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母子的梦想     
我母亲和我都是爱梦想的人。我们常常坐在海滩上,把脚伸进沉重而潮湿的沙里,看着又大又慢白绿相间的浪花滚滚而来,脑子里尽是遐想。当时我十岁,母亲三十四岁。我想的是能在海边有幢房子,母亲想的是有对钻石耳环。母亲矮身材,那时胖胖的,容貌端庄秀美,鼻梁笔直,头发金黄。我黑发细眼,长得矮,矮到比不上弟  相似文献   

2.
宗月大师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9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教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9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母亲是最喜脸面的人。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待着任何人,荒来荒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一个十多岁的贫而不识字的孩子,很自然的去做个小买卖———弄个小筐,卖些花生、煮豌豆或樱桃什么的。要不然就是去学徒。母亲很爱我,但是假若我能去做学徒,或提篮沿街…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2006,(2):76-79
12岁儿子竟想毒死自己的母亲 嫌母素管得太严,12岁儿子竟想毒死自己的母亲。昨日中午,确认正在进食的面条中有“毒”后,39岁的西安孙女士感到很采心,禁不住泪如雨下。“把孩子养这么大,现在竟然来害我。”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白发     
我母亲属龙,今年40岁。原先,我一直都没发现母亲变老的痕迹,总觉得她还像年轻时那般美丽。当她照镜子说自己变成了老太婆时,我总要笑着说:"哪有,您还年轻着呢!"母亲摇摇头,笑而不语。近段时间,母亲总是让我帮她拔白发。刚开始,我不信母亲有白发,但当我掀开母亲额前的一缕黑发时,发现里面确实藏着好几根白发,在阳光下显得那么刺眼。我心里一紧,想赶紧把这些白发都拔掉。我捏住其中一根,发丝又细又  相似文献   

6.
遥远的椿树     
正我已经9岁多了,仍然长得像六七岁的小孩子那么矮小,头发又黄又细又稀疏,和同龄人比起来很不起眼。我好想好想让自己长高,可是,我越想长高,身子就越像有根绳子往下拽一样,越是不往高长。我回家问母亲,怎么才能长高?母亲说多吃菜。那我就多吃菜,但我不喜欢吃菜。冬天的大白菜和萝卜,在我们家几乎是白水煮,没有油,盐也放得少,没有味道,还有一种怪怪的甜腻味,难以下咽。  相似文献   

7.
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是母亲93岁的生日。我问母亲想要点什么礼物,母亲又摇头又摆手,一口气说出十几个“不要、不要”。老人家说:“现在生活这么好,吃的穿的都不缺,还买什么礼物呢!”我还是坚持:“不买怎么行,这是女儿的一片心意啊!”听了我的话,老人家笑了:“那我想要老天爷再给我10年的时间,让我再活10年!”  相似文献   

8.
生日卡片     
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十四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  相似文献   

9.
南北朝时期,魏朝东清河太守叫房景伯,字长晖。他的母亲崔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精通各种经书,在景伯很小的时候,就亲自教他读书。因此,房景伯从小就知情达理,孝敬父母。房景伯在任清河太守时,有一位叫贝邱的母亲,她有个儿子,很不孝敬她。贝邱忍无可忍,就到官府控告他的儿子。房景伯听了那位母亲的诉说,又气愤又难过。他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母亲崔氏,问怎样才能教育好这个不孝敬老人的儿子。崔氏想了想,对房景伯说:“你不要太难过,你不是从小就很孝敬我吗?你去把他母子请到家里来,让那儿子亲眼看看你是怎样孝敬我的,他会…  相似文献   

10.
宗月大师老舍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教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怕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  相似文献   

