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以为,图书编辑可分为选题策划编辑和图书文案编辑。他们的工作性质不同,任务不同,他们应各司其职。 一、什么是策划编辑,什么是文案编辑 现在已经有一些出版社在社内设立了策划编辑的岗位。我们一般认为,策划的工作主要有两点,一是选题策划,二是宣传促销策划。如果单纯从策划编辑的定义看,工作侧重前者。策划编辑根据市场的变化,搜集信息,分析选题的市场走向,分析作者、分析成本的构成和读者可能需要的倾向,最后提出图书选题。文案编辑的工作是根据制定的选题策划,进行组稿,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等。 二、编辑不一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编辑观念的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是个发展的概念。孔子时的编辑与今日的编辑,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正如庄子所言:“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①任何事情从开始发展到最终,一定会起很大变化。中国编辑研究,不是历代编辑家们的历史汇编,也不是他们所创造的各种图书的集合,而是通过研究,寻觅发现中国编辑观念的进化,从而描绘出这种进化的历史发展轨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编辑在创造中国文化事业中的地位,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编辑在建造中国文化大厦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编辑观念进化的历史轨迹是什么?述———编与辑———编与译…  相似文献   

3.
一个图书选题(尤其是较多作者参加的大选题)的实施,需要做许多扎扎实实的工作,这是保证图书质量的基础。而通过简报来组织和协调选题的实施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里,我们请楼沪光先生提供了他们编撰《中国序跋鉴赏辞典》的部分简报,本刊予以摘登,或许可在这方面给编辑同仁一点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有的编辑一谈到选题,就感慨万千。伴随着一声长叹之后,脱口而出的就是一句话:“山穷水尽,无路可走 !”   我们的回答是到读者当中去,这就是每个编辑选题策划的必由之路。   选题从何而来呢 ?这本身就是一个方向问题,路线问题,思想意识问题。这不是故意“上纲上线”,而是理之所在。选题它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编辑心灵的自由创造。它只能从读者的需要中来。   出书难,要出好书更难,这是当前很有代表性的问题。因为现在的形势一方面是出版事业兴旺发达,市场繁荣;另一方面则是竞争激烈,该出的书好像都出尽了。有人…  相似文献   

5.
一、策划编辑制和项目责任制的概念所谓的策划编辑制,就是把编辑的策划行为贯穿于图书生产的全过程,包括选题开发、物色作者、成本核算、装帧设计、宣传营销等环节。其形式有二种:一种是策划编辑单兵作战,个人负责编印发的过程。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精干、灵活,但在目前保障、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不利于策划编辑从全社总体发展思路出发来优化选题结构,容易造成选题重复和资源浪费。另一种是建立策划编辑室,变个体行为为整体运作,根据出版社的中、长期规划,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上,策划双效益的品牌图书,并在社委会…  相似文献   

6.
选题是出版的起始环节,是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一个好选题,编辑们觅灵感,做调研,跑书店,找作者,但往往一阵忙活下来,结果并不一定随人愿:一方面,理想的选题实在难找,不得已只好拿一些二、三流的选题充数;另一方面,少数我们自认为有创意的选题也并不是每个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孤芳自赏之余,只有尴尬和无奈.这也就能够解释如今全国每年新书十余万种,真正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多的原因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美国出版界,图书的编辑方式发生着引人注目的变化,在大出版社中,组稿编辑(acquisition editor)忙于开发适销对路的选题,寻找畅销书作者以及选购书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需要耐心细致的文稿审读加工工作,出版社也要求文稿经纪人提供经营深加工,最好是可直接投入生产的书稿,为解决出书越来越多而社内编辑精简的矛盾,自由编辑现象应运而生,一支数量庞大的自由编辑大军,很好地解决了书稿编辑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略论选题的发生李大星【石家庄】选题,从出版社的角度讲,当然是一本书的发始与根本,也是编辑人员工作的最根本的内容。一本书的内在质量,从编辑方面说,最根本的便在于选题的质量。书当然要由作者来写,作者水平的高下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也是决定图书质量的决定因素之...  相似文献   

9.
《新闻出版交流》2002,(4):35-36
图书的选题越来越重要,几乎到了决定图书命运的地步。《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4月6日第3版)刊发了王凌云同志的文章《图书选题根植何处》。他对这个热点问题提出具体意见:细分读者细分市场出版作为一种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仔细考察当今的出版业态,就会发现出版自身悄悄地发着变异。就出版模式而言,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图书的先期筹备、论证成为一切出版活动重头戏,这便是选题策划。大,诚的素出时特现,选题策划成为出版的主要源头,这是近年来才…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竞争,图书市场的竞争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   我们所说的图书质量是指整体质量,作者原稿质量、编辑质量、印校和装帧质量的综合质量,是作者与出版社各个部门工作质量的总和。   一、优化选题,精心加工   衡量一个出版社的工作,主要是看它出版了哪些出版物,内容、质量如何,对人类科学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作出了多大贡献。作为文化产业的出版社,选题的文化价值取向,出书的文化品位,是其立足的基点。选题对图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直接反映了出版社的能力和水平。选题是出书的…  相似文献   

