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习作不是割裂的存在,"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加强阅读,有利于发挥阅读的范本作用,推动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做到读写渗透和读写结合无疑是提升习作能力、实现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途径。一、"读写结合"训练点的开掘读写能否有机结合,关键在于训练点是否适恰、是否独到、是否对应。训练点不实,语言运用容易表面化;训练点不精,语言运用容易泛化;训练  相似文献   

2.
统编教材增设习作单元,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读写融合,是提高习作单元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师可通过教材解读,提取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明晰读写融合的方向;同时,厘清各板块的教学价值,找准读写融合训练点,有效设计实施路径,使课堂教学指向表达,提高习作单元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习作练课堂"是单元习作整体教学思想的体现,是基于表达要素提出的以读写练为纲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以"练"为核心,由铺垫性训练、靶心性训练、补偿性训练和提升性训练四个写作训练环节组成。在对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进行习作练课堂整体设计时,通过四个环节的扎实推进,引导学生将"写清楚"的单元表达要素转化为表达能力。这样,读写融合,读写整体推进,既体现统编教材阅读与表达并重的编写理念,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习作单元是统编版教材新增的一个指向如何写作的程序性知识功能单元。它以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为靶心,精心设计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等读写训练融合"点",环环相扣,精准发力,使习作训练可视化,为儿童习作搭建支架,提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自主学习的今天,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读写序列课程意识"淡化、弱化,导致了教师"写作方法纵向归纳"的力度不强、"单元言语训练整合"的空间狭窄,"纵向表达能力提升"的效果不佳。对此,进行了小学单元习作纵向序列的探索,树立课程意识,尝试以"纵向序列"为习作教学发展点,解读教材,将单元习作以文体为类型确立专题,依托教材读写结合习得写作方法,单元习作整合提升,开发习作纵向序列专题。  相似文献   

6.
"习作单元"是语文教材的一个特殊单元,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读写结合的有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习作单元"能够在传统的教材基础上,从实践理念,板块设计和训练系统等方面进行突破。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读写内容编排是对以往教材编写体例的"反思性调整",更加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能清晰、准确地把握其编排特点,由"面"及"点",精准实施读写结合策略:整体架构,"面"上把握;单元推进,"面""点"结合;单篇落实,"点""点"对接,全面提升学生的习作素养。  相似文献   

8.
王军 《江西教育》2021,(2):18-21
为了消除语文教学读写分离的尴尬,统编语文教材除了在常规单元中利用语文要素将单元的阅读与习作构成有机的整体之外,还创造性地设置了习作单元,举全单元资源为习作助力.  相似文献   

9.
一、单元整组教案的基本结构单元整组教案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 :(一)整组教材分析。该部分主要谈本组包括哪些教学内容 ,这些内容有什么特点 ,是如何围绕“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 ,以及本组教材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整组教学设想。这一部分主要谈要求学生怎样预习整组教材 ,怎样把单元习作贯穿在整组的教学设计之中 ,以及如何紧扣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习作要求和每篇课文的特点作好“整组读写训练设计”。“整组读写训练设计”又包括 :1 整组读写结合点 ;2 每篇课文的读写渗透点及要求 ;3 写作片断训练点…  相似文献   

10.
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教材在每个单元中都设置了至少一篇略读课文。这些略读课文与单元语文要素、精读课文以及单元"交流平台""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和习作形成了有机整体。但略读课文的教学决不能打着所谓"略"字的大旗,而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语言品味的多维角度,开掘出与单元训练要素相契合的教学价值点,以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单元"为单位的"读写结合"教学,十分注重"读写结合"训练目标的分层落实,注重展开"读写结合"的训练过程,使一个阶段的"读写结合"教学成为一个整体,避免单课教学一蹴而就和训练综合的弊端,使学生每学一个单元就必有所得.  相似文献   

12.
针对读写分离的现状,在部编版四年级教材中研究“一课一练”读写结合的教学范式,并在教学中施行以下策略:一、研读教材,建立读写联系——挖掘读写训练点;二、更新观念,抓住单元要素——上好精阅读课文;三、多样形式,实践“一课一练”——助推习作兴趣,富有实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语文素养。通过实践研究,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形成读写融合的教学新范式;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业成绩,带动了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始终体现学生语文水平。而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最好的方式就是"化整为零",通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写整合,有机渗透微作文训练,从而在助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提升其习作能力。本文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浅析阅读教学背景下的微作文训练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项基本能力。既然是能力那么就可以通过训练而不断提高。训练说话有口语交际课,训练读写有阅读课和习作指导课。但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语文教师却往往严重忽略了"听"的重要性,听力训练课鲜有人上。  相似文献   

15.
随文“微写作”,就是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跟随课文的阅读,立足一点进行短小的习作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悟写、读写融合。随文“微写作”能消除学生习作的畏难情绪,是落实语文要素、训练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路径。统编语文教材课后小练笔的习题设计,明确地表现出编者努力为学生搭建读写的通道。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读写进行融合,组织学生开展随文“微写作”活动,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教材重视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在三至六年级教材中编排了习作单元,现以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谈谈对习作单元教学的粗浅思考。一、聚焦要素,串珠成链统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指出了语文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指向某一项关键的习作能力。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导语部分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了明示,"了解作者是怎样  相似文献   

17.
<正>部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专门设置了习作单元,改变了传统教材中读写结合训练分散的状态,通过严谨的科学编排,习作从激发学生兴趣、教给习作策略、指导习作方法入手,达成"以读促写",学生习作能力循序渐进的目标。教材中三至六年级的习作单元,在编写体例上呈现出一个稳定的格局:都是由两篇精读课文、一个交流平台、一个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一个专项习作训练这样5个板块组成。它们各自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写作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社会语言现象。语文教学要置阅读与写作于整体化的学习状态之中。根据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三部曲"为:立足文本,聚集表达,阅读中揣摩读写训练的结合点;精心设计,指向语用,迁移中内化读写训练点;因写而读,读中求法,习作中强化读写生长点。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一项综合训练 ,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如何加强作文教学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笔者以为 ,散点训练 ,综合提高 ,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观察思维、情意表达的重要途径。这里的“散点” ,有别于高年级每学年 16次左右的课内习作而言 ,是指分布于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读写训练点 ,是学生平时的练笔。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练笔 ,能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 ,加大习作训练力度 ,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一、依据教材 ,梳理序列 ,设立读写训练点1 明确年段作文训练要点。高年级的习作目标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能写读书笔记、书…  相似文献   

20.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内容采用“单元习作”与“习作单元”双线并进的编排方式,纵向上体现了习作要素的螺旋进阶,而以习作能力的迁移运用为暗线的教材资源却常常被忽视。教师要在注重表达、读写结合等理念的统摄下,探寻口语交际、课后小练笔、选做与单元习作能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实现资源的整合融通、适度开发,准确把握编者意图,活用教材现有资源。在此过程中,坚守回归生活、回归儿童、回归阅读本身,提升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