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当代宜宾方言单字音声调的音高以及调长特征。根据实验结果,宜宾方言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个调类,音高调值为:阴平35、阳平31、上声51、去声212、入声23,时长的长短关系为:去声>入声>阴平>上声>阳平。宜宾方言的入声处在发生"入声舒化"的演变中,促声调时长不一定比舒声调时长短。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运用分域四度制和普适调型库框架对昆明话的基频、调域、长度及音高等声学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昆明话仅有四个声调,分别为阴平/44/(中平),阳平/43/(低微降),上声/54/(高微降),去声{32}(纯低调的变体)。从调型来看,昆明话的调型比较单一,主要为平调和降调。此外,昆明话的分化也比较单一,古调类中的阴平和阳平仍保留为阴平阳平,入声全部归为阳平,阳上分化为上声和去声。  相似文献   

3.
河北沧惠片沧州东部地区广泛分布着三字调方言,其单字调除了包含阴平及去声调类以外,还有阳平与上声调类发生合并。这种分合表现与三字调“银川型”类似。在连调层面,河北“沧惠片”与“银川型”三调方言阳平和上声调类均保持对立,但两地调类复原范围不同:(1)沧州:上声+阳平≠上声+上声、阳平+阳平≠上声+阳平;(2)银吴片:阳平+去声≠上声+去声。此外沧州地区“阳平上”的调类合并呈现单向性,是上声调类并入阳平调类。  相似文献   

4.
四种声调在测试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其中失分率最高的要数上声,其次是阴平和阳平,去声问题相对较少. 1.阴平:测试中出现的一种缺陷是音高不够,把55发成44或者33,这主要受方言的影响;另一种缺陷是不够平,没有保持平调.阴平是最高调55,但这个"5"很抽象,多高才算"5",很难把握.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儿:我们多数人会发阳平的字,靠阳平的这个"5",来找阴平的那个"5".如"天"这个字,不知道"天"有多高时,就在天前加个"蓝"字,组成"蓝天","蓝"字声调升到最高时就是"天"的高度.当然,你的那个阳平调的音高要到位才行.  相似文献   

5.
庄浪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指在庄浪县范围内人们生产生活中沟通和交流的通用语言。庄浪方言在调类上和普通话调类相同,也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在调值上和普通话略有不同,普通话上声调值为214,而庄浪方言上声调值为213。庄浪方言里阴平调对应普通话里去声调;阳平调对应普通话里阳平调;上声调大多数对应普通话里阴平调,极少数对应普通话里去声调;去声调对应普通话里上声调。研究和掌握方言与普通话对应规律对于方言区人们推广和使用普通话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传统研究认为:汉语入声在音高方面体现出其他调类的一般特征,就是基频的高低变化,但在时长方面较其他调类短,具有短时性。实验表明,桂南平话有的方言点的入声不再具有短时性,调型呈现出曲折变化。  相似文献   

7.
绩溪华阳话有六个单字调,采用传统方法描写的华阳话单字调调值存在分歧。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确定了华阳话单字调的实际调值,并对其声调格局中存在的分歧做了解释。华阳话中六位发音人的阴平、阳平、阴去和入声的不同调值是声调格局中同一调类的调位变体。上声有完整的曲折调[212]和调头没有降下来的[12]、调尾没有升上去的[211]三种调位变体。阳去因为受普通话去声的影响由低平[22]放低声调曲拱走向变成缓降的[21]或[322],然后再提高调值、加大曲拱的跨度变成[31];而阴平为了保持声调格局的平衡就从原来的低降调[31]变成高降调[51]。  相似文献   

8.
英语是一种语调语言,其话语的音高变化总是表现为不同的语调,其长度总是与单词、短语或句子的长度相当。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其话语音高首先在音节上表现为声调、音高在同一音节上的不同高低升降变化常常构成音节声调的对立,连字成句时,话语又有自身的不同于其单个字调的语调。同英语语调相比,汉语语调在调形、调值、功能和意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体现着不同于英语的节律特征。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即一、二、三、四声四个不同的调类。四川话的调类,大多数地区也与普通话的调类大体一致,除一部分阴平(一声)字的实际念法与普通话相同外(如“妈”、“奔”、“波”、“堆”等),另一部分字的实际念法与普通话的实际念法则  相似文献   

