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在遐迩闻名的美国电子工业中心——“硅谷”,有一所特曼教授主持的斯坦福工学院。在教育工作中,特曼教授不拘泥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十分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能手脑并用,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到社会生产中去。他认为:只有把“教育——科研——生产”这三个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人类社会作出卓越的贡  相似文献   

2.
在硅谷,斯坦福和伯克利是两个关键词,不仅仅因为他们是世界顶尖名校,更因为他们几乎称得上是硅谷的根源与灵魂。走在硅谷,你会分不出哪里是学校,哪里是企业,他们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两所名校就像两棵参天大树,把他们的枝叶伸向硅谷,枝叶上挂满了惠普、苹果电脑、仙童公司、微软、英特尔、太阳、雅虎、谷歌、甲骨文、肖克莱公司等一大批累累硕果。这一段时间我所走访的公司当中,由斯坦福和伯克利师生创办的多达70%。  相似文献   

3.
斯坦福的硅谷与硅谷中的斯坦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65年前,是斯坦福影响了硅谷和塑造了硅谷;1965年后,斯坦福与硅谷之间就是一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硅谷实际上也在塑造着斯坦福。现在的硅谷早已不是斯坦福硅谷,但是,作为一个独特的高科技社区,它拥有斯坦福并为斯坦福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世界性平台。  相似文献   

4.
1951年,斯坦福大学特曼教授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高新技术园区-斯坦福工业园,以学校出租土地、鼓励企业家或毕业生办企业的形式,把研究型大学的职能发展又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开创了新的模式:大学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工业、企业,以自身的学术、科研优势"主动"服务于社会。斯坦福工业园是硅谷形成的早期雏形,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由高校创办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如下特色。  相似文献   

5.
硅谷——作为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代名词已被不少研究者所熟知。硅谷的开创者斯坦福大学前副校长兼理工学院院长弗·特曼教授,在三十年代就认识到,发展现代工业的最主要资源是人而不是物,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知识密集和企业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1965年前,是斯坦福影响了硅谷和塑造了硅谷;1965年后,斯坦福与硅谷之间就是一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硅谷实际上也在塑造着斯坦福。现在的硅谷早已不是斯坦福硅谷,但是,作为一个独特的高科技社区,它拥有斯坦福并为斯坦福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世界级平台。  相似文献   

7.
关于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互动机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意义现代意义上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建立,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特曼式大学”的出现。“硅谷之父”特曼首先提出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结成伙伴关系的创议,并首创了在产学研合作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旨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硅谷模式”。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本质特征是:(1)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是产学研合作的学术基础和前提,起到技术推动的作用,以导向创新;(2)生产试制和市场营销是产学研合作的关键,起到市场拉动的作用,以实现创新;(3)政府政策的引导和中介机构的促进是产学研合作的实施保证和桥梁,起…  相似文献   

8.
斯坦福大学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美国东海岸的大学相比,斯坦福大学也不过是个小弟弟。1920年斯坦福还只是一所“乡村大学”,但到1960年她便名列前茅,到1985年更被评为全美大学的第一名。实现大跨越的奇迹是斯坦福创建第一天就奠定的。1891年10月1日,斯坦福大学正式开课。首任校长乔丹向师生和来宾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我们师生在这第一学年的任务,是为一所将与人类文明共存的学校奠定基础。这所学校绝不会因袭任何传统,无论任何人都无法挡住她的去路,她的目标全部是指向前方的。”“斯坦福研究院区”创建人、斯坦福大学副校长特曼说:“一个运动队里与其个个都能跳6英…  相似文献   

9.
走近斯坦福     
相信每位同学都听说过硅谷,它被称为世界的高新技术开发 区.可是你知道吗?硅谷中竟有34的高级主管是斯坦福大学的毕 业生!这让我们不得不对斯坦福大学感兴趣.斯坦福大学是美国 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学,由美国实业 家利兰·斯坦福创办.斯坦福先生 倡导重视实业能力和培养创造力 的发展,使得大学中“每颗心都怀 有希望,奔放的自由激情带动我们 大步向前”,正是这种自由无畏的 探索开拓精神,推动斯坦福大学无论在人文还是高科技方面都成 为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难怪斯坦福的毕业生这么“牛”. 下面的题目是斯坦福大学为选拔有特殊数学才能的新学生…  相似文献   

