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从低年级整个美术教学来看,创作画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这工作,我是分两步来做的。第一步,让学生在半成品的画面上添画。如果一开始就进行创作画练习,学生就会觉得无从入手,或者瞎涂一通。因此,我先画好部分画面,给学生起个示范作用,启发学生怎样落笔,怎样安排画面,这样学生感到有了一定的眉目,就会兴致很高地、积极地添上画面所缺少的部分,以完成整幅  相似文献   

2.
美术教学中,运用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国画题材,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师确立了童玩游戏类国画的教学内容和框架,从"走近中国古代人物画""写生人物""创作童玩系列国画""我的国画展览了"四个板块确定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历经"赏中思""玩中忆""画中探""评中议"的学习过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挖掘生活题材,用墨色、画笔创作出一系列以"童玩·游戏"为主题的作品,其美术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全日制聋校小学美术课的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听障学生很容易对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情感出现不同程度遗忘的现象。例如,在美术创作的时候,学生常常会说"想不出来画什么""不知道怎么画",个别学生还过分依靠美术教师,总是请求教师"帮我画"。尽管教师不断启发、引导,但效果并不明显。再者,听障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狭窄,接受外界相关信息的速度很缓慢,视野和知识面就十分狭小,造成他们在美术学习中,灵活性差,思维层面不深,这样影响了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所以绘画创作能力与同龄的学生相比较差。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部分人都能满足于目前的物质生活,因而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于美术课的定义不再停留于"能画出一幅好看的画",更偏向于"精神素质方面的提高"。在义务教育过程中,美术担任着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角色。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美术很容易表现出兴趣,但是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观察能力的培养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通过观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表现力,还能发展他们眼、脑、手等感官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低年级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进行实践活动,丰富对生活的感知与体验,学会从整体出发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美术课堂中,教师可通过"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营造良好的观察氛围""教给观察的方法""采用多种绘画形式"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童话绘本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临摹、改编、自主创作中的运用,希望能够为低年级美术教师运用童话绘本激发学生绘画兴趣,顺利开展美术教学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故事美术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美术创作走出了单调的"依葫芦画瓢"的模式。其教学实践就是从童本化的角度出发,巧用美术故事资源,在美术故事的情境中进行相关美术创作,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美术表达的内动力,让学生为自己而画,画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故事美术的价值在于让学生的美术学习回归美术的本源,回归生活,最终让儿童用美术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8.
小学民间美术创作应基于儿童需要的记忆模式,通过"唤醒内在审美力""诱发深度感知力""抒发个性创造力""潜化丰厚鉴赏力"四个实施策略,转换学生创作思维,有效表达审美意象,提升儿童民间美术创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能从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对学生"三观"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中低年级的语文预习教学,教师可从"数""圈画""读""疑"四个方面展开,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达到较好的预习效果,进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添画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适应低年级孩子的心智发展规律,能够提高低年级学习的自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创造力以及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接受美术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效果与质量,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美术素养,文章从两方阐述了关于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的思考。一是了解学生特征,助其树立信心;二是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绘画兴趣。其中包括引导学生以生活中熟悉的事为创作灵感、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教授半创作练习方式、鼓励写生。  相似文献   

12.
在低年级段启用新教材进行美术教学改革中,一是角色的转换,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形成真正的"美术教与学的共同体",以调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二是实践创新、合作交流,构建新的美术知识并形成新的美术技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三是利用美术学科相关边缘知识,丰富美术学科综合艺术,提升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相似文献   

13.
正教师示范是美术教学中含金量较高的教学手段,它不仅能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充分展示美术教师的专业性,让学生深切感受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但教师的示范又如同"影子"一样,常常让学生误入其中,在创作上失去个人的色彩。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虽然他们对绘画的热情最为高涨,但由于表现能力不强,时常是想得到却画不出,再加上对教师的崇拜心理,临摹成了美术教学中的普遍现象。长此以往,学生就像"复印机"一样,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渐缺失,学习的兴趣也开始减弱。面对如  相似文献   

14.
美术学习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美术学习中,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欣赏·评述"则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为此笔者通过三个方面:让专题欣赏课"动"起来、让随堂欣赏课"活"起来、让现场欣赏课"静"下来,来阐述怎样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效果,并实现引导学生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学生美术"欣赏·评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王天 《学苑教育》2021,(11):85-86
本文在对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现状进行诊断的基础上,以"水墨画花"教学为例,探讨了小学低年级美术水墨画教学实施的策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和水墨画的教学规律出发,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艺术创作热情,引领学生在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掌握水墨画的多元技法,提升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如何灵活地运用线、形、色等造型语言去进行造型创作呢?一、线的运用在美术教学中,线条是学生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线条的运用中要注重线条的质感,即生动性、有趣性。生动有趣的线形能充分体现儿童绘画的艺术表现能力。1.把僵硬的直线变成流畅柔美的曲线。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具象表现能力较差,他们往往要把这种较为自然的"曲线美"有意识地去画直,所以我们要把这种"曲线美"通过各种方式提示  相似文献   

17.
审视小学低年级学生美术作品创作的行为,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在作画时基本上是画自己的所想,而不是画自己的所见;是绘画的天赋支配着他们,而不是他们支配着天赋。但很多美术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都纷纷有意识地灌输给学生一些创作的技巧,并要求他们按照既定的规则去完成作品的创作。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美术学习之后,学生虽然在美术学业成绩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这种学业进步会使教师的“关爱”付出沉重的代价,使学生逐渐违背原有的绘画天性。于是,学生新掌握的美术表现技巧脱离了意识与本能的控制,成为了第二天性。美术教师不加思索、“好心”且盲目地对学生进行创作指导,对学生来说是一场灾难。只要你是一名有着一定工作经历的美术专职教师,你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一年级小朋友学习美术的热情空前高涨,三、四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  相似文献   

18.
<正>在美术教学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充分交流学生的美术作品,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只有共同分享美术作品,才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笔者对低年级学生美术作品如何展示进行了观察并分析,现阐述如下:一、呈现多样化作品1.主题集中展示法。主题集中展示即让学生把自己创作出来的相同作品按照规定的主题进行展示。在"美丽的盘子"的教学中,教师以"我是小小盘子设  相似文献   

19.
小学美术在新时代的课程改革下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让小学生在课上瞎涂瞎画,而是要寻找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且在教师日常授课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的表现,不能忽视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作用,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树立创新自信心,这样才能使小学美术教学变得光彩照人。所以,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20.
想象力是学生学习美术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对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发学生想象创作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的特点开展想象画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发展.教师可以设计富有趣味性、开放性的活动,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创作想象画,进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