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尊结构研究新趋向——自尊的双重结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尊双重结构模型认为个体自尊包括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外显自尊是建立在被试明确意识基础之上的、内省的、非自动的自尊;内隐自尊是人们对与自我相关和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这种态度表现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自尊双重结构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也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并且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生理具有密切关系。目前自尊双重结构模型研究仍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自尊是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自从自尊的概念被提出以来,自尊的研究就一直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自尊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均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对自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结构、发展特点、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方面,其中自尊的结构和自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是自尊研究的重点。本文从这五个方面对不同时期自尊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把握自尊整体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力图对自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自尊因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独特作用而备受心理学家关注,但自尊的成分与结构问题却一直没有取得共识.在综述以往自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于自尊结构的新观点:双重两因素模型.认为个体的自尊包含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双重结构,同时二者均具有能力感和价值感两个基本成分;自尊的双重两因素各成分间既有独立性,又相互协调、互相影响.自尊双重两因素结构模型能很好体现个体的自主性与社会性特点,也能更集中地揭示自尊成分的不同特性与心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自我妨碍是在自尊受到威胁的情形下,保护或提升个体自尊的一种策略。从总体上看,这是一种不良的应对方式。自尊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在自我妨碍的防御应对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我妨碍与自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自尊水平不同的个体在其自尊受到威胁时都倾向于采取自我妨碍策略,只是各自的动机不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是以往大部分的研究均未将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分离,二是诱发自我妨碍的情境因素不同。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结构。要想进一步理清自尊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者必须分别在不同的自我妨碍诱发情境中,探讨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尊的心理结构与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直以来,自尊以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体精神生活的独特作用倍受心理学家的关注。但时至今日,关于自尊的定义仍有分歧,而对自尊的结构也有过去的静态、单一的描述性观点发展到当前的动态、多维结构。同时,自尊作为个体自我系统的核心成分,对个体的学业、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等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尊作为一种人格变量,不仅影响个体对事件的情感反应,而且还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反应。自我价值保护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在潜在的威胁自我的情境下是否采用防御性的自我价值保护方式,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个体的自尊。个体无论自尊水平高低,在不同的情境中都有可能运用自我价值保护。  相似文献   

7.
王敏 《时代教育》2012,(17):174+184
自尊是人格的核心和基础,认识自尊要理解自尊的概念,更要了解自尊的结构及其发展过程的影响因素。认识自尊对发展健全的人格,拥有健康心理具有积极作用。应从小关注个体自尊的发展,形成健康的自尊水平,为健康心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尊结构与机能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尊(self-esteem)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西方心理学主要从文化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对自尊的起源、结构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在系统梳理和整合以往自尊结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尊的“倒金字塔”结构模型,并阐述了自尊的驱动性、发展性和调节性心理机能。  相似文献   

9.
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研究是对过去着眼于自尊高低性的自尊研究的补充和拓展.个体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权变领域中,权变领域的成功能增强自尊,失败会降低自尊.人们会自我监督在这些领域中的行为,努力想要做好.这种对自尊的追逐会带来很多消极后果,如影响自我调节、人际关系和心理生理健康等方面.自我价值感权变性的研究尚存不少争议,比如是否人人都有权变领域、权变性结构以及和自尊的关系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厘清.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求维吾尔族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SES量表、自尊IAT测验和SCL-90量表对14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研究结果显示:(1)被试的外显自尊偏高,内隐自尊偏低;(2)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高,但相同心理健康水平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水平;(3)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是彼此独立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