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古典白话小说作为我国古叙事文学的巅峰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从不缺乏这样的文体。教学古典白话小说要引导学生体悟文本跌宕的情节、品析生动的语言、进行想象拓展、注重转化迁移,让学生真正进入白话小说中,感受它的特点,从而提升古典白话文小说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古典白话小说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教学这类文章,教师应在准确把握文本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关注语言特征、小说要素等,让学生积累语言、习得阅读方法、形成阅读期待,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姚怀岩 《学周刊C版》2019,(18):134-134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修养,需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通过反复阅读经典文章,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具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重视经典阅读教育。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石,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生命,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具有其他任何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经典文化作品的阅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阅读文化经典作品不仅能学习经典名篇里包含的长期积淀的精神骨髓,还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同时还可以进行英才教育、人性教育和贵族精神教育,让经典文化作品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  相似文献   

5.
正经典诵读,又称"读经",南怀瑾先生曾引用宋儒张横渠的四句话作为儿童读经的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阅读量,同时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古典文化积累、书写的指导,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经典文化,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外经典恰恰可以满足学  相似文献   

6.
小学是经典诵读的最佳阶段,诵读经典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还能够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保证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确保我国经典文化的不断传承,经典诵读不失为一个理想的教学手段。从小学语文教学入手,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开展经典诵读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无论对于哪个学段的学生而言,都是极 为重要的教学,因为语文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同 时也会对学生的日后工作和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 不仅仅是在学生识字和文章理解方面,更包括了人际交流等各 个方方面面。而经典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是对中国传统 文化中各种文学经典进行阅读和理解的一种行为。通过经典 阅读,学生可以有机会了解到中国各种传统文化,对文化的传 承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语文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本文 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探究”进行探讨和研 究,笔者水平有限,如有错漏及不正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调查发现,以金庸小说为代表的通俗读物深受学生的欢迎,而与中学生阅读背景有一定距离的经典名著则遭受冷遇。因此,金庸小说入选高中《语文读本》的做法具有合理性。通过对金庸小说的阅读指导,既提高学生阅读一般读物的水平与质量,又达到了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赵琴 《小学教学研究》2023,(9):51-52+60
统编版语文教材重视课外阅读,提倡读整本书,在第三学段小说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目标要素导读会、精品经典品读会、策略方法探究会、收获成效展示会,并以“四会”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关键能力,促进持久阅读,引领深度阅读,呈现多元发展,建构起面向未来的具有普遍性、可持续、有深度、多元化的语文小说阅读课堂实践样态,实现以小说为载体,促进学生提升多读书、把整本书读好的阅读素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国学经典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有着重要意义。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与文化底蕴。将国学经典与语文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国学经典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思想教化的载体。通过阅读和理解国学经典,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思想熏陶,培养积极向上、有道德情操的人格品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国学经典作为重要的教材内容,对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语文教学课程或者阅读课程,多是把单篇的经典文章或经典作品中的语段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往往又偏重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缺乏对作品文化层面的解读,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也不强。从经典文本阅读的角度,指导学生多读经典作品、读懂经典、读活经典,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力。  相似文献   

12.
彭冬梅 《现代语文》2009,(10):48-48
阅读对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和个性养成都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提高阅读技能,积累阅读经验,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读书和做人,感受经典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接受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而且语文新教材也在加大阅读量,刻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实施语文教学时落实阅读这一环节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3.
张新爱 《考试周刊》2013,(46):31-31
<正>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它有着最纯粹、最富张力的语言。进行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这对于实现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阶段是学生文化课程学习重要的启蒙阶段,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增加经典诵读环节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同时还是学生开始全面学习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通过语文经典诵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科文化知识,还可以在经典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经典诵读的措施分析为重点,并对经典诵读的必要性作出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5.
传统语文教学课程或者阅读课程,多是把单篇的经典文章或经典作品中的语段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往往又偏重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缺乏对作品文化层面的解读,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也不强。从经典文本阅读的角度,指导学生多读经典作品、读懂经典、读活经典,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力。  相似文献   

16.
王蓉 《学周刊C版》2023,(15):118-120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通过国学经典文本阅读可以让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语文课堂中,国学经典占有重要地位,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国学经典的魅力,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加强他们对国学经典的了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使学生个人素养得到发展,让语文教学回归经典,厚植人文底蕴。文章先分析了国学经典文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具体的阅读教学策略,希望能给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词是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是中国文化领域里一颗灿烂的明珠。古诗词工于音韵,注重意境,句式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是中国古老文化的经典。在知识爆炸、社会飞速发展的年代,让学生从小学习和继承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决定以"古典诗词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为专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经典美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如何利用经典美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阐述:1.激发兴趣,培养诵读习惯,领略经典美文之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2.对经典美文分类集中,加深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3.结合时事和季节选择相关的经典美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4.诵读经典美文可以陶冶情操,端正品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阅读经典,传承文化,积淀民族文化基因,弘扬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的课堂重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多角度链接相关阅读素材,实现师生、生生、文本间的多维互动,并努力将经典读厚,引领学生从经典阅读中传承文化尊重之风尚,从文学意象的感悟中积淀中华文化基因,习得扣住关键词句读懂、读透经典的方法,并在拓展延伸中使学生生发出长期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阅读经典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要想在经典阅读中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白经典文化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其次还要在语文课本名著的引导下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经典;最好还要借助传统节日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