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新闻的变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号展开传媒竞争,微信公众号新闻也因其操作相对简单、受众到达有效率高等特点,成为了新媒体最重要的新闻发布平台之一。利用微信传播进行正面舆论引导,与传统的纸媒传播有什么不同?微信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环——新闻标题呈现出何种特征与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在这些层面上总结并发挥这一媒介形态的最大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我们统称"两微一端")的日趋成熟,网络渐渐开始取代传统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主力军。在这种情况下,一直以来以传统媒体为主阵地的时政新闻,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就以江西卫视《江西新闻联播》栏目的衍生微信公众号"江西视听头条"的传播效果为例,论述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让时政新闻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本文将立足于新媒体工作的实际经验,通过对新媒体传播语境、"微信+"模式的传播模式进行剖析,分析市级媒体如何发掘"微信+"的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4.
韩士皓  彭兰 《新闻界》2014,(3):65-69
<正>近年来,在全球数字化的浪潮下,各种各样的新媒体陆续进入传播领域。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也带来机遇。新媒体改变了传统传播方式的面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也在逐渐消失,媒介融合被许多学者称为媒体的必然归宿。在此背景之下,"融合新闻"的理念应运而生。本文所使用的"融合新闻"的概念主要着眼于应用新闻学意义上的内容呈现融合。"融合新闻"又称"多媒体新闻",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不同的媒体形态集中在一篇报道中,提高信息传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融合新闻理念的指导下,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报道问世,该报道即为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雪崩》。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媒体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特点,用户接受信息的过程也呈现出碎片化、个性化特征,微视频是继微博、微信之后的又一新媒体形态.在微视频的带动下,央视新闻客户端开设了《V观》栏目,利用新媒体的碎片化传播特性,以专业化的视角解读时政新闻,开辟了时政新闻传播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被定义为新媒体元年。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融合"之路。这一年来,移动客户端新媒体迅速走红,如上海报业集团相继推出"上海观察""澎湃新闻"等媒体融合产品。尤其以"澎湃新闻"的异军突起,令同行深感震撼。而在2013年,《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央视新闻等各大国字号传统媒体"大佬"就已纷纷抢滩"微传播"领域,组成"微传播国家队",引起了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环境促进了新闻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对曾经享有信息主导和把关发布权力的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解构。为了改变现状,传统媒体纷纷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两微一端"成为不少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试水新闻传播、探索媒介融合的试验地。《山西日报》作为山西省委机关报,把握着全省的舆论导向,目前已经奠定了"两微一端"格局,为自身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了传媒集团媒体融合产业化的优秀标杆。研究其媒体融合之路上的经验和教训,对各省级报刊和其他传统媒体来说具有十分客观的借鉴意义。本文将在媒介融合视域下,分析《山西日报》"两微一端"发展状况、现存问题及其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而探讨传统纸媒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合理运用微信公众号推送优质的新闻资源和内容,提高与用户的互动性,结合媒介融合相关理论,从内容和组织机构两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微信这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电视台)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如何借助微信长处补其荧屏不足,已成为电视台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漳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为例,结合微信在电视新闻栏目中的应用现状,探讨电视台如何有效利用微信传播优势,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从单条新闻到整档节目、整个栏目,不断提升电视传播力,甚至宣传和推广电视台品牌形象,拓宽受众市场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2012年8月22日,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与写作》、《首都传媒研究》杂志编辑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全国晚报体育新闻学会主办的"伦敦奥运会媒介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这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国内举办的第一个体育新闻传播领域高端、权威、专业的学术研讨会.会议首次发布《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媒体报道研究报告》,并推出一批最新奥运媒介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0.
美国《连线》杂志曾言简意赅地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即在新媒体中,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和自由传播的可能。新媒体是动画创意的天然聚集平台、动画作品的市场预测平台和动画营销的电子交易平  相似文献   

11.
媒体融合并非简单地进行"两微一端"的新闻阵地拓展,而是要求内容生产的全过程都要引入新媒体思维。作为一条短视频或者一篇图文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标题在新媒体传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山东广播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的新媒体传播为例,探讨三农新闻标题在新媒体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并尝试总结了易于新媒体传播的标题制作规律。  相似文献   

