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语音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未来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电信诈骗产生的语音证据资料越来越多,使用声纹鉴定手段来还原案件的真相,保护人民的安全和权益,将成为公安物证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声纹鉴定课程作为公安院校专业课程,应建立贴近实战、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注重课程的实用性、操作性和层次性,以适应新形势下声纹鉴定在公安业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孙戎  戚越峰 《科教文汇》2012,(28):205-206
声纹鉴定技术在侦查实践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伪装语声鉴定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研究从伪装语声之一的鼻塞语声入手.采集了二十位大学生的鼻塞语声和正常语声作为试验样本.利用俄罗斯圣彼得堡语音中心的(SIS)语音分析系统对其语谱图进行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带有鼻音音节的词.正常语声在宽带声纹图中的共振峰的时长比鼻塞语声的共振峰的时长要长。而对于非鼻音音节的词.普通语声和捏鼻语声的共振峰时长在语谱图上基本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3.
邱作春 《大众科技》2009,(12):28-29
在语音处理及应用的众多领域中,语音信号经常会被噪声或其他语音干扰。讨论了一种快速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并将其应用到混合语音信号的分离及语音中噪声的消除。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降低噪声对采集语音的干扰,提出了一种新的谱减改进方法。采用阈值法对非平稳背景噪声信号进行估计,计算出先验信噪比,得到还原的纯净语音信号。用MATLAB实现了整个算法的仿真,并与传统谱减法结果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非平稳噪声追踪性较好,在抑制背景噪声,减少音乐噪声前提下,提高了语音的可懂度,其计算复杂度也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5.
由于实际环境中各种噪声的干扰 ,语音识别的准确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 ,鲁棒性技术已成为语音识别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中 ,并行模型组合方法 (PMC)在提高模型对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PMC中如何解决其技术难点的一些方法 ,并作了相应的优化改进 ,从而使PMC方法能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实际情况。实验利用了剑桥大学的HTK语音识别工具包 ,并加入自行开发的算法 ,可用于对 0~ 91 0个中文数字组成的数字串进行连续语音识别。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噪声环境下 ,新的PMC技术能显著提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噪声环境下语音端点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Mel倒谱距离顺序统计滤波的端点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提取每帧语音信号的Mel频率倒谱系数,以前16帧估算背景噪声,计算每帧语音与背景噪声的倒谱距离;然后将当前帧前后相继若干帧的倒谱距离,经过一组顺序统计滤波器得到加权倒谱距离;最后根据各帧加权倒谱距离对输入语音进行分类.在TIMIT语音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白噪声、粉噪声、汽车噪声和战斗机噪声等噪声环境下,均能得到理想的端点检测结果,且在低信噪比时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7.
针对军事对抗中高功率微波弹倾斜起爆时对通信信号的干扰在小区域内多层重叠区,抑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可抑制高功率微波弹倾斜起爆时干扰的自适应滤波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首先对不同频率、不同增益的通信信号进行频率放大,使信号从噪声高功率微波弹倾斜起爆时干扰的环境中被有效提取,引入最小均方误差算法调整滤波参数,收敛信号的精度;应用最小二乘法优化滤波参数,对通信信号中的高功率微波弹倾斜起爆时干扰噪声实现抑制或者减弱。测试实验中,有效证明了该自适应滤波器实现了对通信信号的高功率微波弹倾斜起爆时干扰噪声抑制。  相似文献   

8.
在法庭科学领域,声纹鉴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司法鉴定技术。在此特殊案件中,对所有的可比对检验的音节进行了比对检验,同时做了统计。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叙述了应用麦克风阵列进行语音增强的原理方法及基于自适应性的消噪算法。由于麦克风阵列在实际语音处理时具有良好的拾取语音能力及噪声鲁棒性,使用该系统可大大提高强干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0.
