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音乐大众现象是当今音乐文化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体现和渗透在每一种音乐形式中,从民间音乐到流行音乐,再到由少数人保存着体裁和形式的传统音乐,都以不同的形式被人们接受并发展着。这些非专业的音乐文化在音乐生活和文化的社会历史中可能是更重要和更有趣的。考察团就"大众"的音乐特征对吉首峒河公园的音乐文化进行了调查,对峒河公园音乐大众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归类,从而得出峒河公园音乐符合"大众"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徐燕秋 《文教资料》2013,(21):52-53,55
交通文化内涵不仅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而且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交通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交通技术的革新而日益改变着的大众生活方式,交通文化的发展因为交通发展而推动社会观念的革新,进而影响大众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教学品质"指的是通过教学行为和教学作风所彰显的学科思想、知识贮备、个人修为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等教学实质。它是一个表达境界的词汇,其核心是教育良知和美的渴求,它代表着人格的尊严及高境界的教育生活。教学品质有"学科特征""文化特征""人性特征"以及"美的特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品质内涵及特征的呈现来提升学科教学的品质,从而使学科教学回归本原——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论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生活性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新课程已从传统的科学世界回归到了现实的生活世界,因而生活性品质便成为其内在品质。这种生活性品质,在教学目标上主要体现为知识目标的生活性品质、能力目标的生活性品质、情感态度目标的生活性品质、价值观目标的生活性品质,在教学内容上它联结了学生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未来生活,在教学过程上它使学生体验着人化生活、情感生活、交往生活。  相似文献   

5.
“教学品质”指的是通过教学行为和教学作风所彰显的学科思想、知识贮备、个人修为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等教学实质.它是一个表达境界的词汇,其核心是教育良知和美的渴求,它代表着人格的尊严及高境界的教育生活.教学品质有“学科特征”“文化特征”“人性特征”以及“美的特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品质内涵及特征的呈现来提升学科教学的品质,从而使学科教学回归本原——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福州漆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由实用到审美、从形式到内涵不断变化、发展,它提升了百姓日常生活的品质,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既为当地的人文所滋养,也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发展。正因为福州漆艺术自身凝结着浓郁的地域特征与文化情境,对它的审视必然被赋予一种文化的眼光。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媒体而兴起的"微文化"迅速走进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微博、微信等"微文化"的领军之将以其扁平化、即时化、个性化、碎片化的特征征服了许多人,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但是,凡事皆有利弊之分,"微文化"在使人们获得便利、快捷、丰富的生活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纷扰,使大众处于网络与现实两个舆论场的分野之中。  相似文献   