10.
今天,在科研第一线的人对顶尖人才的需求会有很深的感触,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就曾说过:“我国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对一流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的需求从来没有这么迫切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奖励》2010,(9):40-41
<正>在大洋彼岸,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工程系主任和工程学院院长,人称"硅谷之父"的特曼首先提出学术界和产业界应当结成伙伴关系,开创"硅谷模式"。依靠斯坦福大学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校方对产学研合作的大力支持,硅谷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其与工业界的密切联系也推动了斯坦福大学的科研与教学。硅谷模式标志着产学研合作这一形式的正式形成。近年来,产学研合作成功的例证  相似文献   

12.
绿萍 《留学生》2012,(11):36-36
斯坦福大学久负盛名。它地处旧金山和圣荷西之间,位于硅谷的中心。当然,在斯坦福建校之际,人类尚且没有个人电脑;但今天,说是斯坦福在教学与研究上的优良传统也好,是世界工业产业的潮流影响也好,这所大学,在包括高薪科技与商业管理的诸多学科和领域,确是早获公认的领先世界的教育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科技园:发展趋势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科技园:发展趋势与借鉴□谢仁业谢仁业/上海市教科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上海200032)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雷德里克·特曼教授倡导兴建了世界第一个科学园区———斯坦福研究园。1957年,前苏联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成立。以此为发端,作为教...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硅谷     
作者的女儿从海南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目前在斯坦福攻读博士学位,并在硅谷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实习)。硅谷和海南相隔万里,母女两思念。这不,母亲刚刚离职,有了时间,便来到了硅谷。在充分享受和女儿团聚的幸福日子同时,还没有忘记给我们写下这些文字,发来诸多照片,和我们共同分享这份快乐。  相似文献   

15.
中国校友网调查了560位:“高考状元”的成才状况。该调查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所谓的“高考状元”,未必就是社会的顶尖人才。  相似文献   

16.
硅谷—斯坦福科教产业发展模式是指斯坦福大学与硅谷企业之间形成的长久、健康并互相促进的科教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分析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合作的成功经验,并结合陕西省的现状,从五个方面对陕西高校与其科技园之间良性互促的科教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离开了人才队伍的建设,就谈不上办好高等教育;离开了成批的顶尖人才,就谈不上办成一流或者著名的大学。二医人,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聚集,人才培养、人才发展的创新环境是构筑人才高地的关键所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是一所地方性的重点高校。学校已经通过“哑铃型”“候鸟型”“风筝型”“遥控型”等人才使用方式,吸引了一批国际间顶尖级人才。现在我校除了拥有一批年轻杰出的科学家外,在不少政美国家都有一支“根源”上和二医大有联系的“海外兵团”。这一切是历届学校党政班子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2012,(11):24-24
今天,不管我们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会看到或听到“硅谷”这个词。“中国的硅谷”“德国的硅谷”“韩国的硅谷”“日本的硅谷”……但大家公认的旧金山附近的“硅谷”,却离不开3个人:斯坦福大学的工学院院长特尔曼(Terman)教授,晶体管的发明人、后来在斯坦福大学任职的肖克利(Shockley),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教育》2006,(9):21-21
快过80岁生日的李政道,每次站在演讲台上,总要深情地谈到他的老师费米。在这次“2006诺贝尔奖获得北京论坛”上,他再次郑重地提及这个话题。多年来,李政道不厌其烦地宣讲他的教育理论——要培养基础科学最顶尖的人才,没有捷径,而是需要“一对一”的言传身教。  相似文献   

20.
五年前,高级企管硕士(EMBA)还是MBA世界的“灰姑娘”,不过相当于成本低廉的全职MBA的金牌课程(即使在今天,许多世界顶尖商学院——包括哈佛、斯坦福、MIT等——还没有为在职管理人员提供这种学位)。然而,其吸引力却在迅速增加,其项目数量也迅速增多。如去年又有17所商学院参加了《财经时代》2002年度EMBA排名,其中许多是初次获得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