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风》2021,(28)
本文以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自动化工程项目设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获取课程知识的同时,促进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晓红 《科教文汇》2021,(10):62-6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工程教育范式,强调产出导向,具有注重实践体验、团队协作、社会背景和工程实践等特征。该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结合统计学原理教学实践,对课程目标、课程教学组织及实施、课程考核与评价进行了重新设计,对课程改革效果进行了分析。课程改革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的开放性、互动性设计以及学生的团队意识养成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3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应用型本科建设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南阳理工学院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应用实践性强,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文章针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课程特点,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了教学内容,并设计实施了教学活动和考核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4)
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以学生学习结果或教育产出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的模式,是高等教育实践与发展的趋势之一。《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文以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培养目标为基础,基于OBE理念,从成果导向、目标分解、教学设计和"课程思政"等几个方面,将毕业要求有机地导入课程设计中,构建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接入网"课程教学创新工程项目以学生为中心,以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专业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培养通信技术专业具有"工匠"精神的匠心人才。在"接入网"课程中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学习情境、开展基于创新创业理念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形成结合通信专业、完成学校学业、规划未来职业、保障基本就业、实现创新创业的"一匠二改三能四通五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流课程建设的核心要求。该文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水文预报课程为例,从课程定位、存在问题入手,并结合OBE理念、课程思政进行课程顶层设计,实现教师、课程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确定课程复杂工程问题,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教育的互通互融。针对价值教育在考核中体现不足的问题,设计了针对不同课程目标的考核方法,并结合具体情况实现有针对性的持续提升与改进。“OBE理念+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为专业其他课程提供了实施路径参考,旨在培养我国当代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陈斌  庆锋 《科教文汇》2012,(5):37-38
本文将CDIO理念与中国民航大学飞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在研究飞行理论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依据CDIO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重新构建飞行技术专业理论课程授课体系,并在课程中引入设计-实现项目,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应用环境,力图构建由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组成的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贾伊娜 《科技风》2011,(23):221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整套全面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型工程教育模式,它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对音乐专业而言,CDIO工程教育模式坚持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训练相结合,坚持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在音乐专业的教学当中,如何更好的建立音乐实践教学课程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迎合市场需求,使音乐实践教学的研究更加科学和规范,将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15)
我国于2016年正式加入国际本科工程教育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近年来各高校贯彻落实工程教育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对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类专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表面工程》课程为例,遵循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评价、课程应用等方面展开,初步探索课程改革的方向,力求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储备、创新意识与能力、专业技能与素养,进而为高校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在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重概念与知识,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以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目标为核心,以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问题为驱动的方法构建操作系统课程的知识图谱,将知识与问题关联,通过解决问题支撑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课程的教...  相似文献   

11.
吴志春 《科教文汇》2014,(36):223-224
“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试图对“根”与“跟”的神话哲理进行阐述,并在文学哲学等领域探讨文化寻根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2.
庄菊 《科教文汇》2012,(27):5-6
教师要想在教学上快速成长,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是重要且有效的环节。教学反思不能仅仅局限于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还要从学生、同行的角度去进行。只有不断反思,教师才能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成就教师自己。本文从反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反思的内涵、反思的艺术等方面谈谈笔者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把握"占有" 重点"集成"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目前,众多科技信息部门都在考虑2020年前科技信息资源发展战略问题、2010年前科技信息发展规划和2005年前科技信息发展计划问题.一谈到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任务,固有的思路可能马上就会随遇而出,什么需要采购多少万篇文献啦,订购多少百种期刊啦,思想开阔一些的,还会想到需要建多少个数据库啦,征集多少篇科技报告啦.至于措施与建议,则又是恳请上级增加经费投入,烦请相关部门多多关照等.当然,这些都是问题,而且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在认识上把其怎么拔高都不过分.因为它的确是个经年不衰的需要多部门协同逐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但是,除此以外,当前我们是否更要深入思考:除了增加文献或信息的"保有"量,以丰富"馆藏"外,还要不要在信息资源建设上再干些别的什么大事?在网络环境下,策划些什么大事,不但能够把信息资源建设,而且能够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带动起来?单纯地追求"馆藏"数量的递增是否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感动中国》从2002年开始,每年岁末年初时都会在央视的荧幕上呈现当下中国最感动人的人物,这些人物形象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构建,传播当下的一种主流精神,而这种主流精神能够引领当下的大学生在情感、认知层面做出改变。  相似文献   

15.
叶感动中国曳从2002年开始袁每年岁末年初时都会在央视的荧幕上呈现当下中国最感动人的人物袁这些人物形象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构建袁传播当下的一种主流精神袁而这种主流精神能够引领当下的大学生在情感尧认知层面做出改变遥  相似文献   

16.
"中文雅虎"和"航海导航"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锦泉 《情报科学》2000,18(2):172-173
文章通过简要描述"中文雅虎"和"航海导航"引擎的特性,揭示了搜索引擎内在本质.使用户能够较全面地了解中文搜索引擎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7.
再说"反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我写过《反科学种种》,登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引起一定的反响。有人起先以为是批判反科学的,读后发现原是通过语义分析消解“反科学”帽子的。个别人读了不舒服,却也找不出太大毛病,给文章定罪吧,一是时代不同了,另外发现文章通篇竟然没有我的主张(我故意这样写的),只是分析人们对词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8.
1997年《SCI JCR》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及其主要评价指标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近年来,Internet在中国得到很快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分别建立了CSTNet、CERNet、ChinaNet和GBNet与Internet相联.北京有30多家Internet服务商(ISP)为用户提供各种Internet服务.利用Internet进行电子出版业务,已成为使用Internet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客观性"辨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逻辑实证主义忽视认知主体的力量,把客观性视为一种统计学上的平均,其目的是消除和控制情感、偏见或利益的导向,结果之一就是认知者的社会文化背景被化归或消失,认知者或观察者逐渐消失,成为一种自我记录的装置.社会建构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强调认识中的主体力量,视客观性为一种社会建构,客观性变成一种修辞学,一种权力,结果是滑向相对主义,并把科学意识形态化.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实证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处于问题的两个极端,关键问题在于它们都是脱离了科学实践去考察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20.
1我校"45分钟工程"的提出 2001年夏,拉萨市第四中学(以下简称四中)领导换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发展.我校新任领导班子在分析总结校情,学习教育改革发展有关文件的基础上,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方法,制定出了拉萨市四中未来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