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今文《周书》共有复音虚词36个,其中复音副词14个,复音助词9,复音连词8个,复音代词3个,复音介词2个.在深入分析这些复音虚词的语法作用、语法意义、词性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今文《周书》复音虚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复音虚词的发展,讨论了复音虚词与短语的区别、复音虚词的构成与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3.
陆希致 《新高考》2011,(2):20-21
在高三备考课内外文言文或参加模拟考试时,常常会遇到一些文言固定格式。同学们只能依据上下语境来大致推断其意义,不能做到确切的解释,以致丢掉了宝贵的分数。其实,文言固定格式,是指那些用法和结构较为固定的习惯句式。而在实际的备考活动中,我们还常常将那些由虚词与虚词、虚词与实词以及虚词连用形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虚词一并归入其中,统称为文言固定格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打算介绍一下中学文言文中的一些复音虚词。所谓复音虚词,是指多音节的副词、连词、语气词等。下面列举的复音虚词,有些同志可能对其中的某些个有不同看法,说这不是词,是同义词连用,是固定结构。由于语法学界在划分汉语中词和非词(小于词的语素和大于词的词组)的界限上,标准不一致,加上古汉语中有些复音虚词还处在形成阶段,形式还不很固定,有不同看法是自然的。比如“既已”、“借第令’,有人说是“同义词连用”,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合成词,是同义语素并列造成的词,因为它们是一个意义单位,是最小的造句单位。下面将中学文言文中的一部分复音虚词分条列出,逐一说明它们的词性、用法以及该怎样翻译,供参考。须臾(斯须)  相似文献   

5.
文言词汇主要以单音节为主,我们往往把对文言虚词的关注放在单音节虚词上面,而忽略了复音虚词,其实一些常见的文言复音虚词对于理解文章是至大重要的。下面我们以文言文Lfl一些常见的复音虚词为例,谈谈文言复音虚词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文言复音虚词的研究较薄弱,古籍整理、大中教材诠释文言复音虚词时有失误。拙文以历史的、动态的观点,从语法学的角度,探究文言复音虚词的内涵、形成的原因、构词方式及其特点,旨在说明应当重视文言复音虚词的研究,俾使编纂辞书,整理古籍和教学古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自《马氏文通》以来,对于虚词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多是从意义和功能两方面对虚词进行定义。但是众说纷纭,仍无定论,其中认为虚词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作用的观点并不能得到普遍认同。通过回顾虚词定义及其研究的四个阶段,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虚词不"虚"的三条理由。首先从逻辑上说虚词有词汇意义;其次虚词的源头是有具体意义的实词;最后虚词的发展符合汉语词汇发展的规律,又包括虚词具有稳固性、复音化、同义词、词义的变化、构词能力和兼类多职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太平经>是中国道教的第一部经籍.包含了许多口语成分,是研究东汉语言的一部极其珍贵的语料.通过介绍<太平经>中出现的"不但"、"及以"、"要当"、"会当"、"应当"、"必当"、"悉尽"、"悉具"、"都并"、"都毕"、"何所"、"反还"、"还反"、"反复"共14个双音节虚词,通过这些双音节虚词的考察可以探知汉代虚词的复音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同义聚合现象表现明显,三百多个复音虚词,同义词有四十几组。其中有四组同义聚合词关系表现得最为突出,它们是表示时间短暂的复音时间副词、表示频次的复音频度副词、表示肯定揣测语气的复音语气副词和表示总括范围的复音范围副词。通过与《高僧传》《搜神记》两部作品的比较,《世说新语》复音虚词的聚合现象表现得更加突出,《高僧传》次之,《搜神记》相对较少。总体看来,中古汉语的复音虚词同义聚合现象已突出,与中古时期复音构词法的进一步完善及语言表达的愈加复杂性、精密性有一定关系。同义词繁多容易造成记忆负担,因而《世说新语》复音虚词中的同义词被保留下来的很少。  相似文献   

10.
复音虚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表示一个概念,不能拆开解释的虚词。复音虚词的产生是为了适应语音的发展和表达的需要,并使语句排比整齐完美。复音虚词产生于古人的直接造词,或由实词虚化而来,或由单音虚词复合而成  相似文献   

11.
《荀子》词汇总量丰富。其中,单音词占优势地位,复音词居次要地位,但复音词所占的比例也已比较大。其复音合成词的结构方式多种多样,有联合式、偏正式、附加式、主谓式、动宾式等,联合式构词法和偏正式构词法是合成词中最主要的构词方式。《荀子》词汇是先秦汉语词汇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地位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12.
单音音译词来自于单音音译和多音音译缩略。这些词可以构成汉英、英英复合词、附加式合成词和新句法结构,并在一定条件下自由运用,以适应汉语发展需要。单音音译词构词能力的拓展,导致其语义发生泛化,甚至完全虚化成为词缀。  相似文献   

13.
上古汉语复合词的界定问题一直是汉语史研究的难点。今文《尚书》正处于单音词向复音词演变的重要阶段。今文《尚书》中的复合词主要有五个界定标准:意义标准、结构标准、语法标准、修辞标准和文化标准,这些标准的确立和运用对汉语复合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按照出现的不同格式对《拍案惊奇》中的同形动量词进行分类,并且将其与《五灯会元》中的同形动量词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到《拍案惊奇》时代,同形动量词数量增多,用法更加丰富,形式比较成熟,并且出现了新的形式。同形动量词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相似文献   

15.
《碧岩录》是研究近代汉语特别是唐宋时期词汇的珍贵材料,尤其是复音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碧岩录》中的联合式复音词进行考察,主要从语义、词性、词序三个方面对联合式复音词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行描写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碧岩录》中的联合式复音词内部结构与前期相比有了很大发展;存在众多的同素异序词;产生了一批新词新义;有些复音词传至现代汉语,词义、词性、词形方面有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6.
汉碑语料中的连语,具有多种类的外部结构形式和内部词汇意义,概括揭示汉碑连语的特征,对研究汉语词汇复杂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从词汇构成的角度考释了《宋书》中的复音虚词30个,指出复音虚词是《宋书》词汇研究的组成部分,其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双音词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在我国虚词研究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书中用联系和比较的方法对虚词类聚条析、运用音韵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虚词、重视研究复音虚词,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假设类复音连词从古到今发生了很大变化,形式的复音化是其面貌发生裂变的主要标志,而隋前汉译佛经又含有较多的口语成分,可以较好地反映历史语言演变的真实轨迹,因此,我们截取隋前汉译佛经941部,对其进行了穷尽性的调查。提取出假设类复音连词44个,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同期中土文献中的用法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复音化是汉藏系语言词汇发展的共同趋势。汉藏系语言词汇复音化的动因,是复音词研究的一个重点,它涉及到许多相关问题。通过对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复音词的比较,以及对汉藏系语言复音词的产生与复音化的关系的探讨,可见复音词的产生并不等于复音化的形成,复音化的形成是复音词发展到一定数量、具有一定规模、成为一种态势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