求值公式,讨论了各种公式的应用范围及产生的误差,并通过一些具体实例阐述了用kaC_(HA)>100KW判定忽略水的电离时酸的最低浓度。  相似文献   

2.
化学观念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理念,落实观念教学的策略之一就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实验活动则是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依托。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中"水的电离"教学为例,着重从实验活动的角度探讨实施观念教学的教学策略,并提出了观念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以热表面电离质谱计为分析手段,采用6Li稳定同位素示踪了爆炸过程中放射性气溶胶粒子悬浮、沉积和在毛细管中扩散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爆炸后100h,气溶胶粒子悬浮份额占10-5;沉积量占绝大多数,且各部位沉积量存在明显差异;即使在无压力推动下,仍明显观察到了气溶胶粒子在毛细管中的扩散,对于d25μm×2cm 毛细管通道而言,穿透率为1.5×10-10 / h。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评估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在爆炸过程中的行为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较,常常困扰着初学者,本文对水在酸溶液、碱溶液、强酸弱碱盐溶液及弱酸强碱盐溶液中电离程度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总结出水在不同环境中其电离程度的比较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SCMAR程序处理了H3PO4各级电离常数的PH滴定数据,得到了和文献值非常一致的结果。利用附加SCDP作图程序得到了相应的滴定曲线和各型体PH分布曲线。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对结果的分析,讨论了该研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从多电离基氨基酸的解离公式推导其等电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几种常见的多电离基氨基酸的解离公式,推导出它们的等电点,得到如下公式:pI=1/2(pK1′ pK2′)或pI=1/2(pK2′ pK3′),并对推导过程及适用条件进行详细讨论,取得了由上述公式计算的理论值与实验测定值相符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元素的第一电离势与周期和主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什么知识最值得去教,这是教师每天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化学观念为统领的教学,注重学科知识与结构的深入理解,重视发展学生的化学思维。以"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为例,分析了知识内容及其教学价值,针对学生学习的困难与发展需要,明确了以"水的电离平衡"为突破口,弄清水溶液中的微粒及微粒间相互作用、溶液中H+和OH-的数量关系与水溶液的酸碱性的内在联系是学习的关键所在。从构建整合"知识—过程"的教学框架、设计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引导性问题、利用实验事实为学生的理解提供证据、帮助学生建立微观分析思路与方法的角度探讨了主要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利用纳秒和飞秒激光及飞行时间质谱仪对氮化苯-溶剂分子团簇的多光子电离和离解进行了研究.通过解决实验中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在气相条件下实验研究嘧啶与水团簇的多光子电离.首次观测到该团簇的多光子电离质谱,发现电离后形成了质子化团簇系列,通过团簇浓度随激光强度的变化以及理论计算,阐明了团簇内质子转移过程,以及电荷分布和质子转移过程随着团簇尺寸的变化;首次观测到吡啶团簇在飞秒光电离过程中的质子化和非质子化团簇离子共存的现象.非质子化吡啶二聚体离子的存在及高水平下理论计算表明,吡啶分子之间可以形成C-H…N氢键,对文献中报道的结果给予了纠正,提供了弱氢键团簇中质子转移的一个极佳范例;首次研究并获得了嘧啶-甲醇以及哒嗪-甲醇氢键团簇的多光子实验研究结果.实验发现团簇经激光电离后只产生质子化产物,并从理论计算得到各种团簇的稳定构型,阐明了团簇发生电离后质子转移反应的过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10.
利用同步辐射光和反射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丙烯酸甲酯9.0~15.5 eV能量范围的真空紫外光电离和光解离.实验测量丙烯酸甲酯的光电离质谱和解离碎片离子m/e=86(C4H6O+2), 85(C4H5O+2), 59(C2H3O+2), 58(C3H6O+), 55(C3H3O+), 42(C3H+6), 31(CH3O+), 27(C2H+3), 和15(CH+3)的光电离效率曲线.并利用量子化学从头算(G3),计算碎片离子的能级,推测它们的解离通道.计算的电离能和出现势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结果表明,丙烯酸甲酯的光电离解离通道以单键断裂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1.
化学概念原理教学需要依托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在概念原理的引入、形成和理解等不同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人教版选修4教材中弱电解质的电离的核心内容,分析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从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困难阐述了体现概念原理知识形成过程的实验设计定位、教学整体思路及其中关键实验活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推导了Na_2HPO_4溶液酸度计算公式,计算了Na_2HPO_4浓度不同时,用最简式和准确式计算的相对误差.明确了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3.
研究建立了适合负离子热电电离质谱 (NTIMS)测定的 OS同位素的化学分离富集方法和质谱测量技术 ,实测了陕西金堆城斑岩钼矿中辉钼矿 (JDC)的 OS-OS年龄 :t1 86 =139.1± 0 .7Ma(2 σ) ,与文献 2的 ICPMS方法 Re-OS年龄测定值 139± 6 Ma(2σ)以及美国地调局 Stein博士 NTIMS方法 Re-OS年龄测定值 14 0 .1± 1.0 Ma(2 σ)基本符合 ,这一方法和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化学课程中,要想让学生理解“同一种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弱电解电离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也越强。”的问题,除了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外,最直观的办法是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冰醋酸在稀释过程中导电能力的变化。即冰醋酸在用水冲稀过程中,可观察到由不导电到导电能力逐渐增强,又逐渐减弱的过程。通常实验过程如下:在烧杯中插入电极(碳棒),电极与演示电表(欧姆挡)相连,烧杯中缓慢加入10mL左右的冰醋酸,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观察电表指针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刚开始由电阻很大到逐渐变小的现象很明显,但是后来冰醋酸中加蒸馏水浓度变化太慢,指针几乎不移动,老师只好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再加水冲稀,如此往复多次,既浪费时间,冲稀后的溶液也不再有回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几年来关于三原子分子离子(CS+2, SO+2, CO+2)的光激发和光解离动力学研究结果.实验是在射流气束条件下进行的.首先利用一束电离激光使中性三原子分子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制备出振动态选择的三原子分子离子,再用一束或两束解离激光激发获得母体分子离子的光解离谱(母体离子的凹陷谱和碎片离子的增强谱).由此研究了三原子分子离子(CS+2, SO+2, CO+2)电子态的光激发和光解离动力学.  相似文献   

16.
正1教学内容分析在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中,离子反应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本节离子反应是高一新授课,人教版《化学1》(必修)[1]将之安排在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如果说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是从实验展开化学科学,  相似文献   

17.
二○○六年三月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精辟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CDIO基本思想,以数据库课程为例,重新划分相关课程群,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践为学习工具的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并改进教学评价模式与手段,最终形成一个以"项目为载体,实践为工具,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以CDIO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理工科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在微观层面实现CDIO核心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为一门继续教育的必修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小课堂为大社会,变只教书为又教书又育人,变单纯理论为情理交融,师变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力争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学生的师德素质。  相似文献   

20.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课程的设计,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为动力为其特点,以典型案例、游戏、情境为载体,以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搭建学习模块,以当前高职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心理调控能力组建学习项目。同时,采用动态教学法,以问题、情境和活动为中心展开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分别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