11.
彭兰 《中国编辑》2007,(6):56-58
网络新闻专题常常是一种多媒体专题,它需要用到多种信息手段,并且这种手段的应用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的,手段之间的关系不是松散的而是紧密的。在策划时,需要考虑每一种手段在当前专题中的主要作用与地位,从选题与角度的需要出发来进行相应的素材采集和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2.
选题建设重在策划。选题策划工作已经成为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工程。每个人策划选题的方法虽各有其特点,但其实施的步骤基本相同。一般可分为:调查研究,搜集信息;分析信息,提出选题;调查研究,论证选题;选择作者,组织编写 (在此阶段需随时根据调查研究反馈信息对选题作动态调整 )。这些是传统的选题策划工作。这种选题策划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新形势下的选题策划还必须包括出版策划和营销策划,并通过市场的信息反馈,进行下一个选题策划工作。目前,虽然选题策划的系统性已经得到了广大编辑的认同,但是还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13.
选题工作是出版社的中心工作,也是出版社最基础的工作。一个出版社只有不断开拓符合市场需要的、高质量、有特色的选题,才能在激烈的出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科技图书策划编辑一般从以稿件加工为主,到参与选题策划,再到独立策划选题,这个成长历程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具备科技图书选题策划的主动性十分重要。一、从“被动策划”到“主动策划”入行的前两年,编辑一般对选题策划的认识比较片面,或者说仅停留于表  相似文献   

15.
在计算机越来越被用于提高效率,弥补人类智慧的时代,在图书出版中是否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完成选题的策划、论证,笔者提出如下设想. 以往出版社的选题计划,大多是根据编辑个人的构想和编委会的经验性把握来确定的.这种选题的确定方式是通行的,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编辑个体和编委会群体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但是这种选题方式也带有某种局限性和或然性.选题计划的决策要想走出纯粹经验性的框子,扩大选题的选择信息量,必须建立计算机的软件模型.这种模型用以统计性表示和论证一种选题的多种,甚至几十种上百种可能性的表达.在这上以百计的同一选题的不同表达之中,我们通过选择通过论证来把握其中最杰出的选题,并利用这种选择选题去组织稿源,组织发行等等.这样的选题,选择充分,能使选题走出平庸,可行性成效也大.  相似文献   

16.
张放 《中国编辑》2005,(4):49-50
眼下,书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追求效率和效益,本来是一件顺应潮流的好事.但随着“选题大战”的白热化,在出版业内却普遍存在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出版社编辑常年处于一种“赶”书稿的状态。赶书展.赶汀货会,赶春季或秋季的教材征订,实际都是在赶时间和赶进度。而“赶”的结果,就是编辑心浮气躁,对选题的题材、内容、形式、读者对象、市场定位等决定图书命运的东西不下功夫去琢磨和挖掘,  相似文献   

17.
选题策划的系统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题策划是近年来我国出版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选题策划能力实际上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编辑和出版社水平的重要指标。当前所有的出版社都在为选题策划能力的提高而努力。然而,在相当多的出版社,与选题策划相关的问题还不少,例如,编辑们因为自己制定的选题策划方案得不到很好落实而牢骚满腹,部分实行了策划编辑制的出版社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策划编辑制步履维艰,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表面上看,各个出版社各不相同,但从实质上看,无不与对选题策划的认识片面或不充分密切相关。因此,从系统的角度对选题策划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  &# 《出版与印刷》2015,(2):16-17
编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成为“有心人”,以“双效益”为基点,要经常推敲自己头脑里储存的信息,同时收集、发现外界游散的新信息,整合为可能成为选题的构想。笔者从自身的编辑工作实际出发,以我们社的图书为例,谈谈自己对选题来源的浅薄认识。我认为编辑的选题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获得。    相似文献   

19.
选题是编辑确定开发一种新书的构想。它的涵义并不单纯是一本书的题目,而是编辑对选定的题目包括主要内容、特点、读者对象、编排方式、装帧设计,乃至定价、经济效益分析在内的种种出版物要素的总体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是新作品的总体设计师。选题开发不是空中楼阁,需要编  相似文献   

20.
高质量的选题和书稿,是出版高质量的图书的前提和基础。而高质量的书稿,首先是作者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因此,处理好编辑(出版者)同作者的关系,对出版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编辑的角度来看,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在制定选题组约书稿过程中的双向选择关系 根据图书选题的来源不同,编辑与作者在选择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即谁居于主动地位还是被动地位。 目前图书选题的主要来源大体有三类:一是出版社或编辑策划设计选题;二是作者自投稿;三是某些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形式,如通过版权贸易,转让、洽谈等取得书稿等。不论书稿的来源是什么形式,如果从选题产生的源头来看,不外就两种形式。一是由编辑在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提出题目和写作目的,确定出稿的大致内容,拟出写作大纲、书稿体例以及写作计划等,再物色选择合适的作者来撰写创作。或者请一些有经验的专家、学者一起制定写作大纲和写作计划。有时要组织一个强大的作者阵容,组成编委会和编写组。这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策划设计的选题,能体现编辑(出版社)的意图、编辑思想,有明确的要求,一般质量较高。在这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