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陆俊 《中学生物学》2010,26(6):39-40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是通过水和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实例,使学生建立物质跨膜运输的感性认识,从而理性地认识到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第4章第2节"膜结构"、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习奠定基础.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为学习后面的探究性活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三节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过“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之后的一节新课,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提升和总结。本节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容易理解,在学生自主阅读基础上,构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三种运输方式的物理模型,并进行数学模型转换,以增加对这三种运输方式的理解,使学生真正在“做”中“学”,并由浅入深,逐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1教材分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本章共三节,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以及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因。第二节内容是解释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并体现了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  相似文献   

4.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它的选择性是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的,生物膜的这种选择性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则是这一节中重点阐述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两大块内容,一是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要求学生理解这三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从膜两侧的浓度差、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消耗能量、代表的例子等方面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5.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系人教版高二生物学教材“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章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该节内容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6.
1说教材 1.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第四章的第二节内容。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的结构有关,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而第二节内容又是解释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些理念,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实践和研究的教学主题。笔者在教授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四章第一节)这部分内容时,就尝试了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下边将第一课时“水分的跨膜运输Ⅰ”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提供给大家,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一、教学内容的处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水分的跨膜运输、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探究性实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对这些内容的教学,笔者拟将“水分的跨膜运输”与探究性实验设计合并为一课时,而每二课时依据前一课时的实验设计,安排在实验室进行具体的探究性活动。将“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与第二节  相似文献   

8.
一、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是指一些物质可以透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例如:玻璃纸(又称赛璐玢)、花生种皮、猪肠衣(浆膜层)、离体的膀胱膜、蚕豆种皮、青蛙皮等。根据半透膜是否具有生命现象可分为生物膜和非生物膜(无机膜)。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它对物质的通过既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质,也具有主动的选择性,如细胞膜。因此,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必然具有半透性,而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具有选择透过性。二、细胞液和细胞内液细胞液是指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对细胞…  相似文献   

9.
结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中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内容,通过演示牵牛花色素的扩散实验,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和汽车运输的共同点,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将抽象知识进行形象化教学.  相似文献   

10.
生物膜是细胞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其中,质膜构成了细胞与环境的屏障,而细胞质中的各种生物膜,如线粒体膜、高尔基体膜、液泡膜,使细胞内构成许多区域化的结构,从而使细胞能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而又相互不干扰。但这些结构的形成,又使细胞与环境,细胞器与细胞质之间必须进行各种物质交换。物质通过膜的运输(称跨膜运输)通常都要由膜上的载体来完成。载体现称运输蛋白。运输蛋白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每种运输蛋白只能运输特定的物质,故称为钙离子运输蛋白、氯离子运输蛋白、ATP运输蛋白等。但这些运输蛋白  相似文献   

11.
江海泉 《时代教育》2009,(7):146-146
物质跨膜运输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知识.不同的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细胞正是通过这些不同的运输形式,完成对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和一些信息传递.本文归纳分析和举例说明了物质的跨膜运输与膜电位变化,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刘敏 《生物学教学》2007,32(5):31-3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但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  相似文献   

13.
1如何理解水通过渗透作用跨生物膜渗透作用是指液态小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方式。半透膜是通过孔道大小和膜两侧同类分子自由能(分子势)差来决定其过膜情况,无生物膜活性。虽然水分子跨生物膜与半透膜发生的渗透作用结果一致,但在发生过程中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能将细胞吸水与失水简单地等同于渗透作用。综合生物膜的成分、物质相互亲合原理、水通道蛋白的发现三方面来分析,水通过生物膜,一方面是由生物膜上的水亲合物决定的,所有膜蛋白都能承担水分子的过膜,主要是贯穿蛋白,因为它能形成水通道,为水分子过膜创造便利的条件;其次,非贯穿蛋白的自发运动,也能使水分子过膜,因为所有蛋白分子都有水亲合性,膜蛋白对水的亲合量与水势成正比,从生物膜内外两侧分析,水势大则亲合亦大,自发转运到另一侧的能力亦强,从而体现与渗透作用一致的现象;另一方面,生物膜内外两侧的水势产生的动力可使水分子克服阻力穿过生物膜的磷脂分子,由生物膜内外两侧的水势差决定过膜情况,当外侧水势大于内侧水势,细胞吸水;当外侧水势小于内侧水势,细胞失水。  相似文献   

14.
1 教材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中的内容。该内容属于细胞的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整节内容除了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理解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学生通过学习,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1 设计理念 本节课主要采用比较教学法,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进行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异同,让学生在比较中清楚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同时将大分子物质的运输胞吞、胞吐也参与比较.教师运用动画进行讲解各种运输方式,运用概念图展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关知识.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策略为例,就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教材知识体系,科学组织教学,有效达成三维目标进行初步探讨。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能理解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能举例说出水分和其他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能力目标:初步掌握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探究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87):148-149
<正>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必修一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共3节内容,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第2节膜结构有关,第3节在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基础之上,带领学生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这3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本节内容是在初步了解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物膜的功能,是对已掌握知识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进行了系统梳理、概括,为高中生物学一线教师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一节内容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常以表格、图像或曲线模型等形式考查物质运输方式的判定。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获取并应用试题所给予的相关信息。下面结合2014年高考试题进行归类分析。一、文字分析类例1(2014年高考浙江卷第1题)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教学》2017,(16):50-51
<正>1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3节。教材第3章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基本功能,本章则着重介绍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本章前两节介绍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特性,本节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教材以问题探讨为导入,通过比较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与生物膜在控制物质进出上的差异,大胆猜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