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论学生学习道德及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学习道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道德,从学习道德的概念、内容谈起,分析学习道德的重要性以及青少年学生学习道德的现状,并就学习道德在教学中的培养提出建议,以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和完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个体的道德行为能力,这决定了道德教育的过程要培养学生道德理性思维,形成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现实生活中,青少年道德选择能力明显缺失,不能适应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要求,究其根源在于对德育目的的误读和道德教育过程中灌输教育方式的普遍存在。为此,我国道德教育亟需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式的路径转换:从知性走向人性,回归生活;从理论思维转向实践思维;尊重学生的道德选择自由以及创造"道德的可发展区"等。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在网络行为中表现出的道德问题日益严重,这一现象促使我们对这一群体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青少年网络道德具有一般性、介质性与主体性三个方面的特征。与此相应,网络道德教育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和道德品格必须从青少年的道德主体性和外部环境着手。  相似文献   

4.
关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切实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从道德目标、道德价值、道德内容、道德模式等方面把握目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社会实践活动是意义世界创生的现实基础,意义世界的形成一般根源于人类生活的内在矛盾,意义只有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意义世界的形成是以人类的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为前提的,其形成过程是一个人的主体性及价值标准不断彰显、提升的辩证发展的过程。意义世界形成的一般特点给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启示,即道德教育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道德教育无论如何都不能远离生活;道德教育要关注青少年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培养;创设真实的道德冲突是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坚持一元价值导向的引领始终是道德教育的主旋律;道德教育的成功进行呼唤教育者的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6.
后传统社会的到来不仅给传统的道德准则和道德习惯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同时也使当代的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为应对后传统社会对道德教育造成的冲击,我们必须重新确立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主体道德人格,重塑道德权威,弘扬传统价值。  相似文献   

7.
将道德教育的外律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是充分开掘、利用道德教育资源,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广大青少年踊跃参与道德实践,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懂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从而培养相应的道德情感、意识和信念,形成相应的道德言行和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并存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多元文化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价值相对主义和大学生道德价值混乱、大学生道德教育责任迷失等诸多挑战。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宽容意识和道德共识是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双重任务。道德协商是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双重任务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能力是基础和关键。为客观了解当前青少年的道德能力现状,课题组以泉州四区(市)中学生为抽样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当前青少年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选择判断能力,但也存在着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选择判断能力之间、校园内与校园外的道德能力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背离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重道德认知轻能力培养、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倾向的影响等相关。因此必须探索有效途径,在道德教育中引导青少年知行统一,着力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能力,首先是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为道德能力的提升奠定思想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多元化的社会里,道德教育的目标和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等必须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道德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和选择能力,要着力促成学生的理性反思和主体性。道德教育应当诉诸个体的理性自觉并把个体的理性自觉和道德智识的提升建立在开阔的伦理资源之上,使交往、沟通、理解、内化、外化成为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1.
面对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使其具备信息化社会的生存能力和信息道德主体性,已成为网络信息时代道德教育的重要范畴之一。本文对青少年信息道德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在对信息道德内在结构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自主互动,四位一体”的中小学信息道德培养模式,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四位一体,全面渗透”的具体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一、培养青少年道德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德育资源,其培养有利于青少年道德主体的建构和道德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他们走出面对道德生活复杂化的困惑,也是解决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在多元化的社会里,道德教育的目标和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等必须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道德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和选择能力,要着力促成学生的理性反思和主体性.道德教育应当诉诸个体的理性自觉并把个体的理性自觉和道德智识的提升建立在开阔的伦理资源之上,使交往、沟通、理解、内化、外化成为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教育日益重要。道德教育关系到个人,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当前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摆脱传统教学观的支配,应该发挥思想政治课程应有的功能。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从青少年的特点出发,遵循道德教育规律,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道德教育,是指个体受到网络虚拟世界的道德规范影响形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教育。网络虚拟世界与青少年紧密联系,已经成为新时代青少年的生活基本元素。对当代学生心理与道德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主要有:全面加强网络法制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教师与家长要增强网络道德教育意识;加强家校合作;网络道德教育宜疏导,不宜禁堵。  相似文献   

16.
一、培养青少年道德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德育资源,其培养有利于青少年道德主体的建构和道德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他们走出面对道德生活复杂化的困惑,也是解决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傅维利 《教育研究》2005,(3):13-16,28
人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真实的道德冲突对人们提出明确的道德行为方面的要求,对他们的切身利益提出明确的挑战,因而蕴含直接的道德教育价值。虚拟道德情境不含有真实的道德冲突,也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我国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实效不佳的主要原因,就是虚拟道德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在真实道德情境中恰当地设置道德冲突,必须分析其中预设的或生成的道德冲突中所隐含的道德价值取向,并有目的地对它加以利用、引导和控制;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又要有目的地提升学生对生活的道德理解;要特别注意适合不同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为他们自主参与道德活动留下足够的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价值多元化使道德标准不再明确,一元价值的灌输已经失效,教师的道德权威受到了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不同的思想观念在学生头脑中互相撞击,又都未能完全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于是就形成了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状态。笔者通过对多元价值时代学生心理的解读,强调道德教育要坚持价值导向和自主选择的结合,通过开放性的协商与对话,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让道德教育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由此带来的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也越显突出,同时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重视,加强和研究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青少年各种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出发,分析了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各种原因,从而对信息技术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结合的趋势、条件以及对策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们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青少年学生通过道德教育具有了比较清晰的道德认识,但是这种认识并没有真正转化为他们的内在道德动力,导致了很多青少年道德知识和行为“两张皮”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道德信仰的终极价值支撑。而没有道德信仰教育引领的道德教育,处处凸显了其价值上的无根性,这就致使道德知识与规范杂乱无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