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跨国劳动力流动大量增加,反映在国际私法立法方面,就是劳动合同法律适用规则的创设和完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与最密切联系原则是确定劳动合同准据法的最主要方法。但是,随着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的不断加强以及弱者利益保护原则日益得到重视,强制性规则对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影响显著增强。劳动合同法律适用规则呈现出复杂化、精细化、体系化等多种发展趋势。我国《法律适用法》有关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虽然体现了多数国家的一些普遍做法,也有利于提高审判效率,但它排除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贯彻也不彻底,导致过多地适用本国法,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2.
国际再保险合同的性质决定了其法律适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国际再保险合同首先应按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来确定准据法。当事人的选择包括明示的选择和默示的选择。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要受到强制性规则的限制。在缺乏法律选择时,国际再保险合同依与之有最密切联系地法支配。最密切联系地法通常是合同缔结地国法,而非再保险人营业地法。  相似文献   

3.
适用当事人自主选择的法律是国际技术转让合同使适用最密切联系地法的前提条件。在当事人没有明确选择法律时,则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在转让技术所有权的合同中,转让方的习惯居所地法或营业地法是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在转让技术使用权的许可合同中,原则上技术保护国法是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但在保护国有多个时,技术主要利用地为保护国;在技术被许可给一个受让方在几个国家利用且都得到充分的利用时,被许可国法律为合同最密切联系的法律;在许可方和被许可方有相同惯常居所、营业地、中心管理地或国籍时,其共同的法律为合同最密切联系的法律;在许可合同明显与许可国有更密切的联系时,许可国法律为合同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相似文献   

4.
我国涉外侵权法律适用的立法现状及立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国在涉外侵权法律适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自体法学说”、“最密切联系原则”等灵活的、多元的法律选择方式。我国的立法现状是有些条款尚不明确,基本上仍是传统的侵权行为地法原则。《示范法》以民间立法的形式罗列了近年国际上的一些流行趋势。笔者认为有关侵权行为法律适用原则以侵权行为地法为主,兼采当事人双方共同属人法及最密切联系地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201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将最密切联系原则规定为国际私法的一般原则,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了该原则在国际私法中的地位,彰显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重要性。伴随产生的问题是,最密切联系原则应该如何对整个涉外民事法律关系进行调整,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方式是什么?为解决此问题,本文从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本质属性入手,阐述了该原则适用方式研究的必要性,最终确立了"法律关系要素分析说"作为最密切联系原则适用方式,以期能为司法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6.
在涉外劳动合同中,劳动者作为弱势一方的合法利益的保护,在确定涉外合同关系的法律适用时应该受到关注,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体现了国际私法的实质正义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国际私法法律选择适用保护弱方当事人原则的根本要求。但什么样的法的适用方法一方面不违背合同意思自治,同时又真正有利于劳动者,是问题的核心。首先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在当事人没有选择准据法时或选择无效时,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补救办法,但不能违背一国强行法中禁止性的规定,直接适用的法应得到合理的适闸。  相似文献   

7.
跨国旅游合同的法律适用是国际私法学界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重要的问题。我国虽然制定了调整消费者合同的一般法律适用规则,但仍不能满足解决复杂的跨国旅游合同纠纷的需求,因此,有必要结合旅游服务的特点专门立法。建议立法应肯定既有的连接点"旅游者经常居住地法",采用完整意义的"意思自治原则",同时重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析合同自体法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自体法是当代国际私法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其他关于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理论相比较,代表了国际私法的发展方向。它把意思自治说和最密切联系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利用简单的却无所不包的准据法表述公式解决了所有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尽管如此,但也存在着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对当事人明示选择法律应该要求是善意的;在当事人没有明示选择法律时,应从合同的条款和性质中,从案件的总体情况中默示推定出来;在当事人既没明示选择,又不能从实际情况中推定出来时,应根据特征性履行理论来确定与合同有最密切,最真实联系的法律,作为合同适用的法律。  相似文献   

9.
魏希贵 《现代教育》2004,(11):46-47
冲突规范又称法律适用规范、法律选择规范,它是由国内法或国际条约规定的,指明不同性质的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适用何种法律规范的总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145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相似文献   

10.
传统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法律适用规则坚持以地域性原则为主,美国《ALI原则》的法律适用部分突破了地域性原则的束缚,赋予了当事人自由选择法律的权利,确定了知识产权原始权利的单一化与明确化;欧共体《罗马条例Ⅱ》则在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法律适用方面平衡了个人私益与国家利益;这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法律适用规则的新发展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11.
侵权行为地法原则是国际侵权法领域最古老的准据法原则之一。如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涉外法律冲突频现。现实中,侵权行为地法原则遭遇了种种挑战,在理论基础、行为地的识别等方面均受质疑。因此,有必要在回顾传统侵权行为地法原则适用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结合比较分析法探究侵权行为地法原则的现代意义与取舍。  相似文献   

12.
在适用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司法审查实践中,怎样才能做到既有效克服成文法的疏漏、僵硬及冲突,又不至于造成法律适用混乱和法官滥权?其关键就在于找到行政法基本原则适用的时机。只有在"穷尽规则"和"充足论证"的前提条件下,行政法基本原则才有适用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只有在行政法规则缺失、行政法规则涵盖过宽、行政法规则模糊、适用行政法规则的结果导致明显的不公正或行政法律规则相互冲突的情况出现时,原则才允许被适用。  相似文献   

13.
物权保护应当遵循一体保护、平等保护和效益原则等三项原则。其中,平等保护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它不排斥针对不同物权的特点实行不同的保护规则,特另q是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特殊的保护规则。  相似文献   

14.
在无人驾驶领域,依靠数据+算法支撑的智能系统将全权替代人类驾驶行为,无人驾驶汽车也因此具备高度"自主性"。其所引发交通事故侵权致损时,至少在责任主体认定、二元归责原则适用和责任类型划分等方面给现行侵权法提出挑战。而赋予无人驾驶汽车独立法律人格既与法理不符,也难应对司法实践。故我国侵权法宜通过确立三元归责原则体系(过错+无过错+公平责任),建构"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相结合的适用规则,并以建立无人驾驶汽车责任强制保险为配套机制的进路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5.
论唐律中的“倍备”处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倍备”,即加倍赔偿的处罚原则,是唐律的重要原则。“倍备”不仅适用于对盗窃罪的处罚,也适用于严重侵犯公私财产罪的处罚。“倍备”的加倍赔偿金一般给予原主,但也可能作为对纠告盗罪有功人员的赏金。从司法实践看,唐代“倍备”原则基本上能得到准确执行。  相似文献   

16.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对于保险利益原则的内涵及其适用的理解却存有差异。从保险利益原则确立的历史背景等切入,深入分析其内涵,益于对保险理论、保险实务以及保险立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面对网络侵权案件准据法的确定,传统硬性侵权法律适用原则面临巨大挑战和困境,现代灵活性侵权法律适用原则则表现出特有的适应性和可塑性,来源国规则的确立反映了探索和尝试新的侵权法律适用原则的努力不容放弃。  相似文献   

18.
塑造良好的公务员形象,除了靠制度这种"硬"手段之外,还要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软权力"。公务员这一群体的特殊身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及人民利益至上的内核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公务员形象塑造的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公务员形象,一要做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二要坚持人民第一的原则和将心比心的原则;三要培育公务员精神。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法通则》对平等原则的规定是一种抽象的表述,因而为了减少司法实践中适用上的困难,我们有必要对平等原则的具体内涵进行剖析。本文从相同事物相同对待、所有权的平等保护和形式合理性三个方而对平等原则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