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小学一年级的教师,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地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看见了,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回头去板书生字。老师这一番强调果然奏效,同学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地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看见了,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过身去板书生字。老师这一番强调果然奏效,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写字。这时,刘刚同学却突发奇想:老师面朝黑板写字,怎么能看见我们做小动作呢?难道她脑后还长有眼睛?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位一年级老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能看见,  相似文献   

4.
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看她板书生字,写前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写字的时候,你们都要认真地看,不能做小动作。如果你们做小动作,我就看见了,那你们可要受批评了。”老师讲完,就转回头去板书生字。老师这一番强调果然奏效,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写字。可刘刚同学突发奇想:老师回头写字,怎么能看见我们做小动作?难道她脑后还长有眼睛?他这样猜想着,就想验证一下。于是,他故意小心翼翼地做了一个鬼脸。老师板书完毕,转回身来继续讲课,对刚才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下课后,刘…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能认读本课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作者向银河提出的问题,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4.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学会主动发问,养成爱提问题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揭题入课1.仔细看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词语,会读的小朋友大声地读出来。(板书:银河)“银”是个生字,老师没教你们怎么会读呢?你们真是识字的有心人。在生活中识字,做识字的有心人,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好多好多的生字朋友呢!2.课前大家搜集了关于银河的资料,你了解了银河哪方面知识呢?3.大家搜集的资料可真多。想…  相似文献   

6.
一、导言、揭题——走进文本师:听说我们四(1)班的同学最喜欢读课外书,那么喜欢读民间故事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民间故事,好不好?生:好。(师板书课题:九色鹿;学生齐读课题)二、自由练读,整体感知——读通课文师: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读正确。(出示带有生字的一组词语,学生练读)师:你们真聪明,不要老师教就能把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读正确。课文中还有一些长句子,看看你们是不是也能读好。(出示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个长句子,学生练读)师:读得好!如果把这些词语和…  相似文献   

7.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生唱歌)同学们,从你们的歌声中,老师感觉你们就像是一只只快乐的小鸟。你们能说说哪些事情使你们感到很快乐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板书:乡下孩子)(多媒体演示)让我们先和她打个招呼(你好,欢迎你们!)你知道乡下孩子的生活是不是和我们一样快乐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课文,了解一下乡下孩…  相似文献   

8.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某学生趁着老师板书的时候,和旁边同学说话,并做起了小动作.老师看到后,二话不说就拿起教鞭,对着自己的手臂狠狠地抽了一下,然后问该学生:"你还想让老师受到惩罚吗?"另据<新京报>报道,为了感化学生,海口市某中学校长曾经三次跪在讲台上为学生上课.在全校学生早操集会上,他面对上千名师生,双手合拢,跪在地上,对着同学呼喊着:"求你们了,不要再玩闹了,好好学习吧!"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认识“枣、浅、秃”等八个生字,写好“怎、思”等十个字.2.感悟汉字的形体美,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想出各种办法识记“枣、浅、秃”等八个生字.2.指导学生写好“心”字底.教学准备:课件,字卡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听歌曲《春天在哪里》,感受春天.2.师:孩子们,你们看,春天的使者来了(相机画出小柳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柳树和它的伙伴(相机画出小枣树,学生同步说)的故事.3.板书课题,请学生认真看.4.出示字卡“枣”,学生认读,强调平舌音.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出示课文中带生字的八个词语(带拼音,突出八个生字为红色:小枣树 浅绿色 光秃秃 忍不住 结枣子呗 虽然 乘凉 不好意思)开火车中的小老师读,正音: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师:想听老师读读课文吗? (教师配乐入情入境地范读,学生陶醉于教师的范读) 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把课文读好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和这课的生字是好朋友。你们要想也把课文读好,首先就得认识这些生字朋友。请把你刚才标△的字多读几遍,自己读完后,再跟同桌互相检查,看是不是把这些字都读准了。老师相信大家会想出办法把这些字记住。 (生自己识字,同桌互读互听) 师:下面老师检查一下,看同学们能不能把本课的生字读准。电脑依次出示:脚、步、悄、丁、冬5个课文第一小节的生字,指名认读,又把生字放在诗句中让学生认读。之后,出示第一小节,让学生练读。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到广州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精品示范课《月光曲》。又一次被于老师那精湛的“五重教学”艺术所深深折服,尤其是对于老师“蹲着板书”感触颇深。于老师每次板书,特别是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都是把身子蹲得很低很低,大腿与小腿之间几乎弯成了九十度,那样子似乎不太雅观,有些听课的老师都为此窃笑。可笔者却认为:于老师这样做是为了让每个学生,特别是个矮的学生,看清老师是怎样板书的,尤其是看清每一个生字的笔画顺序、间架结构、书写要领等等,是真正的理解学  相似文献   