10.
湘潭方言单字调和双字组的语音实验研究发现,湘潭方言单字调只有五个音调:阴平33、阳平12、上声42、阴去55、阳去21,入声24在单字调发音时归入阳平12;在二字组中,入声在阴平、阳平和入声后时,由24变为33。入声在单字调中的消失和连读中的变调表明了入声在失掉塞音韵尾后将逐渐并入其他调类乃至消亡。  相似文献   

11.
汪化云 《黄冈师专学报》1997,17(3):62-64,81
本文所谓黄冈方言,指鄂东北黄冈市所辖黄州区和团风、红安、麻城、浠水、罗田、英山、蕲春,黄梅、武穴10县市区的方言。作为“楚语”的一部分.它在语音方面的特点之一是大多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六个调子。关于其入声的性质.或以为是单纯的调类现象(汪化云/1990),即诸入声字仅仅是以共同的相对音高而区别于其他调类的。但是。也有人认为,黄冈某些县市方言的入声既是调类也是韵类现象.即黄冈方言中存在入声韵。  相似文献   

12.
红古口音只有2个单字调,阴平、阳平、去声合为一个调,上声为一个调。本文详细考察了红古话二字组连读变调情况,得出如下判断:红古话原有三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在此基础上,平声与去声合并;上声则保留了一个独立的调类,从而形成两个了两个单字调。  相似文献   

13.
红古口音只有2个单字调,阴平、阳平、去声合为一个调,上声为一个调。本文详细考察了红古话二字组连读变调情况,得出如下判断:红古话原有三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在此基础上,平声与去声合并;上声则保留了一个独立的调类,从而形成两个了两个单字调。  相似文献   

14.
凉州方言中,单字调有三个调类:阴平、阳平、去声。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归入去声,清、次浊声母上声字归入阳平,单字调上声隐而不现;但来自古上声的阳平字和来自古平声的阳平字,在连读时或是在轻声词中时,调值并不相同,即古上声在连读变调和轻声词中便显现了。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阿拉伯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听辨实验,指出母语为阿拉伯语的学习者在感知汉语声调时存在较大困难,其难度顺序为:阳平〉阴平〉去声〉上声。阳平和上声、阴平和阳平、阴平和去声是阿拉伯学生最容易产生双向混淆的3组声调。对阿拉伯留学生进行声调教学时应加强听辨训练,在感知系统中强化各调类的调型特征,才有利于汉语声调的正确输出。  相似文献   

16.
日照方言划归山东方言东区的东潍片。其四个调类的调值是:阴平214,阳平53,上声55,去声31。本文主要探讨了日照方言中两字组、三字组的连读变调规律,以期表现日照市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河南方城方言的单字调进行研究,得出方城方言单字声调格局:阴平(13),阳平(52),上声(33),去声(51)。由调形来看,方城方言多降调,有一个中平调,一个低升调,两个高降调。上声调由高平调降为了中平调,阳平调虽和去声调有合并的趋势,但目前来看还是两个独立的调类。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贵定县谷撒寨苗语今有A、B、C3个声调,古*D调舒化后-k尾韵音节归入今C调,-p、-t尾韵音节归入今A调。古浊塞音、浊塞擦音弱化为浊擦音后,声母清浊的区别特征仍然存在,并增加了爆发—非爆发的发音方法区别特征,使得古苗语调类在谷撒苗语中直接保存下来并有新发展。谷撒苗语的声调特点说明汉语方言在声母保持清浊相区别的前提下有调类存古的可能性。调类存古的条件之一是在声母清浊相区别的基础上增加爆发—非爆发区别特征,来替换可能出现的音高区别特征;没有增加新区别特征的存古型调类会逐渐分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普通话单字调调素的音高,得出调素的音区特征和曲拱特征。实验发现:普通话声调包含三个调素,分别是高音区调素H、中音区调素M和低音区调素L,普通话四个声调用调素表示为阴平HHH、阳平MHH、上声LLH、去声HML。调素有曲拱,每个调素都是平拱,各声调的曲拱样态由平拱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20.
董倩倩 《文教资料》2010,(31):27-28
从目前查阅到的相关文献资料来看,国内关于现代汉语普通话元音内置音高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声学试验分析所用的语料是“汉语拼音发音数据库”中随机选取的四名发音人的语音材料。使用Praat(4.2)软件,测量语料中包含[a]、[i]、[u]三个单元音所有阴平调单音节的基频、振幅、时长三个数据,证实了汉语元音内在音高的存在。通过分析、对比数据,作者发现元音的内在音高与振幅、时长存在关联,同时通过实验和综合以前学者的分析,认为元音的内在音高现象的出现是由不同元音发音生理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