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讯员要经常写稿子,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但是,写稿子要先有题目,有了题目才有写作的欲望和方向,才能去搜集材料,不然就不知道稿子的主题写什么,需要围绕什么中心去写。那么,题目从哪儿来呢?首先,要关心形势,明白报纸、杂志当前在宣传什么、报道什么。也就是结合形势选择题目。比如说,当前媒体都在集中力量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讯员就可以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围绕明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关注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小见大,以实带虚。这就要求通讯员养成关心形势、学习形势的好习惯,经…  相似文献   

2.
著名记者安岗说:“记者应当对一切问题都感兴趣。记者不应该只在笔记上记上几个写文章的题目,他应该有几十个、几百个从群众中来的有普遍兴趣、有指导意义的问题。观察问题越具体、深刻,题目就越多。”这是经验之谈。那么怎样才能抓准问题写出新闻精品来呢? 一是要眼睛向下,深人到实际工作中去抓问题。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在他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生活是新闻报道的源泉,而深入生活则是记者的生命。只有到生活的激流中去,才能发现生活的底蕴;只有到生活底层的深处去采集,去考察,去发掘,去开掘,才能索取到报道的能量。”它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3.
评无新意死不休新闻评论,题目选定后,最重要的是立意——确定中心思想、总论点和分论点,努力写出新意来。题和意是有联系的,但不是一回事。有时候是有题有意,题到意到。比如这样的题目《“大锅饭”养懒汉》《重点工程不可敞开花钱》,就属于有题有意,题到意到,题目定了,中心思想也明确了。当然,所谓有题有意,题到意到,也只是说题目所揭示的中心思想比较明确,总论点比较明确,或者说“主攻方向”比较明确,至于怎么去攻,怎么去评,不可能随着题目有了统统都有了,仍然需要作者去费一番功夫。另一种情况是有题无意,题到意不到。比如说,《一定要搞好整党》《充分发挥银行的职能》之类的题目,其实只划定了一个评论的范围,题目本身并没有把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4.
选题是一个出版社工作的集中反映。看一个出版社的工作如何,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它的选题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可以透过选题去看一个出版社的出书、看它的发展趋向、看看它的指导思想,从而进一步去评估它的出版工作。有人把选题比作出版社的一面镜子,是有道理的。选题是什么?从表面上看,它好象就是准备出书的一些题目,而把这些题目汇集起来,便成了选题计划。这就把选题看得太简单了。我们认为,选题包括确定选题和制订选题计划两个方面:首先是要通过调查研究确定出我们所要出书的题目。然后在此基础上经过  相似文献   

5.
党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题目,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同时也是一个不容易做好,不容易讲好的题目。这里,我想着重讲一讲党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时刻要注意和掌握的主要之点。这也是平息反革命暴乱以来这段工作中我们想努力去做的,并不是说已经做得很好了,只是谈几点认识。第一,党报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作为舆论导向的重要方面来抓。  相似文献   

6.
空泛议论,空洞说教,是新闻评论的一个毛病。评论要扎实。怎么才能扎实?关键在于要有鲜明的论点。也就是说,评论要有新意,说新话。再问一句:评论怎么去阐明论点呢?这就要有周密的论证,而论证靠材料。由此联想到评论的“嫁接”,把评论同新闻(狭义的新闻,指消息、通讯等报道)“嫁接”,充分运用相关材料、背景材料,把评论写得扎扎实实,有血有肉。读了5月15日经济日报评论员杨尚德的《一个广阔的经济领域——谈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使人更看到评论“嫁接”大有好处。这是一篇论述发展第三产业重要性的评论,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题目。写这个题目,可以强调强调第三产业如何如何重要、第三  相似文献   

7.
编后语     
自本刊开设《二十世纪文献学》专栏以来,陆续发表了十来篇征文,有较好的反响。时值世纪之交,畅观纵览,定有文章要写。本栏目就是为文献学界的朋友们进行世纪性的学术总结而设的。文献学只是学术文化的一个方面,而对研究文献学的某个方面、某项专题的学者来说,它又阔大泛泛,非一己所能深知详论。所以,题目可以总出一个,文章则要一篇篇去写。只有这样,才能有细有深,落到实处。既把本世纪文献学成就总结出来,又可各扬所长,交  相似文献   