12.
一、导人1.复习儿歌,引出形声字及其构字特点.2.出示板书:板书的内容和格式与课文内容、格式基本相同,只是不出现生字;词语中的生字用音节标出,“汪老师”一词改成“泪汪汪”,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  相似文献   

13.
假如     
假如假如儿童节我说了算,我就在那天让全校老师都来当学生,过过我们的日子:生字词,每个抄六十遍,看语文老师手酸不酸;数学题估计难不住数学老师,但我也可以把口算比赛的气氛搞得像是一语定生死,让老师也尝尝心脏狂跳的滋味;体育老师,我要是用奥运会冠军的标准来要求你,你是不是也会哭?老师们呀,你们也是做过学生的,为什么就不能和我们这些现在的学生站在同一条战壕里呢?非得和家长串通一气?当年,你们的老师找到你们的爸妈的时候,你们是不是也腿肚子转筋呢?假如儿童节我说了算,我会在那天让所有学习不好的同学当班干部受表扬。我一直都知道,…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个标题"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会想到一个关于影子的成语吗? 生:形影不离 (师板书"形影不离".) 师:我很开心你们的回答,说明你们都不是孤独的人,都有伙伴,也都有阳光的心态.老师好像有些悲观,我想到的是"形影相吊".(师板书"形影相吊".)不过老师也是有依据的,课文中说盲孩子是寂寞的.你们看看老师的依据在第几小节? 生:第六小节. (学生读"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师在"形影相吊"的下面板书"寂寞".)  相似文献   

15.
<正>一、课前谈话,巧妙引题师:老师想在班上搞一次活动,做表情或吃薯片比赛,你们选择哪种?(生答,师相机板书:争论)师:刚才我们争论的话题,课后会有答案的,就看你们上课的表现了。(师板书补全课题)师:文中哪个词和"争论"的意思相近?  相似文献   

16.
一字词教学,追求整合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认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铁罐,一个是陶罐."陶"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请大家仔细看我是怎么写的.(板书课题,在写到"陶"字时进行重点讲解与范写)请伸出手指,在桌子上把这个字认认真真地、工工整整地写两遍.……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断:师:你们真棒!为了鼓励你们,老师就奖励你们看一段精彩的舞蹈,请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有什么特点。(老师请一位学生做舞蹈动作)  相似文献   

18.
教学要求:能说出手工课上做的玩具六面画的样子,会玩并会说出所摆图形的意思。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具:一套放大的六面画玩具。卡片。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明确要求。 1.你们的课桌上放着什么?(板书:玩具六面画) 2.你们在什么课上做的这个玩具? 这节课就让我们玩玩,说说。(板书:玩玩。说说) 比一比,看谁不仅会做还会玩会说。二、说说玩具的样子。请注意听老师提出的问题。 1.玩具六面画是用什么做的?是什么样子的?  相似文献   

19.
朱瑛 《辽宁教育》2008,(7):72-77
初读课文,力求充分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你们共同认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铁罐,一个是陶罐。“陶”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请大家仔细看,我是怎么写的。(板书课题。在写到“陶”时进行重点讲解与范写)。请伸出手指,在桌子上把这个字认认真真地、工工整整地写两遍。(学生在桌子上认认真真地书写“陶”)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读15个生词,理解“纷纷”“四海为家”等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看到你们灿烂的笑脸,老师就知道你们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谁能告诉老师你们的父母是怎样疼爱你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