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等职业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受到了很大影响。积极探索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已成为高职高专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文章对我国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及特点,对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等职业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受到了很大影响.积极探索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已成为高职高专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文章对我国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及特点,对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必然要求,积极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是高职高专学校发展的一个机遇.高职高专学校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以教育思想创新为主导,以教育改革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新、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4.
陈丹 《文教资料》2009,(12):228-230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迅猛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上.而其直接原因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而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状况直接决定高职高专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高职高专教育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解决以就业为中心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问题就成为了我们每一个关心高职高专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际组织、区域性组织和各国均认识到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作用,把发展和改革高职高专教育作为规划面向21世纪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表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职高专教育体系较为完备,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研究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高职高专教育,对于我国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构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是对高职高专教育进行准确定位.应确立以"应用"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应以能力培养为线,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保自身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将创新精神融入应用性人才培养全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新的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加快,对于行到大力发属的高职高专教育来说,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也是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以教育部开展的高工专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时代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毕业生面临一个新的就业市场。一方面因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发生变化,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欢迎那些没有创新精神而草纯在学校…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一个充满活力、基本适应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新体系已初步形成。为了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正式启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并颁布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等三个附件,提出了“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快速发展,人们了解其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战略意义的同时,更加关注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是影响与制约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要求,天津职业大学课题组受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的委托,从2003年开始,连续两年进行了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2004年就业状况调查,采取信函、传真、电话、座谈、专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展望IT人才的就业前景.研究高职高专IT教育的办学思路、教育改革与发展等问题,说明IT技术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的理论依据,并对高职高专IT人才培养模武改革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毕业生的过程中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岗位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使毕业生不仅能及时就业,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其特点不在于以学科化系统知识的传授为主,而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使培养的学生质量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与就业岗位密切关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教育,必须适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创新起点,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创新目标,以就业率评价指标体系为创新标准,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是旅游行业对专业旅游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另一方面旅游类高职院校在如何推行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落实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改革上的创新发展,本文分析了美国CBE模式在校企合作中理论基础和发展特点,通过对CBE模式的分析提出我国旅游类高职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中的对策建议,推行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开创旅游类院校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1+X”证书制度是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一种制度设计,契合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培养智能化时代复合型人才,指导未来职业教育,推进高职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改革,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式可以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院校的人才供给能力,增强职业院校的市场吸引力,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入改革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局限性,将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不但能解决职业教育规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问题,还能解决职业类院校培养方式和教育内容不明确、信息滞后和就业不畅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与毕业生就业的矛盾,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瓶颈,单纯依靠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要,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实际的全程化、系统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提升高职生毕业生就业力,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从知识逻辑、产业逻辑和政策逻辑出发,研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逻辑、现实困境和改革路径。并以智能交通专业为例,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这对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面对产业变革与市场需求开展自我演化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严重脱节: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质量与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因此,要从以下方面加强高职院校与劳动力市场衔接:采取“订单式”培养,与企业联合办学;依据劳动力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握劳动力市场动向,实重视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是政府直接引导的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体机构,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创立初期、迅速发展、系统重塑并稳步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澳大利亚TAFE具有内联外通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行业主导的办学机制、专兼结合的优质师资队伍、高质量和高认可度的职业资格培训、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理念及强烈的市场意识等特点。这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明确培养定位,彰显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政府统筹管理,完善就业准入及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专兼结合的长效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办学方式灵活化、终身化;吸引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办学,发挥其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就业缺口较大、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亟需建立以工匠精神为目标的学生培养机制,强化工匠精神培育,优化实现现代学徒制,做好培养和就业工作;优化高职院校办学管理,加强职业教育治理,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建设,健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制度;适应时代需要健全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适应"互联网+"时代,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在复杂多变的产业环境与就业市场中实现科学发展,推进高职教育适应"新常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