抗噪声的语音识别技术是语音识别系统进入实用化的一个关键性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影响语音识别系统的噪声因素,然后对传统的抗噪声语音识别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概述,最后介绍了几种近年来出现的抗噪声语音识别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相位编码雷达信号时宽带宽积大的特点避免了雷达高距离分辨力和大探测距离的矛盾,使得雷达抗干扰和低截获概率特性优良。本文从干扰原理、干扰仿真、干扰脉压输出三方面研究了瞄频噪声、噪声调频、灵巧噪声三种典型噪声干扰对相位编码雷达的干扰效果。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灵巧噪声较另外两种干扰脉冲压缩处理增益大,能显著抬高噪声基底,且具有自动瞄准雷达工作频率的优点;瞄频噪声能明显提高噪声基底,干扰利用率高,但需要精确的频率引导为前提;噪声调频干扰可以产生宽频带高功率干扰,兼备阻塞式干扰和瞄频式干扰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语音信号技术广泛应用于语音通信、语音识别等领域,在语音信号处理过程中,降噪与提高可懂度是极为关键的,处理方法有多种,通过综合梳理,对谱减法和自适应噪声抵消法的分析,发现最大限度地消除谱减法中的"音乐噪声"成为需要突破的研究域。在此尝试利用MATLAB以图像形式呈现谱减法增强语音信号效果的比较。发现语音信号处理算法在定义域内,仍有不可避免的误差。得出避免误差算法的加强与从强噪声中提取语音信号,既是语音信号处理过程中所"遭遇"的重要问题,又是未来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循声辨魔     
高科技的日新月异,不断为司法刑侦工作提供新的破案手段,从指纹足印鉴定到血型尸检报告;从远红外扫描成像重现犯罪现场到DNA测试;从测谎仪到虹膜识别;现在又多了一项声纹识别。声纹判案的历史声纹鉴定是司法鉴定中一个既新鲜又古老的方法,人们早就想借助声音来辨别不同个体。在中国古代许多传奇故事中就有类似的做法:某个县太爷或府台大人不幸被一桩棘手的奇案弄得一筹莫展之际,他会灵机一动,模仿罪犯同伙的声音,使用离间计,最后将犯罪团伙个个击破,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这就是中国古人利用声音辨别个体的原始应用。真正意义的声纹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雷达压制式干扰基带信号的FPGA设计与实现。使用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DDS)技术产生正弦载波,再使用一系列的数字处理技术对载波处理得到噪声压制干扰信号。FPGA通过串口从上位机获取控制参数,这些干扰波形在基带单元的FPGA内计算生成,系统将根据控制参数产生对应的噪声类型,最后经过脉冲信号调制、数模转换、上变频及功率放大,得到射频噪声压制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15.
对地质灾害的准确预测是减小地质灾害对人民生活破坏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地质灾害预测方法采用地质特征的普通提取方法,预测虚警率高,并且漏报概率很大。提出一种基于潜在声纹特征分析的地质高次谐波预测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潜在声纹特征的提取,然后在声纹提取的基础上进行地质高次谐波分析,通过谐波分析,提取正常与异常地质的差异,最终实现地质灾害预测。最后采用一个实际的地质灾害发生时的情形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基于潜在声纹特征分析的地质高次谐波预测方法,地质灾害的最强路径,范围等被很好的预测出来,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周围由于高强度多径效应影响,铁路网络信号会受到乘性噪声干扰而造成衰减,传统抗干扰方法容易引起通信信号波动而无法保证铁路通信网络的通信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补偿思维的铁路通信网络抗乘性干扰技术,通过引入铁路通信网络信号的波普宽度、后验密度等数据对其进行粒子滤波处理,获取铁路通信信号在传递过程中的衰减程度,并以此作为补偿依据,然后根据乘性噪声与信号接收装置间的距离对载波相位和祖玛波普频率误差进行修正,从而实现了铁路通信网络的增强通信。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极大提高铁路通信网络通信探测精度,有效地提高乘性噪声信号干扰下铁路网络通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田莎莎  田艳 《大众科技》2012,(12):47-48
为消除语音识别系统中的噪声干扰,研究了传统谱减法和改进的谱减法,描述了两种算法的原理和特点,并对两种算法进行了编程实现。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谱减法不仅可以消除噪声,还可以抑制"音乐噪声"的产生,比传统谱减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信号的功率从-1.78dBm增加到22.18dBm,增益约24个dB,由于功放的接入对振荡器输出匹配特性和输出S参数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再加上突发脉冲、噪声的干扰等因素,使得功放放大后的振荡信号的中心频率发生了少许的偏差,偏低了约20MHz(误差允许范围内),整体性能良好,相位噪声较低,频率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数字通信中噪声调幅干扰样式的产生方式,利用高斯白噪声通过低通滤波器以获得基带高斯噪声,再将此基带高斯噪声对载波进行幅度调制。并且统计和计算了不同信号干扰比条件下的系统误码率,并且对比分析了干扰样式变化对不同的数字通信方式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干信比情况下输出端误码率情形。  相似文献   

20.
扩频技术主要是现代军事电子系统中应用最多的一项技术,主要就是抗干扰手段之一,在实际应用中,能同时解决很多问题,比如码分多址、抗干扰等等,而且在扩频系统中伪噪声编码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电子对抗中常见的主要有阻塞噪声干扰、单品干扰以及脉冲噪声干扰等诸多干扰形式,这些对电子系统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要想让扩频隔阂电子对抗都能发挥出实际作用,就要先对两种技术手段有清晰的了解。本文分析了扩频和电子对抗的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