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1979年的夏天开始我一共写了10年报告文学。在这10年中,我基本写了这样三类:一是我的前一辈人,比如《柴达木传说》《生当做人杰》;一是我的同一代人,比如《啊,老三届》;一是我的下一代人,比如《和当代中学生对话》。我以为报告文学应以描摹当代生活为己任,而当代生活应该是由这样三代人所构成,他们是当代同时也必然是我的报告文学的主角。我的这些报告文学写的都是一些普通人。罗曼·罗兰曾言:“对普通的人就要表现普通的生活,它比海洋还要深,还要广。我们之中最渺小的人,也包藏着无穷的世界。”不管旁人怎样写,外界怎样变,我恪守这一信条…  相似文献   

2.
<正> 报告文学可以记事取胜,亦可以写人见长。理由走上文学之路始于小说,注重人物形象塑造的小说写作,使他自然倾向于后者,他认为“写人,写人的思想,写人与人的关系,这是报告文学的中心。”①而理由是在扫除“四害”的欢呼声中开始报告文学写作的,顺应时代的潮流,“写人”的重心又在于“为新时期的新人物高唱颂歌”。其中有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体育健儿如击剑运动员栾菊杰《扬眉剑出鞘》);有“四五”运动的斗士如鲍乃镛(《伟大的瞬间》);有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如陈书利(《威  相似文献   

3.
一李继伦同志是辽宁省一位很有成就的中年作家。在文学的天地里,他那勇于求索、不断攀登的精神是出了名的。他有理论、有实践,就报告文学而言,他所发表的作为他的报告文学创作观和方法论的《报告文学随想》就很有见地,提出了许多十分精辟的见解。他很重视报告文学的时代性、战斗性、真实性,艺术性,认为“以真服人,以真感人,以真取胜”,才能使读者读了作品之后,“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他强调:“一篇作品,应该具有人体美、自然美、艺术美和形式美。”“写得美的作品,才有引人的魅力,才有永久的价值。”我认为,这些主张、看法,在他以往出版的多部报告文学专  相似文献   

4.
单纯从字面来看,报告文学的含义似乎很简单,就是运用文学手法对当前社会所发生的事件或重要人物的形象的报道。从这个定义来看,报告文学应该是一种新闻文体,其中心概念是报道,主要价值就在于向读者提供新闻信息,只不过强调运用文学的手法进行形象化的报道。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许多人都把报告文学看成是新闻体裁的一个种类。正如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黄钢所说:报告文学是一种“用文学形式所进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但是,在人们承认报告文学是一种新闻报道的同时往往又把它看成一种文学样式,看成是文学上的轻骑兵。如我国的第一篇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5.
当我又一次出发时,一位风头正健的青年作家疑惑地问我,为什么要写报告文学?我能感觉到他的惋惜,他的一片好心我也理解,一个正在走过天命的人,应该抓紧时间写几部属于自己的作品,譬如说潜心创作几部长篇小说,这才是文学的正途与大道。而报告文学,在很多人眼里从来就不是纯文学,甚至是文学的身外之物。必须承认,在很长时间我一直是一个职业虚构者,一个所谓的纯文学写作者,我也更愿意生活在虚构之中。  相似文献   

6.
报告文学写人的范围和领域的大大扩展,已是新时期以来不争的事实.无论古今中外,正面反面,工农商学兵,东西南北中,一切男女老少,只要是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典型,统统都涌进了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人物画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姿多彩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新闻、通讯、特写、传记、访问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都可以归人广义的记叙文范畴。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看,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  相似文献   

8.
报告文学这一名称在中国的出现虽然在 30年代 ,但这一文体在此之前就已产生。从文体传承的关系和历史的发展来看 ,这种文体因素最后成为一种具有真实性、新闻性、文学政论性特性的新的独立的文体形式 ,有一个很长的过程。我国古代纪实文学可以说是今日报告文学的历史渊源。古代的许多作品虽不能冠以报告文学的名称 ,但已具备了报告文学的某种形态 ,我们称之为报告形态。从报告形态到报告文学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报告文学的真实和虚构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作为新闻和文学的交集,报告文学应该坚持真实性,排斥虚构。如果有虚构,不妨转向写作社会问题小说,而不必非要是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10.
首先说一下这个题目。“戴着镣铐的舞蹈”,是对报告文学特点的一个著名的概括——比喻,它的意思是说,报告文学这种文学体裁,要求写真人真事不能象小说那样虚构。但是又不失去文学的特点,使读者欣赏以后得到一种美的愉悦。“戴着镣铐的舞蹈”,受到了严重的束缚,但是却跳出优美的舞蹈.电大的辅导课,有受主讲课制约的一面,这类似报告文学的不允许虚构。但正象报告文学不乏脍炙人口的精品一样,电大的辅导课,也可以上得有声有色。我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借用这个题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作为“文学轻骑兵”的报告文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类题材、体裁的优秀作品如花团锦簇,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报告文文学新世界。报告文学是一个多层次开放系列,通过这个系列,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寻找出若干不同的规律:从题材着眼,可看到由记事为主发展到以写人为主,再到塑造人物形象,今天又发展到无主要人物、无主要事件、无贯穿情节线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从哲学视角看,从单  相似文献   