8.
广告文化势不可挡地冲击着我国社会,广告文化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广告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它解构了许多传统价值观,体现了现代人的感性生存和大众生活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9.
肯尼基是当代著名的萨克斯管演奏家和作曲家,其音乐创作与演奏特征主要有三:其一,它多方面的反映了世俗大众社会生活中的美;其二,它多角度的反映了世俗大众的心灵情感;其三,它风格多样的满足了世俗大众对音乐的需求。其核心特征是对世俗大众的关注,即"创作内容之社会生活主题"。在我国,肯尼基之萨克斯管音乐创作与演奏,已经超越了音乐的界限,化成了世俗大众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瞿凌辉 《成才之路》2009,(4):I0006-I0007
电视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大众性的传播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成为一种最受宠信的娱乐形式,而且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尤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力量,它正在有形或无形、有意或无意地改变着社会,影响着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电视文化犹如一只“上帝之手”使数以亿计的大众痴迷于电视机前,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使得所有的电视观众面对它都不能不发生思想观念、精神心理、行为表现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文化环境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区教育的发展,受到文化传统、区域文化特色、生活方式演变、大众传播媒介等因素的影响;要切实加强社区教育文化环境建设,把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倡导公共精神。发挥制度文化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公共文化生活空间与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角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民间传统文化资源陷入荒芜的境地,农村文化队伍日益散落。这些方面导致了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的衰落,农村文化生活的贫乏、精神生活的空虚。重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对于克服农村生活的离散性,加强农村内部团结和文化凝聚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微观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福建省13名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我国1950年以来农村幼儿园教师文化生活的追踪与梳理可以发现,个案教师的职前教育生活经历了从比较正规的简易师范到“一直劳动”的初级幼师、初中再到“文艺生活丰富多彩”的职高幼师、中大专幼师的变化,当前公办教师多为科班出身,民办教师多是跨行从业者。就教学生活来说,个案教师从来没有间断过“小学化”的分科教学,不过其活动组织在朝着更具整合性的方向发展,教学形式也更具童趣,尤其是公办教师的教学生活日渐多元化,“领域”“主题”“区域”三类活动并重。个案教师的职后培训最初主要是速成式的园本培训或社队培训,而后有了中等教师教育机构组织的“转正”“三科”“民师班”等培训,进入21世纪,国家各级教研机构与高等师范院校分工合作,提供了更为正规和系统化的职后培训,不过公办教师与民办教师的参训级别差异也越来越大。个案教师的休闲文化生活经历了从集体加班备课、参加文艺宣传活动到个人“看书读报”再到“自娱自乐”的晚会以及以网络为载体的个性化文化娱乐的变化,同时公办教师与民办教师的休闲活动也有了很大差异。就教师主观标准与感受来说,老教师始终以工作为重,年轻教师追求有品质的生活,民办教师的主观满意度高于公办教师。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生活变迁是国家相关政策、地方文化、教师个人交际圈与个体特质等因素多维互动的结果。今后应关注农村幼儿园教师作为“整体人”的文化生活需要,缩小农村公办教师与民办教师的文化生活差距,选拔和培养具有合适心理特质的农村幼儿园教师。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历史上,大国的对外经济、军事扩展往往伴随着文化扩展,只有文化上的征服才会实现长治久安。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竭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和政治体制、生活方式等内容上,通过媒体、文化教育交流、经济技术和军事援助等手段,达到了武力难以征服的效果,体现了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赵贞吉一生与佛寺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内江佛寺密切相伴,而佛寺作为古代社会公共核心区之一,它有多重社会文化功能,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佛寺在赵贞吉的精神生活和诗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追求商业利润的背景下,艺术明显向经济、市场、金钱靠拢,走向了大众对话时代。已生产或即将生产的艺术品以及艺术创造过程,呈现出以下特征:操作痕迹过于浓重;迎合大众口味,彰显媚俗特质;媒介宣传发挥重要作用。艺术与大众越来越近,而含金量却越来越少。艺术家需要永远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和挺拔的身姿,在促使艺术走近大众、贴近生活的同时,坚持艺术应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品位。  相似文献   

17.
“流行音乐”是我国大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研究当今音乐与现实生活关系的重要课题。中国的流行音乐经历了近二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开始迈向成熟期。本文结合中国当今社会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因素,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以及流行音乐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一些特点、问题进行了新的认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人们休闲生活的变化日益凸显。出现了类似原发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变化和特征。对英国工业化过程中休闲生活变化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文章拟就英国前工业化时期,英国休闲生活方式、内容、特征等进行梳理和分析,为工业化与英国休闲生活的相关研究提供比较平台。  相似文献   

19.
高师外语教学法课程是开放性、实践性、跨文化性的统一,正是这三者之间的辩证运动使教学法课程生生不息,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0.
文化成为消费品是现今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大众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文化现象正在成为社会主流文化。面对这样的文化状况 ,传统的文艺学、美学不应依然恪守原来的固有领域 ,而应将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视为与纯文学具有同等地位的研究对象 ,对这种新的文化现象进行细致深入的剖析和评价 ,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 ,批判其负面作用。这样做既能促进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又可为文艺学和美学寻找到新的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