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封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皇权至上是其主要特征。它既是夏、商、西周奴隶社会那种专制主义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又是进入封建社会后自然经济的集中反映。一方面小农经济的独立性很弱,小生产者始终有赖于封建政权的庇护;另一方面地主阶级也需要专制主义为  相似文献   

2.
三、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特点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可以这样说,由早熟性所决定的专制王权便内在地规定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8,(5)
所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指封建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统揽一切大权,"凡事出于君口"。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之权,中央对地方进行控制。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相似文献   

4.
自从秦始皇建立起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的封建王朝以来,具体的王朝在不断更替,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的政权形式却得以长期存在。是什么样的经济关系结构使中国封建国家政权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形式?它的实质是什么?它在历史上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这便是本文所要试图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严格说来,这一概念由两部分构成即封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者是不能等同的.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讲中央与地方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相似文献   

6.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封建专制主义必不可少的生存土壤,它为之供给物质能量和经济支撑,并从根本上规定了封建专制主义内部架构、内在品格与外在表征。自然经济是封建专制主义最深层的运行机理与形态特征。自然经济具有不自由与受强制性,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自然经济的基本表现形态,并衍生出一系列的小农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7.
西欧封建领主国家在形成之初,就具有迥异于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特点。它不存在庞大的自上而下的官僚机构和官员队伍,也没有属于封建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即军队。这样,西欧封建国家运行的成本较之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低很多。由于西欧封建领主国家不像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一样拥有庞大的为宫廷和官僚机构服务的官营手工业。  相似文献   

8.
李军素 《考试》2003,(3):40-4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严格说来,这一概念由两部分构成即封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者是不能等同的。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讲中央与地方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相似文献   

9.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之一.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末,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所谓特点,并不是违反常规的例外,也不是没有发育成熟的畸形状态,而是一种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封建监察制度是国家机器的制衡器。从秦汉至明清,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发展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进程同步。它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而诞生,又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渐趋完备。在演进过程中,封建皇权对监察机构控制的逐步加强与监察机构不断完善就成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地方组织制度以及监察制度等几方面,它们从整体上共同构成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一、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演变(1)萌芽于战国:战国时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变法运动的兴起,为适应封建地主阶级建立统治的需要,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集前代法家思想的成就,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希望建立起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初步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汉律早已散失。程树德在《汉律考序》中说:“隋志亦云汉律久亡,是唐时已佚。后世对汉朝法律的了解,仅仅根据两汉魏晋及以后的有关史料加以考证和研究。故此,到目前为止,对汉朝法律制度的研究仍受到极大的限制。汉王朝是继秦王朝以后又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存在了四百多年。它所创建的封建法律制度,反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初建时期的特点,从内容到形式都为中国封建社会法律制度奠定  相似文献   

13.
一、单项选择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回答1~3题。1.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B.制定繁复缜密的法律C.中央设立三公九卿D.地方推行郡县制2.宋太祖采用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A.防止大将夺权B.防止丞相专权C.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D.集中财权和司法权3.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是在()A.明太祖时B.清康熙时C.清雍正时D.清乾隆时重农抑商思想是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回答4~6题。4.重农抑商的经济指导思想形成于()A…  相似文献   

14.
求索 《考试》2002,(10)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中国古代政治长时期的特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成就辉煌,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相似文献   

15.
[知识整合与分析] 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建立与演变 1.萌芽于战国。(1)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2)实践上: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建立于秦朝:(1)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2)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3)  相似文献   

16.
线索梳理一、线索与特征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包括秦、西汉、新朝和东汉四个统一王朝,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奠基时期。1.从政治上看。(1)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创建和巩固.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典章制度———包括皇帝制度、行政制度、监察制度、选举制度、军事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等。据此回答1~12题:1.中央集权制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B.商鞅变法时就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滥觞于战国时期C.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把中央集权制向全国推广,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D.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  相似文献   

18.
避讳制度源于周,秦成定制,延至清末,经三千年而不衰.避诗是中国特有的制度,在各朝表现不一,总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严密.它是封建统治阶级尤其是皇帝的特权,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之一.本文拟着重研讨影响避讳制度的诸种因素.疏漏之处,祈予指正.中国封建社会的固有结构,为避讳制度的实行、扩展提供可能条件中国封建社会的固有结构表现为官僚政治、地主经济和儒家正统思想的一体化.三者互相调节、适应、平衡,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这种政体下,必然是“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②,“今天下大小事务,皆联一人亲理,无可旁贷”③,皇帝独揽一切大权,具有至高的尊严,无上的权威.这就为避讳制度的实行、扩展提供了可能条件.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始建于秦,此后总的发展趋势是集权化程度越来越高,而避讳疏密程度的演变大体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加强是相对应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秦汉得到确立和巩固,相应,避讳制度在秦汉两朝比春秋战国时期要严密得多,发展也快得多.宋、明、清三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别巩固和加强;正是这三朝,避讳特别严格,从  相似文献   

19.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指决策方式即国家最高权力全部集中到皇帝一个人手里;中央集权则是相对地方分权的管理方式指地方一切听命、受制于中央。出于批判封建制度、阐述革命必然性或巩固革命成果等需要,我们往往过分强调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而忽视或回避了它对历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黄宗羲和唐甄是我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他们在学术上造诣不同,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方面却有很多接近之处。他们都冒着砍头的风险,以鲜明的立扬,激烈的言词,抨击了封建专制的危害,描绘了自由、平等的社会兰图。他们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先导。(一) 我国封建社会的时间长,人民遭受封建专制的迫害也特别惨酷。自秦始皇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后,百代都行秦政法,虽屡次改朝换代,这种国家机器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