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降低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定位过程中参数选取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微粒群进行参数优化的室内指纹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离线采集的RSSI数据训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利用微粒群算法寻找并确定LSSVM全局最优参数,获得基于位置指纹的LSSVM定位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LSSVM定位,PSO-LSSVM有效提高了定位准确度,并能在小样本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基本微粒群算法社会行为分析的基础出发,分析了微粒群算法局部最好模型和一种基于邻域思想的微粒群算法与基本微粒群算法的关系。为了改进微粒群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避免算法陷入局部优化,该文通过借鉴使用较为稳定的元胞自动机邻居模型中扩展摩尔型邻域,同时利用了元胞自动机的一些理论,提出了基于邻域思想改进的微粒群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函数优化中能有效地进行全局搜索。  相似文献   

3.
该文在分析微粒群算法局部最好模型几种邻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元胞自动机改进的微粒群算法。该算法从元胞自动机的建模思想出发,指出了微粒群算法本身就是一个元胞自动机,从而利用元胞自动机的理论对微粒群算法进行分析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在单峰函数和多峰函数的优化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而且还适合比较广泛范围函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杜盼盼  陈潮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0):213-216
微粒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收敛速度慢,精度不高,收敛过程中降低了种群多样性,易陷入局部最优。为此,提出协同微粒群算法。协同微粒群算法采用维数划分重新组合的协同模型,收敛速度快,搜索范围大,收敛精度较高。“孤岛模型”和“邻域模型”是协同微粒群算法采用较多的两种模型。“孤岛模型”的协同微粒群算法要等到所有子种群全部达到更新周期后才进行比较,将此时的全局最优值作为共享信息。“邻域模型”的协同微粒群算法每隔R代,相邻两个子种群之间就进行信息交换。基于“邻域模型”的协同微粒群算法收敛效率更快。为了在全局开发和局部搜索之间实现较好平衡,在协同微粒群算法基础上引入综合学习策略,以有效利用共享信息实现更好的搜索结果。  相似文献   

5.
微粒群优化算法(PSO)是一种进化计算技术,通过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复杂搜索空间中的最优区域。本文介绍了微粒群算法的产生,标准微粒群算法及流程,算法参数.围绕微粒群算法的改进形式,算法的应用等方面对微粒群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微粒群算法。首先提出了三种构造初始微粒群的算法,然后给出了保证微粒在可行域内运动的混合微粒群算法。通过测试函数的对比分析,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微粒群算法是一种新的基于群体智能的优化算法。文章介绍了微粒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改进算法,并对其在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两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以对称叠层复合材料构件的机构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为对象,研究弹性连杆机构动态性能优化设计,采用了直接积分法-Newmark算法计算连杆中点的位移响应,并针对连杆中点的最大振幅建立最小优化模型;根据此模型具有非凸、多峰值的特点,运用混沌微粒群算法对此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能够获得较满意的优化结果,能使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为解决此类优化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对实际工程应用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多目标离散物流选址问题,根据所提问题的特点,建立模型,并根据模型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有效的微粒群优化算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从生物学角度出发引入Logistic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Logistic模型的动态群体微粒群算法。该算法中群体增长与生态学规律保持一致,通过适应值较好微粒杂交的方法产生新微粒以提高算法的多样性,当种群规模达到了环境负荷量时会由于资源短缺、疾病等原因造成种内竞争产生优胜劣汰现象,通过删除适应值变化率较小微粒,可提高种群的总体适应度。模拟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DPSO算法比SPSO和MPSO—TVAC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较快的收敛速度,提高了种群微粒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借鉴遗传算法中的杂交概念,将其引入标准粒子群方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形成混合粒子群算法(MPSO).该方法改善了PSO方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并用其计算可靠度指标及相应的验算点.以典型的边坡为例,通过工程算例并与其他方法对比,表明了MPSO方法较标准PSO方法的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分析了算法中各控制参数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MPSO方法对求解功能函数呈高度非线性的边坡可靠性问题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是科学可行的,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An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deal with a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problem in which the attribute weights are unknown and the attribute values take the form of uncertain linguistic variables. First, a linguistic assessment standard is set up to deal with the uncertain linguistic attributes, and the operation laws of uncertain linguistic variables and the uncertain linguistic weighting average(ULWA)operator are introduced. Then a ranking formula of uncertain linguistic variables based on expectation-variance is proposed. As for the case without weight information, a goal program based on a warp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to determine the attribute weights, and the ULWA operator is utilized to aggregate the assessment information of uncertain linguistic variabl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alternatives are ranked by a formula based on expectation-variance. Finally, a numerical example is given, an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t is much easier and faster for the ranking method based on expectation-variance when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methods.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流派的互补性与“新认知主义”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代认知语言学发展中流派的互补性,认为由此形成一个“认知-功能-形式”三位一体的“新认知主义”的语言研究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历来就以其优美的语言形式,鲜活的人物形象闻名于世.本文分析了小说的语言风格特征,并探讨了其在孙致礼的中文译本中的种种表现手法:模仿、重建、凸显.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语言研究与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的不断发展与深入。话语分析在20世纪西方文论、文学批评及文化研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并最终成为当今文学、文化批评和历史解读的最重要的理论武器之一。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展示了其与20世纪前期西方语言形式批评的关系。自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出现“语言学转向”以来,语言批评经历了一个从前期对“语言形式”的关注转变到后期关注“语言文化”的发展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语言通过不断的变化来适应不断变化的语言生态环境。语言的变异与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言与语言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语言生态环境中的多样化因素导致了语言变异的产生。在语言变异与语言生态环境的互动中,语言变异不仅能维护语言生态,保持语言的活力,同时也能促进语言生态环境的生态化。但是某些语言变体的广泛传播也会造成语言生态环境的污染,影响语言生态环境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语法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语言的表达与表现内容的之间内在联系,语言之间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既有语言的构造方面的原因,又与特定的社会,文化要素的影响有关,本文着眼于语言与民族性,思维方式,语言心理等文化要素的相互关系,结合大量的语言材料,揭示日语拒绝表现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语言学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前半期描写语言学,后半期生成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后期认知语言学。语言的研究从描写到解释,从形式到功能,从客观到主观。而理解和认识语言离不开意义,所以对各个学派关于意义以及意义的哲学渊源的探讨进行分析可以促进对其主张的语言观的认识,从而促进对人和世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每一种特定的语言形式,都有其自身的含义,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的语义也有所不同。语言表达形式与语义在量和距离上的关系表现为:一方面,语符(即形式)量越多,语义(即内容)信息量也越多(MORE OF FORM IS MORE OF CONTENT);另一方面,语符间距离越近,语义效果越强(CLOSENESS IS STRENGTH OF EFFECT)。这是人们把语言形式空间化,并通过空间化隐喻去认识语言表达形式和语义的结果。语言形式与语义间的关系对外语教学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文艺人类学对文艺人类和人类文艺的总体性讨论中,文艺与意识形态合谋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文艺意义与道德意义的混存性在场,这是道德文艺论产生的事实根据。道德文艺论从古及今有其稳定性的语指和完形化的知识谱系,但是它在命题语指中也存在着严重的语误,这同样是导致道德主义文艺学与反道德主义文艺学语用紧张的根源。人类要想在合谋中实现双赢的局面,就必须既确保语指有效性亦规避语误的歧义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