12.
当下已进入新媒体时代,由于技术的发展,新的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不断改变着传媒生态、传播模式和舆论格局,也对新闻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文立足于新媒体环境,探析我国高校在新闻专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和剖析西方及其它新闻名校的经验,为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育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以期能够培养出优质的"新媒体"人才。  相似文献   

13.
杨建波 《东南传播》2018,(4):152-153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很多传统纸媒开始走进融媒体时代,报纸、网站、微信、微博以及APP进行相互融合,在新媒体融合的构架下,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十堰晚报》全媒体就进行了一些探索,以近期推出的《早安·十堰》为例,不仅通过传统媒体刊发,而且通过微博、微信以及APP这些新媒体进行二次元传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系列报道不仅体现了媒体的民生情怀,受到受众的一致好评,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新闻与经营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语境是以互动性为本质特征的传播语境,相较于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网络自制的新闻评论节目可以依靠大数据技术对受众进行精准分析从而实现节目的精准定位和传播.《今日喷喷喷》作为全网首档新闻评论直播节目,利用在线直播、弹幕评论及"灌水"规则,体现出强互动性的节目特征.其话题选取兼顾"新鲜度"和"热度",且形成了完成一次制作,多平台协同发力的新媒体传播矩阵,节目嘉宾的选取和语言风格的转向也为传统新闻评论节目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新闻真实,体现了新闻人对社会的负责态度。从《新华每日电讯》刊发的《盘点2013年那些"狗血"新闻反转剧》一文,我们读到了2013年的舆论翻转事件,这些新闻很多起源于互联网等新媒体,也有些直接来自于传统媒体。在"新电子媒体"的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媒体类型的今天,传统新闻媒体(亦称大众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更肩负起了新闻真实的责任,否则可能真的会引起人们观念的混乱。  相似文献   

16.
新闻杂志节目是一档具有特色的电视新闻节目,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杂志节目也受到了冲击。在此情况下,许多节目纷纷寻求变化,如改变节目时长、形式、内容等,希望通过改变而重新焕发生机。本文以《东方时空》为例,探讨新闻杂志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7.
《传媒观察》2015,(3):64
《壹读》杂志近期宣布停止纸质印刷版发行。此举再次引发业界对纸媒前景的关注。《壹读》是壹读传媒旗下的一本新闻生活类杂志,于2012年8月6日创刊,截至目前已发行50余期。《壹读》以其轻松、幽默、趣味的风格颇得很多年轻人喜欢,在新媒体的种种开拓性尝试也为诸多媒体效仿,曾被誉为"当下最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杂志"。《壹读》方面表示,纸质杂志的大规模发行消耗了太多的精力,未来将会把这些精力用在更有效率的互联网产品上。除了杂志之外,《壹读》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出现了媒体核心业务弱化的"空壳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原创内容减少、向"互联网复印机"趋势发展、优秀内容人才匮乏.为应对种种问题,发挥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在权威性与公信力、舆论引导、档案保存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文章以《陕西科技大学报》的办报实践为例,提出打造以深度报道和新闻言论为核心的优质内容,办以专刊专版为亮点的精品报纸,搭建以校报编辑部为新闻中心的全媒体报道平台,拓宽以校报为品牌的媒介传播渠道的高校校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杭州日报》的新媒体实践较早。最近几年该报的新媒体实践主要体现在融媒体建设、新闻的"滚动"与"实时"传播、采编队伍的全媒体转型以及开展"报、网、屏"互动活动等方面。《杭州日报》的新媒体发展路径在地方党报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可以为其它地方党报探索新媒体的发展路径提供一定的启示。在传统报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报、网、屏"融合发展是地方党报发展新媒体无法回避的一条正确道路,在移动互联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下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8月18日腾讯微信公众账号正式上线,随即,传统媒体纷纷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开始了对这一新媒体的尝试与探索。都市报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是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融合较好的一类纸媒,其用户具有明显的"圈子"特征,这与微信的基于现实人际关系建立的"强关系网络"和点对点人际交流平台的初衷不谋而合。因此,都市报微信公共账号的实践在新媒体实践中具有典型性。2013年十大最具影响力的都市报微信公共账号出炉,《钱江晚报》《扬子晚报》《掌上青岛》《潇湘晨报》《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华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