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人员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编辑活动中认真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数量与质量、求同与求异、功利与文化坚守的关系,坚持社会效益为首,视质量为生命,力推创新性精品力作,坚守文化使命,将出版传世之作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
苏靖 《出版广角》2015,(7):72-73
要把图书品牌做大做强,离不开出版单位对文化传承的坚守和对具体产品线的规划实施,更离不开编辑对出版的热爱和良好市场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李芳 《中国出版》2015,(7):16-19
编辑代表出版方,在读者、作者生态圈的营建中要有所作为。作为教育理论著作编辑,要将自己的功能定位在推动有价值的教育理论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做好正义与文化的坚守者;要担负起对作者的引导之任,做好作品创作与传播的推动者;要满足与引导市场需要,做好图书、作者、读者的沟通者。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新形势给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对编辑人才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编辑一定要潜心加强自身的职业修养,以挚爱文化,钟情知识的情怀切实做好编辑工作;以导读世界,领航人生的理念打造精品;以苦练内功,锐意进取的勇气使自身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出版事业需要的出版人才;以法规为衡,导向为先的坚守确保编辑工作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5.
张竞 《出版参考》2016,(5):46-47
青年编辑作为出版行业的生力军,除了要有扎实的业务技能外,还应该坚守编辑原则,拥有“心中装有读者”的情怀,要做到“四有五勤”:有技能、有原则、有情怀、有互联网思维,身勤、心勤、眼勤、手勤、口勤.只有这样,青年编辑才能担负起文化引领者和传播者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刘鹏 《新闻世界》2024,(3):110-112
作为文化出版必经的阶段,编辑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编辑在工作中展现出不同的编辑力。在纸质文献为主的时代,编辑力主要体现为对文献分析的学术性能力。在互联网时代,编辑必须掌握一定的媒体融合的技术性能力。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巨大影响辐射至新闻出版业等行业。当下,期刊编辑必须正视ChatGPT等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关注信息技术,提升策划能力;坚守政治立场,精进编校技能;革新编辑意识,提升理论水平。期刊编辑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找准定位,有效地提升编辑力,无惧时代的变化,无忧技术的更迭,坚定地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7.
李志红 《采.写.编》2021,(10):129-130
在出版新时期背景下,出版社编辑需重新审视时代特征,坚守岗位,重塑文化体系,以此成为一名优秀编辑.本文简要分析了新时期编辑的素质要求,并从价值导向与文化选择两个方面予以论述,经由提高文化认知觉悟、提升职业核心素养、坚守文化传播使命、注重文化价值开发,进而锻炼编辑的综合能力,促使出版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媒体融合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清晰了路线,同时也再一次为推动媒体纵深融合发展吹响了冲锋的号角。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是编辑,所以出版行业想要提升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必须从编辑的发展入手。在融合发展时代,编辑在坚守引领价值、宣传思想、传承文明、传播文化责任的同时,要转变对出版行业及出版物的认识,在理念与技术上进行自我提升,发展成为具有融合思维的全媒型人才。除了编辑自身的提升,出版单位需要对编辑岗位及编辑的职业发展路径重新思考,岗位要适应时代,而非让新生事物去适应老规则。只有编辑顺利转型,出版单位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世海 《出版科学》2013,21(4):20-23
金庸的编辑思想可以概括为三点适应香港商业社会的需要建立盈利模式坚守社会正义,服务公众利益;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文化认同。他的编辑思想对当代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编辑是需要对出版怀揣梦想和情怀,并长期坚守的职业.新时代编辑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把握出版方向,勇于担当新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文章从新时代出版人才发展的视角,探讨优秀编辑的职业素养,通过“远古生命的探索”丛书的出版分析编辑人的职业坚守,并对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具有公益性质的出版案例进行阐述,体现编辑人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  相似文献   

