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托邦小说:作为研究存在的艺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作为西方文学史上重要文学现象的乌托邦文学,尤其是乌托邦及反乌托邦小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在中国尤其为甚。这在一定程度上既遮蔽了我们对西方文学史整体景观的了解与鉴赏,也阻隔了我们获得有价值的文学思想资源的可能性。作为研究存在的亚小说文类,乌托邦小说及反乌托邦小说能为我们走近存在,走近人自身的生存境遇,反思我们的文学观,进而重写文学史提供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2.
老舍的《猫城记》具有社会幻想小说的特点。把《猫城记》置于世界科幻小说的背景下,从另一个视野可以看到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小说里具有的反乌托邦叙事,表现了作者的批判精神。同时,小说中还具有一定的乌托邦想象和设想,这就与中国近代小说出现的乌托邦幻想相呼应,具有了中国小说自己的特质。因此,老舍的《猫城记》展现了一位中国优秀作家的品质,即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及超越。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王小波的小说《白银时代》被认为受到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影响,人们把其和《1984》一并归入反乌托邦文学的范畴。事实上,通过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误会,在对乌托邦文学的悖反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扎米亚金的《我们》被看作反乌托邦小说的开篇之作,乔治奥威尔对其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并坦言《1984》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其的影响。而作为典型具有中国特色的反乌托邦小说——《白银时代》又是在《1984》的影响下写成的,所以三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所具有的传承性是不可否认的。本论文将从情节和叙述语言两大部分入手,探讨三部小说之间的反乌托邦文学的共性。同时研究在中国特殊时代背景下,《白银时代》作为经典反乌托邦小说对前两者的超越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以来,相继出现了以《我们》、《美丽新世界》以及《1984》为代表作的"反乌托邦三部曲"。在这些作品当中人们走向了另一个反面,体现了人类被科技所异化,人性被囚困于自我枷锁中无法挣脱。一部作品往往受身处的大时代所影响,20世纪也是后现代思潮蓬勃发展时期,《1984》以其先锋性、否定性和颠覆性显现着后现代主义特征。本文将通过颠覆传统语言、小说的政治化以及反英雄视角等方面深入解读《1984》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借此探讨乔治.奥威尔对人类生命的关注,以及小说对未来政治环境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6.
乌托邦精神是女性主义的根本精神,女性乌托邦小说代表了每个时代女性最深切的愿望。在英美文学体系中,拥有大量经典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其为女性和人类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和坚定的价值归宿。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英美文学中女性乌托邦小说进行分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足迹。  相似文献   

7.
与美化未来的乌托邦文学相反 ,反面乌托邦文学所描述的未来是把现实社会的黑暗面夸大到最坏程度 ,以讽刺社会现实。奥威尔的《1984年》是反面乌托邦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揭露和批判了个人独裁 ,并警告人们提防其危险性。研究它 ,对于我们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和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8.
与美化未来的乌托邦文学相反,反面乌托邦文学所描述的未来是把现实社会的黑暗面夸大到最坏程度,以讽刺社会现实。奥威尔的《1984年》是反面乌托邦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揭露和批判了个人独裁,并警告人们提防其危险性。研究它,对于我们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和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从西方引入的一种文学类型,晚清政治小说具有强烈的功利性与乌托邦色彩,是创作者用以开启民智的工具,主旨不在文体建设。尽管如此,作为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晚清政治小说在“说教”中实蕴含着巨变,它在题材、叙事、传播等方面都呈现出了现代性意义,并影响着新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从莫尔的乌托邦再到流行文化中的"敌托邦",关于乌托邦的思考一直是中西方社会思想中的重要部分。本文试图从乌托邦领域涉及的众多领域之一文学领域,比较乌托邦精神在中英小说中的不同的美学表达。  相似文献   

