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议论文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有效路径之一。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写作训练为"议论要有针对性","针对性"就是有的放矢,就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它不仅指向写作内容,议论要有一个明确的对象、具体的人或事,一种现象或社会事件等;也指向写作方法,不同的说理内容和言说对象决定着论证方法与思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一、立意体现时代的特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考题中关于诚信问题,关于心灵的选择,关于“买镜”和“忘忧草”,关于“人文素养”,关于“忙”……无不涉及到现实社会中人的思想和脉搏。因此,写作的触角能深入到时代的角落,探及到人们的灵魂,这无疑使文章增添了现实的厚重感。  相似文献   

3.
<正>议论文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有效路径之一。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六单元写作训练为"议论要有针对性","针对性"就是有的放矢,就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它不仅指向写作内容,议论要有一个明确的对象、具体的人或事,一种现象或社会事件等;也指向写作方法,不同的说理内容和言说对象决定着论证方法与思路的选择。教材对"议论要有针对性"作了一般知识性介绍,教学时,根据具体的写作任务如何将此静态的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汇文中学扬帆惠文文学社成立于2005年3月,以"活跃校园文化活动、推进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为指导思想,以"文学气质,基奠人生"为办社理念,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社训,开展了丰富的读书、写作、朗诵活动。至今,文学社已有社员300余人。社刊《扬帆惠文》  相似文献   

5.
一、依托文本主旨、思想情感及写作背景开发写作资源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选人教材的文本或以情胜或以理胜、或褒扬或贬抑、或赞同或反对、或揭露假恶丑、或歌颂真善美。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普遍存在脱离现实坐而论道的问题。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应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理念,切实引导学生回归现实,融入社会,呼吸时代气息。本文试从“关注时事”“积累素材”“理性分析”“立意时代取向”四个方面探索循序渐进培养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7,(Z2)
文章,"意为帅"。立意,深刻或浮浅,新颖或浅俗,决定着文章的审美价值。那么,是什么决定文章立意?一、生活态度:黄昏有画意,夕阳有诗情"写作是对生活的审美",作者的生活态度,决  相似文献   

8.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现实主义代表诗人自居易告诉我们,文章是为国为民为事而作,是对现实社会的关注。然而,当下中学生们“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导致他们写作思路狭窄,文章陈旧、呆板、单调。本文试图从“让作文题目与现实社会接近些,再接近些”和“培养学生养成读报、写报习惯”两个方面阐述如何拓展写作思维。  相似文献   

9.
高考作文题目历来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有的成为当年甚至是好多年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2008年高考作文继续延续2006年和2007年高考作文的思路,是材料命题作文,不过立意更加贴近现实,更加显豁,不在立意上为难学生,同时也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作"的精神。笔者认为,2008年的高考作文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很好地彰显了人性的光辉,歌颂了人间的大爱。  相似文献   

10.
高尔基说过"没有联想就没有文学",由此可见联想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古人说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讲的就是联想的功夫。一、立意与纵向联想一般,写作的第一步是确立主题,即确定立意。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直接关系着文章的品位与质量,也是评判文章的重要指标。通常,一篇好文章在立意上都有非"深"即"新"的特点。怎样才能使文章的立意"深"或"新"呢?这就需要有纵向联想的功夫。纵向联想根据事物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特点,以及思维活动具有多向性的特点,可以分为"顺藤  相似文献   

11.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见,文章的形成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写作心境。而语文教学以作家作品为依托,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以情境再现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小学语文。  相似文献   

12.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见,文章的形成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写作心境。而语文教学以作家作品为依托,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也必须以情境再现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小学语文。  相似文献   

13.
正高三语文复习基本陷入题海之中。特别是作文复习,花样翻新的"速成套路"、"万能素材大全"使学生无所适从,"提起作文心就烦"的叹息声不绝于耳。我以为,高三学生写作更应该关注现实生活,引进生活活水,激活辨识社会现象的思维并加深其深度。明确目的,克服"盲目症"写作的本质目的是为生活服务,即表达思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针对学生习作海阔天空"失去对象"的不良症状,教师必须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的目的,设计合理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如写时评,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新闻给学生,许文杰同学针对李娜  相似文献   

14.
<正>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在进行写作这部分的环节之前,都必须先审题。所谓"审题"也就是要正确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从已知的题目或者材料中,推敲出其中的含义和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把握文章的写作立场和重点,进而提升文章的内涵和高度。也就是说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立意是作文的核心,这二者都是决定作文成效的重要环节。初中学生在写作中,要想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只有认真准确地审题,正确有效地立意,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如果审题不准,立意不深,就可能会出现偏题、跑题,文章深度不够的现象,从而使作文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在初中作文写作中,审题立意至关重要。审题与立意,是作文的"入口处",正确地理解题意与确定中心则是写好作文的"入场券"。写作教学实践和中考的信息反馈告诉我们,相当数量的学生正是由于领不到"入场券",不能循着正路进入写作过程,而导致写作失败。由此可见,审题与立意,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正>写作之道,立意为先。"文章的光彩首先在于思想发光。"针对当前高中生写作时立意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的现状,联系自己的作文教学实际,我在自己的"试验田"里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解除束缚,彰显真实人性,是立意的关键点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源于教师的讲授,起于"限体"甚至"限旨",止于教师的批改,整个过程就是在教师控制下的写作技能的迁移训练,完全漠视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因此,高中语文老师得为学生的立意"松绑"了。要解除束缚,首先要破除学生  相似文献   

16.
正生活中,人们都知道这样的道理:要使事物常新常鲜,必须源源不断地注入"活水"。对于写作而言,立意就是"源头活水"。立意,其中的"意"就是指中心思想,也称为主题或主旨。立意指的是写作时中心思想的确定。古人强调"文以意为先"。写作的灵魂在于文章的立意,立意的境界直接决定了文章的境界。因此,为文之前,要科学正确地立意。下面谈谈立意的几种方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空转换,虚实结合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要"接地气",就是通过作文要建立学生和社会的有效联结,真正实现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所提倡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作文理想境界。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文本中感知形象,从形象中触摸社会生活,应当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难点所在,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早在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写作思想.所谓"为时",就是说文艺创作必须能反映时代现实,并为时代现实服务; 所谓"为事",就是说文艺作品必须写社会、写人民生活的具体事实,从而达到反映现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立意就是确定主题,就是确定文章的写作意向。立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文章的成败,而我们知晓立意的具体方法才能让你所期待的精彩文章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来确定主题。"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也就是写作这篇文章要表达的基本意见和中心思想。只有确定了主题思想,在写作中选择材料、安排结构和运用语言才有依据,情感倾向才有方向性。王夫之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当前的中学生往往不注意作文的立意,看着题目、材料就顺手写下去,文章杂乱无章,让人读了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应运用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独立思考,确定富有个性的立意,从而以我手写我心,借文传意,写出优秀的作文来。本文从写作中正确立意和创新立意两个角度对初中作文的立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