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意义]为充分利用学者已有研究成果,实现对学者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过程]针对h指数存在的忽略高被引论文、只考虑h核内论文未考虑h核外论文、忽略合著者对科研成果贡献的差异以及存在精确注水等问题,提出综合考虑学者学术影响力和学者活跃度的hμ指数。该指数用基尼系数和篇均被引量处理h核内外学术论文被引量以度量学者学术影响力;在学者活跃度部分,基于布拉德福分区理论实现学者的分级评定,并通过学者既定时间窗内的学者发文量与同区学者平均发文量之比实现学者活跃度度量。[结果/结论]抽取情报学领域相关学者验证了上述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王晓慧  王康 《情报科学》2018,36(2):63-66
【目的/意义】量化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并综合评估选取最客观、公 正的评价指标,为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程】以CNKI期刊库为数据来源,以竞争情报为检 索词,统计该领域所有学者,并计算被引频次排名靠前的99 位学者的发文量、篇均被引频次、重要论文数、重要论文 被引频次、合作率、h 指数、g 指数、p 指数,利用SPSS22.0 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运用不同的评价指标 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将得出不同的结论;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较多相关性;p 指数在众多指标中更具区分度、灵敏 度以及适用性和可靠性,是一个极具应用前景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z指数在期刊评价中的效果。【方法】 以SSCI收录的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为例,计算分析了目标数据的总发文数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一致性指标η、h 指数、p指数和z指数,实证研究了z指数应用于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效果。【结果】 z指数相较于h指数以及p指数更加适合于综合评估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质量因素、数量因素和被引分布情况。【结论】 利用z指数评价期刊有助于激励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z指数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区分度。但z指数在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存在不能区分施引文献影响力大小等缺陷。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作者影响力是学术资源分配、学术人才引进、学术奖励分发的重要指标。为丰富作者影响力 的评价体系,本文提出评价作者影响力的新指标——Iw(Weighted Influence)指数。【方法/过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上,修正加权被引频次,综合论文数量、署名顺序、发文时间等参数构建 Iw指数。为检验 Iw指数的评估效果,选取 CNKI数据库“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研究领域下发文量排名前 40位的作者,计算其 Iw指数,并与 h指数、hc指数 进行对比。【结果/结论】相比 h指数、hc指数,Iw指数对论文数量、署名顺序、加权最高被引频次等敏感度更高,对作 者影响力排名的区分效果更显著,评价结果更全面精细。  相似文献   

5.
刘中兴  杨建林 《现代情报》2021,40(12):140-149
[目的/意义] 考察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内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研究提供参考,推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过程] 收集9种CSSCI图书情报学代表期刊2014—2018年有关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的文献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从使用范围、使用环境、使用动机、使用情感4个方面考察指标应用情况。[结果/结论] 分析显示,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使用处于主要研究h类指数的指标发展阶段,较多使用传统简便的文献计量指标,如h指数、发文量与被引频次;个人学术综合评价的多元指标融合途径研究较少,仍有必要继续加强包括多指标融合比较、进一步完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在内的学术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发文量、核心期刊发文量、H指数、被引频次、下载频次、高频被引量、科研基金项目等几个指标对陕西省33所公办本科院校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揭示其学术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针对多种学者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结论非一致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考虑共识度的学者学术影响力组合评价模型。[方法/过程]首先,定义本年度总被引次数、上年度总被引次数和前年度总被引次数的概念,结合H指数和总被引次数构建一套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熵权TOPSIS方法、VIKOR方法、Heronian算子、DEMATEL方法和幂算子对学者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计算5种不同的学者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结果;最后,设计考虑共识度的信息融合方法,计算学者学术影响力组合评价结果。[结果/结论]选取26位国际模糊决策领域专家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发挥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的优点和弥补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的缺点,可以避免人为选取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操纵的可能性,还可以使得最终的组合评价结果相对更为可靠,因此能够得到较为客观公正的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不断推陈出新,但尚缺乏在论文被引离散度层面对作者影响力的评价,本文提出一种综合论文被引频次平均性和均衡性的作者影响力评价指标--Gm指数。【方法/过程】以2009年-2018年图书情报领域发文量最高的20名学者文献数据为样本,采用熵权法确定作者论文被引频次平均性和均衡性的客观权重,计算作者的Gm指数,与h指数、g指数、篇均被引频次进行对比,并从稳定性、区分性和相关性角度讨论Gm指数的评价效果。【结果/结论】结果表明:Gm指数与h指数、g指数、篇均被引频次呈显著相关,与h指数、g指数相比,Gm指数的数据稳定性良好、对作者区分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魏明坤 《现代情报》2021,41(1):152-157
[目的/意义] 学者是学术知识的创造者,也是学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对学者学术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也是每位学者关注的焦点。[方法/过程]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变化的学者学术影响力测度方法,以中国引文数据库(CCD)为统计工具,利用SIF测度模型对2019年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艺术和人文学科领域的中国高被引学者学术影响力演变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SIF测度模型弥补了h指数在评价学者影响力的不足,对学者学术影响力演变测度具有适用性,揭示学者学术生涯的学术影响力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针对被引频次指标在学术论文评价中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多维度引用特征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提高引文指标在单篇论文评价中的可靠性。[方法/过程]通过被引频次标准化消除学科、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作为频次指标;通过引用主体的重要性、引用时间跨度、引用强度、引用位置、引用情感、主题相似度6个维度的引用特征,区分不同引用中被引文献对施引文献的作用,作为特征权重;将频次指标和特征权重相结合,对学术论文进行定量评价。[结果/结论]改进基于引用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有效解决被引频次指标对所有引用同等对待的问题。该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被引频次指标更加合理,还能更细致地剖析论文的被引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