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成都地区的《新新新闻》日报,是当时四川报业中持续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影响面最广的民办商业性报纸,该报馆在经营中极其重视发行和广告经营,使其发行量和广告量成为全四川报业之最,其广告中所推介的消费产品为消费者灌输了独特的消费意识形态,影响着当时成都地区的消费活动与消费文化。本文选取《新新新闻》广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近代成都怎样的消费文化意识形态,又是如何借助多元的广告形象与话语表达,通过赋予消费何种功能与价值参与建构了近代成都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广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面对纷繁复杂的同类物品,人们的选择会因为广告的介入而变得清晰。但广告的泛滥也使人们无所适从,广告的虚伪夸张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尤其是面对与人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医药广告更是如此。为维护民众利益、保障民众身体健康,民国时期成都政府多管齐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医药广告进行规范管理。这些实践在今天看来仍有借鉴意义。医药广告的兴起民国以来,随着西方医学医药传入成都,外商多用报纸、  相似文献   

3.
卢金水 《新闻知识》2012,(12):101-102,11
体验经济时代,以产品功能和服务质量信息为主的传统硬性传播方式已显得力不从心,体验式广告由此催生并盛行。本文从体验式广告的概念和特征入手,通过对主流社交平台人人网的体验式广告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来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传播优势,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其与传统广告的不同以及对传统广告传播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国广告教育对我国广告人才培养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华清 《东南传播》2010,(12):84-85
美国是全球广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仅美国每年的广告营业额就接近世界的50%,其发达的广告业必然有成功的广告教育作为支撑,美国的广告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今主要的广告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本文通过对美广告教育的的研究,总结了美国广告教育的特点和经验,为中国广告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12,(5):206
2012年3月26日,由北京中健龙和广告有限公司承办的"影像荟萃魅力独享"电影频道西南地区广告客户交流会在成都举行,四川当地广告公司和企业界近百名代表参会。这也是电影频道首次走进西南  相似文献   

6.
广告受众理解广告图像,受制于既定的经验范围和认知图式,同时不同的解读观念也影响人们的视觉思维和广告的传播效果。大多数人对广告图像采用的可能是"透明反映"现实的思想,这对于分析新闻图片是适宜的,然而对于广告图像则采用修辞论辩的思路更为恰当。因此广告受众不能满足于广告图像的表面意义,而应该从视觉修辞的角度出发,分析广告图像的形式与内容、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出发,理解广告图像独特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诙谐幽默或是讽刺性的漫画往往能够成为生动形象的信息传播方式,漫画内含的主旨、诉求等能有效地到达受众,实现预想的传播目的.漫画广告的出现正是广告主借助漫画的优势,以期获得良好广告效果而采取的形式. 漫画广告的现实 如今,广告的观念、策略及具体形式呈现出创新、多变的特点,社会发展的现状表明单一的广告策略和广告形式对于营销目标的达成都是有限的,在既定的广告策略下选择什么广告形式成了一道多选题,漫画广告作为一项“老款”的广告形式也参与进这道选择题之中.  相似文献   

8.
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是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其发展十分迅速。作为隐性广告的一种,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有着与传统媒体上的其他广告形式不同的特性及效果。然而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具有网络游戏和植入式广告双重特性,它的形式、载体及内容中隐含着的伦理问题值得引起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广告的商业性与广告的艺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广告总是尽力用各种艺术手段来美化商品,从而使广告从某种意义上成为艺术。但广告的商业性又决定了其不仅仅是广告。本文从广告活动实践的角度,分别站在广告主和广告人的立场上,分析广告的商业性与艺术表现产生矛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有极强的传播效果,若把网络流行语与广告文案相融合,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广告的传播力,进而提升广告的效果。本文以网络流行语为观察对象,分析其特征和传播动因、探讨其双面性影响,以及在广告中加入网络流行语的优势所在,发掘网络流行语对广告创作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广告传播已经也必然要跨越国家、民族、文化的界限,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广告文案的研究着眼于单一文化背景进行,其原则和规律无疑难以指导全球化广告创作。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周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道德和民族特性等。要想通过广告打开国外市场,广告从业人员就要广泛了解各地、各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广告内在逻辑的角度探究广告表现形式必须根据广告受众所处文化环境不同而呈现多样化的原因和途径。广告的内在逻辑有:利用欲望进行叙事、利用遵从性心理降低产品的心理成本、对广告主体利益进行易容。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同表现形式既是广告内在逻辑的规定,又是其内在逻辑的展现。  相似文献   