11.
王小波的小说是一种超越传统模式的现代先锋叙事文本,它以鲜明的现代艺术形式表达了强烈的后现代意识,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叙事(元小说叙事、新历史叙事、反乌托邦叙事)基础上的,以超越羞耻心文化姿态对传统禁区进行现代解构并充满智慧游戏和理性思辩的智性文学.  相似文献   

12.
《饥饿游戏》系列电影根据苏珊·柯林斯同名小说改编,多层次、多视角地展示了反乌托邦文学的几大典型特征,即作品主人公的亲历性、人的异化及双重人格、作品的时空维度、反讽和悖论的运用等,具有典型的反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向世人展示着全新的面貌。 然而,文学的“热点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全球化背景下作家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展现中国特点的问题、怎样看待新青春派小说的问题、在目前社会状态下作家如何发挥自身作用等问题,也依然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的小说主要从男女关系的独特视角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这是他的小说观决定的。劳伦斯的“小说是生命之书”的观点基本能概括其小说观。他的小说观既与传统的文学理论主要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有密切联系 ,又有现代主义反传统的一面 ,尤其是他对性爱是使人类再生的唯一途径的看法 ,世人争议很大。总的说来 ,劳伦斯的小说观是有进步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女性乌托邦小说是文学中较特别的写作形式,研究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乌托邦小说,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女性主义的内涵与发展。本文从英美文学中女性乌托邦小说的发展过程出发,阐述了乌托邦女性主义的自我重塑,分析了女性乌托邦的两个维度。旨在通过小说中的乌托邦世界,让更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两性平等、共存的重要性。同时,可以为女性地位演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西方反乌托邦小说的主题可以归结为对于近代以来现代性发展与建构的深刻反思,其中渗透着对于人类的命运与未来的沉重的忧虑。这种反思与忧虑是在多个层面展开的,而其核心意旨,则是对于现代科技和现代政治的反思与批判。它们直接的思想根源是对于现代性的再度认识和评价,而其内在动力则来自现代性自身的诸多悖论与问题。尽管反乌托邦小说并未提出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方案,但在其振聋发聩的警世之音中霍然警醒,正是化解人类所面临危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哈代悲剧小说的现代精神首先体现在他对社会赖以生存的传统价值观念进行了毁灭性的批判 ;其次 ,哈代是比较早的描写异化现象的作家之一 ,他的小说着重描写了传统的习俗道德对人性的扭曲 ;最后 ,哈代悲剧小说给我们展示的背景是超时空的 ,他把主人公的命运同整个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 ,表达了他对人类命运的焦虑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乌托邦是存在的正题,那么反乌托邦就是存在的反题。而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浮现的负面影响,是反乌托邦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小说不研究现实,而关注存在。反乌托邦经典之作《我们》则是对于存在的经典昭示,对人类的存在困境做出了精辟的阐释。反乌托邦作品是对于现代性的颠覆与解构,是研究人类存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鲁迅文学奖众多的获奖小说中,陈世旭的《镇长之死》以它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小镇文化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风貌,揭示出文化大革命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并用它独树一帜的荒诞幽默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悲哀。镇长这个主人公的善良品质,终究被淹没在历史的无情里,这不得不让人们去思考政治与人性之间的残酷联系,  相似文献   

20.
“普罗”是“无产阶级革命”(英语Proletariat)一词的音译“普罗列塔利亚”的缩语。普罗派小说则指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初倡导“革命文学”的一个小说流派。它风起于20年代中后期,从社会角度看,它与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紧密相联,是思想文化革命向政治革命过渡的产物;也是20年代的中国青年知识群体顺应时代潮流,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追求社会解放转变倾向在文学上的表观。所以,在对它的研究和考察中会强烈地感爱到政治色彩浓厚的社会历史因素对小说肌体的注入,以致强有力地制约着小说的话语形式、文本特征以及谙种功能。在现代小说的流程系列中,不论人们曾对它有过多少褒贬的情感或评论,普罗小说作为一种既存的小说模式,一个无法中断的中间环节已经在20世纪小说的研究中获得了对象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