12.
赶脚儿     
睛川 《教师博览》2004,(11):39-39
过了母亲60岁大寿,我就准备赶回单位了。清楚地记得头儿笑着说:“初七回来啊!”墙上的老挂钟刚刚敲了五下,睡意蒙眬中我感觉到厨房有小心翼翼的声音。一定是母亲又在赶早为我准备上路前的饺子了。正想起身,“吱”一声,门被推开了一条缝,母亲蹑手蹑脚走进来。我均匀地呼吸着。许久,听到头上一声深深的叹息:“唉,又要走了,下一次啥时候回来呢?”柔声细语中,酸楚感立刻攫住了我的心。眼泪无声地顺着眼角淌下来,只是不敢抽泣。假装梦呓几声,吧嗒吧嗒嘴,翻一个身过去,心潮难平。晨光曦微,热气腾腾的饺子已摆在眼前。想母亲在黑暗中的低言低语,我…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珍藏     
母亲30岁才生了我.我想我们之间隔着的远不止是几十年的岁月。母亲是家族中公认的“演讲家”.却从未像美国式的母亲那样表达——“我爱你!”我也不曾与母亲谈过心。  相似文献   

14.
朱华贤 《师道》2007,(3):36-37
在本地教坛新秀评比的考核中,一位候选人执教《牛的母爱》一课。接近尾声处,教师先要大家回忆自己的母亲是如何关爱自己的,然后启发学生:“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什么?”要求学生当众大声地说出来。一个学生说:“此时此刻,我最想对母亲说,妈妈,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另一个学生说:“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是:妈妈,你永远是我最爱的妈妈。”又一个接着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恩人刘大叔     
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怕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交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母亲是最喜脸面的人。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待着任何人,荒来荒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一个十多岁的贫而不识字的孩子,很自然的是去做个小买卖——弄个小筐,卖些花生,煮豌豆,或樱桃什么的。要不然就是去当学徒。母亲很爱我,但是假若我能去做学徒,或提篮沿街卖樱桃而每天赚几百钱,她或者就不会坚决地反对。穷困比爱心更有力量。  相似文献   

16.
我怎么看怎么觉得他俩不般配。我就想,这月下老人也有办糊涂事的时候。写父母的爱情,是天底下最最不明智的举动了。但我实在太想写他们了,以至于到了想起他们手就痒痒的地步。我把我的这个想法和打算讲给我的大姐听,大姐用那么一种眼神看了我半天,又思忖了半天,问我“:你没病吧?”我也想了半天,确认我没病。于是,我就铺开稿纸,蘸足墨水,大张旗鼓地写我老爹和老娘的爱情——如果婚姻也算爱情的话。母亲24岁那年经姑姑介绍嫁给了父亲,父亲那年27岁。我姥姥喜欢我爸爸是因为他很勤劳,每天给姥姥送煤、搬东西,所以姥姥鼓动妈妈嫁给爸爸。母亲说…  相似文献   

17.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父亲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又有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训诫     
小时候,对母亲喋喋不休的训诫真可谓“深恶痛绝”。挨训时,常常想从被子里扯出一撮棉花来塞耳朵,而当我考入了重点中学时,我又从心底感激着母亲当年的训诫了。 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 :“没学会走,就想学跑?”那时我一点都不懂量力而行,母亲就教导我要一步一步来,还说:“基础不打好,麻烦在后头!” 看见邻家孩子拿别人家的鸡蛋去换糖果吃,我微有羡慕之意,母亲声色俱厉告诫:“幼时偷针,长大偷金。你若这样,决不轻饶。”有如此严厉的母亲时时监督,我哪有那个胆?小时偶尔有个错,总是被恨铁不成钢的母亲一句“人看极…  相似文献   

19.
这是发生在德国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2003年母亲节,节日的温馨气氛再次燃起了伊特洛孤儿院孤儿德比对母亲的思念。电视机内一个6岁的小男孩在帮助父母修剪草坪.德比对修女说:“我也想帮我父母干活!你知道他们在哪里吗?”修女沉默。德比伤心地跑到街上,街头上有那么多母亲.可没有一个母亲是他的。  相似文献   

20.
相同的爱     
星期天到了,忙碌了一个礼拜,本想休息休息,谁知又没了空闲。因为有一篇论文要赶,而每个星期天上午又要送女儿去学琴,还要辅导女儿的功课,还要搞一下家务……哎,这个礼拜天看来又没空闲去看母亲了。我不由地叹息。好几周不曾回家看母亲了,爸爸又有病,想想自己真是不孝啊。可是星期天又总是碰上有事:哎!只好给母亲打电话问候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