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长根 《贵州教育》2008,(15):44-45
人教版初中新课程<历史与社会>,除传统的历史学习内容外,还增加不少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礼义的总汇,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之根.让这些优良传统美德在今天得到更广泛的继承和发扬,是教育工作者一项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美德事例,寓美德教育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之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和健全的人品.……  相似文献   

2.
要想在学校环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启示。中小学可通过课程干预、日常行为管理等方式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培养,同时为学生提供基本心理需求的支持,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美德。  相似文献   

3.
德育教育是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科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本学科教学之中,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美德等方面入手,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乾卦》,其意在于激励人不断进取,现被引为清华大学校训.此处的君子我暂且用来比喻对小学生的小公民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小公民意识的培养能使学生自强不息,增厚美德,容载中国公民所应具备的所有美德,其内涵之美,既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有现代生活中人们既已形成的道德规范,理所当然也包括新一代小公民的方方面面生活规范.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感悟到了生活的美、自然的美、人情的美.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2012,(4):74-F0004
近年来,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快乐教育理念”指导下,开设了德育校本课程——《美德在我心》,目的是唤醒和加强学生们的内在美德,培养学生的文明生活方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校通过益智健体的活动、动听的音乐、励志的格言和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让他们在快乐的体验中培养美德。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势背景下德育教育处于素质教育的首位,中学政治肩负着培养学生美德的重任,教师要充分借助政治知识的优势与特色展开教学,大力培养他们的美德。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和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政治教师应将美德培养作为己任,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基于此,笔者主要对中学政治教学中怎么进行美德培养作探究,并列举出部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巫李宁 《教育》2024,(10):87-89
<正>传统美德是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并世代传承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诚实、勇敢、忠诚、俭朴、尊敬、仁爱,诸如这些美德一般都来自社会的共同信仰、宗教教义、哲学思想及文化传统。不同的时代,传统美德或许有差异,但是这些传统美德对维持社会秩序、增进人际和谐、引导个人行为等都起着重要作用。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在高中历史课程中融入传统美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还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个人品格。通过教师的示范与引导、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与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体现这些美德。同时,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还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一切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方法,都蕴藏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中,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与美德.教师热爱品学兼优的学生,更要热爱"后进生",给这些学生以温暖、信任和力量.  相似文献   

9.
美德教育的四个途径天津市宁河师范学校刘松慧目前,对青少年学生的美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怎样加强对学生的美德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为,在制定必要的道德规范、灌输基本的道德常识的同时,必须认真探索进行美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感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都是古人对感恩的最好诠释.感恩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传承感恩美德,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以语文教材教学为种子,播种学生感恩的心 第一,培养学生感恩自然的情怀. 语文教材中《春》《济南的冬天》《周庄水韵》《苏州园林》《山峡》《树林和草原》等课文将美丽的景色美伦美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品读感悟中,感恩自然之心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基本原则首先是培养诚实守信的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不时侵蚀着洁净的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诚信已成为广大学生急需学习的课程。  相似文献   

12.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课程思政具有培养思想道德的基本任务,因而课程思政蕴含着“知识即美德”的学理要求.在古典视域下,知识与美德共通互促,知识是指朝向于美善、关乎好坏、合于正确的理念知识,而美德不是指符合某种习俗、规范或伦理,而是指个体朝着世界万物背后的逻各斯和美善来不断伸展的生命力.在现代视域下,知识与美德呈现出削...  相似文献   

13.
刘幸福 《广西教育》2014,(10):54-55
校园图书馆的德育功能主要有: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和尊重他人的美德;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品德修养;引导学生用好网络;使读者知书达理,提升自身知识素养;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培育勤劳节俭的美德等。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教育者在学校情境下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小学校可以课程干预和日常行为管理为主要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同时为学生提供基本心理需要的支持,以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内在动机,助力学生形成稳定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而建构美德。  相似文献   

15.
身体能够涵养美德,这是身体的自然功能.中国古人把身体的这种自然功能应用到了儿童美德教育活动中,也就创造了中国特有的儿童美德教育方法--通过对儿童的身体加以培养以便让儿童的身体涵养美德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在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中.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在『南京生存训练』中健康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产生背景 十年前我校原始想法是,学生从学校到学校,受到家长教师太多的呵护,缺乏对社会、对历史、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的基本了解,缺乏应对真实社会的基本能力,而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让学生"在集体中热爱集体,在生活中磨练生活,在自然中探究自然,在社会中了解社会",就要努力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设一种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贴近社会,贴近生活,通过社会实践去主动了解社会,感受改革,接触工农,体验生活,增强责任,坚定信念,陶冶情操,培养美德,进而思考人生,感悟人生,珍惜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将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落实美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要想让美德教育可以更好地得到落实,我们就要立足文本内容,让学生在文本文字中去挖掘美德,体验美德,升华美德.  相似文献   

18.
当今,学校时尚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学会生存”、“发展为重”,而这些理念的核心就是要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让中华的优秀传统美德在每一个人身上发扬光大。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更应该明确的是: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教育。那么在学校的教育中,如何把中华美德教育有机的同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呢?笔者认为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小学教师的知识素质、心理素质、美德素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笔者以传播春节文化为契机,引导学生赏析诵读赞春诗词,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开展美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