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大发展让人们高兴。新的起点、新的变化、新的企盼……历史记录了多少难忘的事情,不妨择其要者看看。最令人兴奋的数字——2000年我国GDP超万亿美元 刚刚跨入新千年,即有喜讯频频传来。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国家财政税收增长2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0%左右,外汇储备达1656亿美元……一桩桩、一件件,展示着共和国绚丽的风采。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去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2000年我国GDP比1999年增长8%,超过8.9万亿元。这个数字换算成美元将超过1万亿,分摊到每个…  相似文献   

2.
<正>121万亿元: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经济大盘——“稳”。10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6%以上,经济总量达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从6300美元上升到12741美元。2012至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 1.4%提升到18%以上。这期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3.
韩国的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亚洲四小龙”之称的韩国创造了一个“汉江奇迹”:从1970年到2000年的30年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以每年约8%的数字增长(注:亚洲金融危机使得1998和1999年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人均GDP由1970年的650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9675美元(1997年高达10363美元);2000年在约4614万的全国人口中,有74.8%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劳动  相似文献   

4.
2000年,我国顺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基本实现了原定800~1000美元的目标,实现了从贫困、温饱到“总体小康”的第一次历史跨越。尽管我国人均GDP仅仅相当于中下等收入国家下限的水平,刚刚迈进小康门槛,但是我国经济总量(GDP)已排在美、日、德、英、法之后,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这为我们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和第二次新跨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统计评价指标包括12项内容。  相似文献   

5.
梁侠 《中国考试》2003,(2):55-57
一、新跨越中看发展曾有外电评论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热土”,蒸蒸日上的中国经济便是这一评语最好的注脚,统计数字则更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2002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进出口总额  相似文献   

6.
数字大参考     
《职业教育研究》2004,(2):54-54
●2003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1000美元。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1万亿元,比去年增长8.5%左右。国家统计局专家指出,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经济增长进入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汽车加速进入家庭,由此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光明日报》●20  相似文献   

7.
在23日举行的“全国技术创新与管理学术论坛”上,专家称,从技术和经济两项指标判断,中国已经进入科技起飞阶段。据介绍,一个国家步入科技起飞阶段有两个标志:从技术指标看,研发投入超过GDP的1%,并保持持续增长;从经济指标看,人均GDP超过1 000美元。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高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2000年中国研发投入历史性  相似文献   

8.
经济纵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中国GDP增长率可达7.5% 《200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经济蓝皮书》)预测,2001年中国GDP增长率可达7.5%,而2002年的GDP增长率甚至可能超过2001年,达到7.8%。 蓝皮书预测,2002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4.24万亿元人民币,比2001年增长11.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1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0%;进口2640亿美元,增长8.6%,出口2760亿美元,增长6.7%。 综合各种因素,蓝皮书认为,如果2002年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出现大的突发事件,国内不出现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GDP增长率仍可保持在7%到8%,甚至略…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年增长率达到9%以上。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 超过了1000美元,外汇储备突破了600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1.15万亿美元,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是,取得这些巨大成绩的代价却是高昂的: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耗了大量资源;环境污染加重;经济增长方式仍是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式,资源浪费严重;加上我国有庞大的13亿人口,人均资源少,如此高消耗的发展是不能持续下去的。因此,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不久前宣布,2001年中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突破9万亿元大关,达到9.58万亿元。按现行汇率折算,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六个经济总产量超过1万亿美元大国。这一数字比上年增长7.3%。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1.1万亿。从国内环境看,国有企业改革出现各种困难,部分地区还曾发生过特大旱涝灾害;从国际环境看,许多国家经济都先后出现不景气状态,如日本经济萎靡不振,美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发展后出现转折,特别在9.11事件之后,增速一路下滑…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青年报》近日发表署名文章称,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说,“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人均财力水平,在国际上仍处于偏低水平”。根据数据,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8.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当年GDP为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财政收入占GDP的21%不到。的确,...  相似文献   

12.
“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是历次五年计划中最辉煌的。就拿人民生活水平来说,据来自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消息,预计今年底,全国人均GDP将超过8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5.5%和5.4%;超过5%和4%的预期目标;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平方米,全国彩电普及率达到63%,电话普及率达到15%,居民购买力明显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平均增长10.8%,快于“八五”的平均水平,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全国人均生活水平已经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同时,“九五”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国有…  相似文献   

13.
新闻背景: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已满5周年。5年来,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2003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200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4.
人均GDP翻—番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到“十一五”期末,我国人均GDP水平将由2000年的850美元左右翻一番,达到1600-1700美元,与之相应,“十一五”期间GDP年增速约为7.4%。在此期间,人口增长率不应超过年均0.7%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我国告别了短缺时代,物质产品的买方市场已初步形成,供求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到“九五”结束,预计我国人均GDP将超过8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计划5%和4%的目标。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超过计划的9平方米,全国电视普及率达到100%,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经济生活出现了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三个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九五”期间取得的辉煌成就再一次证明,发展是硬道理。党的十五届五…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职成教工作回顾   (一 )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九五”期间全省职业教育的成绩,是在克服多方面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来得特别不易。到 2000年,全省有中等职业学校 390所,在校生规模由 1995年的 24 1万人上升到 28 2万人,增长 17%;普通高中和高中阶段职业学校在校生的比例为 1: 1 31,与“八五”期间持平;有成人中专 141所,在校学生由 1995年的 5 4万人上升到 7 1万人,增长 31 5%;有 9所高职学院和成人高校,有 14所普通高校招收高职学生,在校学生 7800人;全省重点建设了 500个初中“ 3+ 1”校点,针…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2 5年里,中国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超过8%的奇迹,虽然受非典影响,2 0 0 3年GDP仍增长9.1%。而2 0 0 4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左右,这个数字比2 0 0 3年的增长数字低了2个多百分点,这将传递出一个什么样的发展信号呢?我们先看一组沉甸甸的数据:———从2 0世纪5 0年代至90年代,每年沙化土地扩大面积从5 60平方千米增加到2 460平方千米,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195 2年我国人均耕地0 188公顷,2 0 0 3年人均耕地减少到0 0 9…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用近50亿吨的自然资源创造了1.6万亿美元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而日本只用20亿吨却创造出5万亿美元;不到50年,韩国人均GDP 由87美元跃升至1.4万多美元。靠的是——技术进步和创新。中央提出,未来15 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一个重要阶段。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是一个重要关口,一方面,这是一个新的战略起点,具备了经济起飞的前提;另一方面,各种矛眉相对集中、较为突出。历史上新加坡、韩国,GDP人均达到1000美元之后,经济迅速上升,很快奔向人均4000美元、8000美元;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长期徘徊于人均一两千美元的水平上,很难突破。  相似文献   

20.
时事回放2004年1月2O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据,2003年我国GDP总量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1090美元。这是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历史上新加坡、韩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经济迅速上升,很快奔向人均4000美元、8000美元;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则长期徘徊在人均一两千美元的水平上,很难突破。可见,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一方面,是一个新的战略起点,具备了经济起飞的前提;另一方面,各种矛盾还相对集中、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