12.
夏衍同志的《包身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一九六三年,作者在《报告文学的几个要求》中说:“我自己,除了诗以外,差不多的文学形式都写过,但都和草木俱朽了,只有《包身工》,在读者中还在起作用。”这虽然是作者的自谦之词,但清楚地说明了这篇作品在他自己创作中的突出地位。《包身工》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六月《光明》创刊号。解放后,一九五九年《中国工人》杂志重新发表了这篇作品,并展开了群众性的学习和讨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九七八年《十月》文艺丛书又发表这篇作品,并刊载了评价文章。另外,建国以来所写的现代文学史和系统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几乎没有不提及这篇作品的。大家一直认为,《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杰作”,标志着我国的报告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我国报告文学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一、报告文学是文学部类中战斗鼓舞作用最强烈的一种样式。原因分析。二、战斗鼓舞作用在是报告文学最重要的特点和优点,应该是报告文学的生命。三、战斗性的关键在于作家的胆识和激情。诗人 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四、文学性加强的趋势,不仅不削弱战斗作用,而且应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4.
尹均生同志为我们献出了一本关于报告文学的专门论著《国际报告文学研究》。读了尹均生同志写的这部论著,最突出的一个感觉,就是独树己见、旗帜鲜明。他为报告文学提出了两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观点:报告文学是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报告文学是伴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而兴起的文学体裁;瞿秋白和周恩来同志是中国报告文学的奠基人。中国报告文学是跟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战斗红旗前进的,它同样经历了曲折的途程,同样经受了风烟烈火的考验。从周恩来同志和瞿秋白同志高举报告文学的战斗旗帜之后,郭沫若同志的《北伐途次》和方志敏同志的《狱中纪实》都是旗帜鲜明地反映了革命的进程的。再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15.
读了傅炯业的报告文学集《来自特一号的报告》,感受颇多。报告文学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统一。好多写报告文学的作者单注重新闻性,对文学性等闲视之,而傅先生则不然。老实说还是傅先生美妙的笔法  相似文献   

16.
周钢鸣是现代一位颇具资历的文学家。《怎样写报告文学》,是他对现代文学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怎样写报告文学》是现代第一部报告文学研究专著,是现代学人第一次系统而具体地研究报告文学的理论著作。走向系统,是其最为重要、最具价值的特征。论者的研究视野比较开阔,他能统摄报告文  相似文献   

17.
教学要求这个单元是报告文学单元。它包括六篇课文和一个单元练习。要求运用本单元提供的关于报告文学的知识,去阅读课文和写作一般的记叙文。在读的方面,着重要求学员理解报告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和文学性,象报告一样写真人真事,又运用文学表达方式形象地再现生活。要求学员对报告文学作品中带有生动的形象性和强烈的哲理性的议论,精巧严谨的结构,“剪辑”生活片段的写法、点面结合的写法和选取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法等都有正确的理解和分析。这六篇课文除了都具有报告文学的共性外,由于写作时代不同、反映的内容不同、作家的风格不同,所以运用的表现手法也各具特点。对于它们不同的个性,要求学员在阅读中正确地把握。在写的方面,鉴于写报告文学难度较大,不仅需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正确地认识事物和准确地观察事物的能力,较高的文学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编辑部: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有《地质之光》、《包身工》、《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等报告文学作品。在讲解时,学生提出了“报告文学是否允许想象”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教师认为报告文学写的是真人真事,不能想象,否则就是掺假;有的教师认为报告文学现在属于文学作品的范畴,说文学离开  相似文献   

19.
习惯上,人们对报告文学的体式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划分。前者有人物报告文学、事件报告文学、全景式报告文学,后者有传记式报告文学、书信(日记)式报告文学、札记式报告文学、访问记式报告文学等。但从创作实践考察,则还有诸如政论体报告文学、调整报告体报告文学、时事评论体报告文学、游记体报告文学等鲜有人论及。本文择其要者,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20.
<正> 以写报告文学“干预生活”著称的刘宾雁,一个时期以来发表了许多所谓暴露性报告文学作品,用以揭露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由于他违反了暴露性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许多作品严重失真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严重泛滥,产生了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我们在批评刘宾雁的时候,首先应当弄清什么是暴露性报告文学?暴露性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