8.
表意     
题目与图片的组合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版式设计无一不在此处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其原因是,题目与图片在报纸版面中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登载长篇章的专版上.其分量可以占到版面的80%,题目和图片只要处理好了,这个版面基本上就成功了。反过来说,要想使版面设计出彩儿,第一是题目有要新意,第二是图片要有一定的数量,特别是要有高质量的图片作保证,剩下的便是如何去组合了。  相似文献   

9.
杨朝霞 《新闻窗》2008,(4):116-1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电视新闻的基本要求,在电视新闻采编、传播中,有许多陈旧的思维需要去突破,有许多领域需要去拓展,有许多形式需要去更新,这样才能追求尽可能高的新闻价值,强化喉舌功能,提高收视率。只有创新,电视新闻才能有新鲜感,才能满足观众的新要求。电视新闻在新世纪如何创新?  相似文献   

10.
我喜欢到第一线采访。只要有可能,就带领记者下到田间地头,深入工厂矿山,出现在灾区现场。一个新闻工作者到不到现场绝对是不一样的。只有到现场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对人民的疾苦和欢乐感同身受,才能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当好他们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1.
到现场去     
到现场去姜岩遇到重大事件,记者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到现场去!驻外近3年,写过一些象点样的东西,回想一下这些稿子的成功,大多数得益于“到现场去”的“古训”。只有到现场去,一个记者才能采写出鲜活、丰富,一手甚至独家的东西,稿子才能更加有分量。求证真实多“...  相似文献   

12.
我曾经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题目是"你认为能干的人如何说话?"下列五个答案是多数人选择的: 第一,听了之后,会让人禁不住想照他说的话去做.  相似文献   

13.
时统宇 《视听界》2010,(6):115-115
一个很"雷"的题目。 这两个地方今年我都去了。我无意卷入曹操墓真假的争论,因为它已无关学术。我想说的是:媒体在吸引眼球式的火上浇油后,能不能安静下来给“真金白银”留下些许空间?  相似文献   

14.
孙志霞 《大观周刊》2012,(44):311-311
好的作文题目,可以打开学生思路,帮助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老师如何命好作文题目呢?笔者认为必须在命题前的准备上下工夫,严格遵循命题的原则,才能命出适合学生习作的题目。  相似文献   

15.
通讯,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以情动人。 我们常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即是说,登山、看海都须带着感情去看,才能看出真,意出善,感出美。 同样,写通讯亦如此。只有满怀激情,和着自己的血去写,去体味,才能写出振耳发聩的好通讯;只有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深深的情和意,才能打动人心。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通讯让人看后或眉飞色  相似文献   

16.
企业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档案人员在进行编研工作以前.首先是确定好编研的题目,编研的题目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以后,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7.
读今年6月23日《国际先驱论坛报》,二版头条位置上一个不无调侃意味的题目一下子吸引了我:《旅游者真言:只要去意大利,必有罢工》。作者是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詹尼佛·帕米尼。报道的开头极富戏剧性,一位意大利银行的出纳员的女儿,才两岁,因为常看电视,语言受到影响,学的第一句话竟是“罢工,”父亲说:“真叫人哭笑不得。”这个别致的开头与这篇报道的题目相映成趣,而  相似文献   

18.
这个题目,看似老生常谈,实际上,它也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号召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只有大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中驾驭全局,掌握主动权;才能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新闻不同于其他媒体,首先来说,网络新闻题目和内容不在同一页面,也就是说,不像报刊新闻,在看到题目的同时就可以对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浏览,而网络新闻必须通过链接才能看到本题目所对应的内容;其次,网络新闻的内容涵盖广泛,报刊新闻由于版面有限,因而在篇幅上受很大限制,电视广播新闻则在时间上有限制,而由于网络空间是无限、可以不断链接的,网络新闻是几乎没有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因此它可以在涵盖范围上有大幅度的拓宽,  相似文献   

20.
江主席号召我们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我想说一点办报初期向群众学习的体会。我觉得办好一个报纸,最主要的要靠报社全体同志的努力。总编辑当然重要,各个部的主任也重要,编辑、记者都重要。但是我觉得光靠这些还不行,还要靠大家的努力。我讲三件事。第一件事,那个时候报纸初创,我们看完大样就到工厂里去看一看。有一天,一个老工人问我有个题目怎么办。因为我看大样时,改了一个题目。到了工厂后,改样的工人犯了难。因为我改的那个题目多了两个字,所以原来留的位置就不行了,需要重排。不仅标题要重排,而且文章也得重排。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