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现在一些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却存在"就词解词"的现象,课堂上先让学生读一读、再写一写、最后说一说,这样就算完成词语教学的任务了。其实,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到的词语是枯燥的,是无味的。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运用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深入赏析后,学生的发言自然会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此时,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发言的"散"处、"阻"处和"杂"处组织教学并进行引导,如此方能引领学生深度阅读,放飞思维。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物教材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如何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的体会是:"少讲一点"、"多说一句"和"勤做一些"。"少讲一点",就是教师不要把  相似文献   

4.
董现良 《考试周刊》2011,(5):173-174
教学原本就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层意思。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设计,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物理教师要注重学法引导、点拨、比较,使学生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记忆方法的重要性、解题方法、技巧的重要性。总之,教师应把教学责任放在引导、建议、鼓励上,而不是代替学生去想、去做,把权利交给学生,真正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5.
袁允娟 《广西教育》2011,(19):51-51
目前,很多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存在"就词解词"的现象,导致了词语教学的低效。"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性化地理解词语的意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对传统教学观中教师角色的重大突破。"促"和"导"是教师献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重在"促进"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李淑华 《教师》2012,(12):89-89
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把"三案"(指学案、教案、巩固案)灵活地应用到教学中。如何利用"三案"把课堂教学向纵深延伸,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呢?我认为只有让数学教学"活"起来,才能让学生"动"起来。一、课前精心设计,突出学案的引导功能新理念下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胥春霞 《广西教育》2014,(13):89-8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有个性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是融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于一体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转变教学观念:变教师的"教"为"导",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0.
1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未彻底改变,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关注教学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还是在不知不觉中略偏重知识的传授,考试的分数。而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和塑造。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下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把自己由"讲师"变为"导师",不能以教师的讲为主,而要以学生的学为主,要把"讲堂"变为"学堂",这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刚 《成才之路》2012,(33):73-74
"我校生活饮用水的硬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这一问题涉及《分析化学》中的配位滴定法等知识点。教师要尝试在教学中运用引导文教学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旨在使学生在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下,利用已学知识,通过自身钻研、团队合作等方式逐渐深入最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樊铁军 《考试周刊》2009,(16):61-62
〈正〉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所述是笔者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孙震 《现代语文》2014,(11):109-110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共识。转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良好平台,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一、转变教学理念是综合性学习实施的前提综合性学习致力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并拓展学习空间,实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学习状态。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探究,要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壮亚芬 《现代教学》2011,(11):59-61
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正日益受到重视。在课外阅读推广中,语文教师要警惕"推荐书目"背后的学生阅读个性缺失,谨防"任务繁多"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兴趣,遏制"追求数量"导致的阅读质量下降。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始终把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为此,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实验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主体绝对化,一切由学生说了算,不去组织、引导,以致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了阳光下的“彩色泡沫”,而教师也逐渐地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事实上,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就容易偏离,学生的思维就难以深入,学生的学习就缺少深度和广度,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很难得到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引导时机,精心选择引导点,开启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何时进行引导呢?一、学生缺…  相似文献   

17.
殷胜莉 《考试周刊》2012,(7):131-132
《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而在物理学的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得到能力的提高,"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探究式过程,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这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内部能力。这种方法与能力的获得,其主要渠道就是把"探究式学习"深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8.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要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让阅读引领语文课堂教学是关键。教师要在学生不懂处点拨,不明处启发,不畅处引导。学好语文朗读是一条有效途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课外组织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课内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阅读彰显魅力,引领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中职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对于古典文学教学要赋予新生命力,要有时代色彩,本文就《报任安书》教学的感受,从另一个层面剖析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注重自我一体的理论引导,重视学生的生活需要,注意经验的传递,领会生活的感受,把当前的现实社会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广度,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在教学中应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和谐的微笑洒向每位学生。初中英语教学,教师的引导作用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