11.
后疫情时代,坚守公益精神和担当意识对于编辑做好本职工作乃至履行好使命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有效引导编辑坚守公益精神和担当意识,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做大做优主题出版;完善考核机制,科学协调两个效益;聚焦队伍建设,发挥榜样示范功能.  相似文献   

12.
《新闻导刊》2007,(4):64-64
一等奖4件标题作者刊播媒体编辑收视率再批判尧风钱践现代传播张国涛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牟丰京新闻导报周定泰责任贵在坚守石刚中国记者中国电视文化的民族化:现状、问题与对策张建敏邹定宾南方电视学刊黄耀华二等奖6件标题作者刊播媒体编辑坚守信念与实  相似文献   

13.
文史编辑所做的工作也许会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因此文史编辑承担的社会责任会更大,唯有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够为社会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自现代出版事业诞生以来,编辑就是一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编辑的职业操守是对文化和科学传承事业的担当与坚守。而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编辑更应该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并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做文明薪火的传递手。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曾讲过,在当今大文  相似文献   

14.
名著重译编辑活动展现了出版物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营销策略上的变革,彰显现代编辑对文化创新精神的坚守,以市场为导向、读者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及对版权保护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5.
微传播时代传播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受众价值观呈现出碎片化和多元化特征,在满足受众多元需求的同时,要把握退出、坚守和进入的尺度。退出就是要退出吆喝的领域,坚守就是要坚守文化根本,同时要进入到社会生活领域,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媒体要有自己的态度和作为,需要培养受众文化共识、公民意识和自觉意识,从而实现国家和民族文化价值观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6.
林春燕 《出版参考》2021,(10):63-66
新时代编辑应以文化自觉为引领,坚守出版自觉.强调新时代编辑的文化自觉与出版自觉,从外在原因上说,是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是编辑响应国家号召的责任;对出版业自身而言,是我国出版现状的内在要求.新时代编辑应培养政治意识、学术意识、品牌意识,共同推进出版物的内容质量与印制质量的提高,狠抓原创,积极促进出版走出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有一种编辑,他们于组稿方面别有专长,能同出版社的"源头活水"——作者建立极为融洽和谐的关系,为出版社源源不断地组到质量上乘的稿件。扬之水,这位被称为"《读书》四大金钗"之一的资深出版人,就是其中的翘楚。第二,出版的本质,经济是手段,文化是目的。出版是服务于文化的,这就决定它不能像一般行业那样随潮流、看风向。做编辑者,既要接受新思想、新技术,也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保持自身文化上的根性与定力,坚守编辑行业的优良传统。第三,编辑扮演的是文化人的角色,是文化成果的探寻者、文化产品的设计师、作者原稿的美容师、文化传播的守门人,所以,编辑应将读书作为自己基本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创新事业正在实现爆炸式发展.中国的数字编辑正在从事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工作,在传统内容编辑的职业坚守与数字媒体展现形式的不断变化发展中披荆斩棘、开拓前行,一“变”一“守”,亦变亦守.本文从中国数字编辑从业者的视角,研究科技创新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浅析科技创新对加强文化自信的作用,试论科技创新助力文化自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方式要发生变化,新闻编辑部要加入数据可视化团队并致力于透明新闻,新闻编辑应该具备高超的数据素养,把握理性信息推荐的公众服务新方向,具备知识管理新技能,培养众包、众筹新闻新视野.但新闻编辑工作的本质依然是要将最真实、最有利于公众接受的信息形式呈现给受众,面对大数据可能的弊端,新闻编辑仍要坚守新闻敏感、新闻专业理念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汪沛 《出版科学》2018,26(2):48-50
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是整体性的"话语事件",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编辑的特殊场域,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话语原料的"把关者"、话语生产的"参与者"和话语传播的"推动者".编辑话语具有相对独立性、整合性和内隐性等独特属性.学术期刊编辑话语要着眼于"说什么""怎么说",坚守学术性,破解失语困境,构建对话平台,创新编辑话语的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