13.
齐二娜 《今传媒》2011,19(1):122-123
根据学者提出的广告场概念,本文对新媒体广告——手机二维码广告的广告场进行了深度分析。进一步指出手机二维码广告是广告媒体精细化的典型代表。其最大又最小的场域,最强的场强,最长的场时,使其当之无愧的成为整合营销时代的"超媒体"。  相似文献   

14.
办报、发行、广告一直是报社的三项主要工作,由于报纸定价往往不抵纸张成本,报纸发行环节普遍处于赔钱状态,广告收入就成了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报业的经营思路的关键一条是如何增加广告收入作为资源补偿和价值增值,如何将其社会影响力和传播能力以广告服务形式转化为商品出售给广告主,也就是如何吸引更多的受众来吸引广告主。可以说,传媒产业成为媒体和广告催生市场景气的共同体,报业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陈娜 《新闻爱好者》2012,(24):73-74
微时代的来临,赋予了微电影广告充分展示的舞台,然而对微电影广告的过度使用与微电影广告本身不成熟的矛盾正日益显现,如何有效使用微电影广告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本文从微电影广告的开端与现状出发,分析了微电影广告兴起的原因及其制作模式,探究了微电影广告繁荣背后的隐忧,提出了对微电影广告发展的建议,即注重内容创意,创新观影形式,有效使用社会化媒体,配合传统品牌推广方式。  相似文献   

16.
戴倩  张燕 《新闻世界》2014,(1):93-95
近年来分众传媒迅猛发展,市场细分越来越细致,广告主投放的广告也越来越有针对性,洗手间广告在分众传媒中异军突起。虽然洗手间广告在我国发展较慢,但是其市场潜力较大,其开发和利用有巨大商机。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月1日,《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正式施行,电视广告播出时间受到很大限制和压缩.为谋出路,各卫视改革传统的显性广告模式,更多地采用广告界限模糊、形式新颖的广告形态,将广告资源的开掘重点转移到创新广告模式上来.这一广告模式就是隐性广告.  相似文献   

18.
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现代广告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及其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历史上看,广告的产生显然先于报刊的产生。在报刊产生以前,口头广告、实物广告,旗帜广告等非文字形广告已经出现,《韩非子》中就有过酒旗广告的记载:“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不过,从现代定期报纸产生之日起,广告就随之而来,成为报刊史上不容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广告的终极目的是说服,进而实现产品的销售。现代广告在实现其经济目的的同时,还把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甚至意识形态等形而上的东西带给消费者。在现代消费过程中,消费过程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理需要,同时也是一个意义生成和享用的过程。广告也由传统叫卖式推销产品的传播方式过渡到了帮助消费者生成意义、建立关系的现代传播方式。现代广告一般通过意义关系的建构、通过广告符号的能指和广告叙事的技巧雕琢以及对广告情景的虚拟,来实现其建构消费者的心理认同的目的。欲望之桥——广告传播建构消费者心理认同的基本逻辑现代广…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其消费心理的外化,而广告口号是影响消费心理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企业通过广告口号可以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消费者的认知心理,使消费者还未购买商品但已深深地记住有关商品的信息,进而可以预测、引导或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本文通过分析广告口号对于消费心理的影响的几个主要方面,希望能够为企业的广告战略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