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山水诗发展到唐代,掀起了一个高潮。以王、孟为首的诗坛大家,彼此呼应,群星闪耀,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蔚为壮观的山水田园诗派,与当时诗坛的边塞诗派形成鼎足之势,一时波澜壮阔,好不热闹。 继谢灵运之后,在唐代最杰出的山水诗人,当然首推盛唐时期被后人景仰的“诗佛”王维。他的山水诗,比之谢灵运,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步。谢灵运的笔下,还只是把山水当做一个倾诉对象,而王维则把山水当成知己,俨然将山水看做是相见恨晚的朋友。当然,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王维的山水诗,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个性化的生活情趣、高妙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山水卓绝的感觉有关。  相似文献   

2.
曹科是一位军旅作家,他长期在西部生活,他的散文满怀对西部的热爱之情,寄情山水,思考人生,将磅礴的军人的豪气与深沉的诗人的情感相结合,给读者奉献了一批优秀的散文精品。  相似文献   

3.
何逊、阴铿作为南朝梁陈时期重要的山水诗人,相比于谢灵运、谢眺、江淹等诗人,二人的山水诗中,景因情显得更加形象,情因景显得更加感人,情与景的关系更为和谐统一,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山水诗的审美观念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每次转变都与那个时代特定的文化思潮密切相关。盛唐时代兴盛的禅宗,无论从生活行为还是审美情趣上都对当时的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这种影响的直接体现便是山水诗审美观念的转变。在先秦两汉时期,中国人的山水观念以“游”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以“赏”为主;盛唐时代,则以“归”为主。虽然不能排除在盛唐以及此后的山水观念中有多种审美情趣并存的现象,但是作为一种美学情趣,人们所追求的正是以王维为代表的那种“清空”、“无染”之境。  相似文献   

5.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充满生命的情调,诗人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采用了身与物化、立象见意等方式,探寻生命哲学的底蕴;通过对空灵、悠远、荒寒等意境的创造,展示诗人的生命追求.  相似文献   

6.
"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诗歌发挥了女性的精致和温婉,彰显了女性主体意识和生命价值.诗歌中不仅包含着女性内心隐秘情感的深长寄托,而且还融入了对于女性命运的深沉思考.诗人逆传统而行,唱咏着女性挚真的情感,在心与外界的交流中感知自我,认证自我的存在,发现美的价值,完成人生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7.
在唐前山水诗的嬗变中,有一个较明显的变化,那就是理消情长,山水诗逐步摆脱玄理,进入到表现山水的美好清音和抒写主体性灵之中。东晋山水诗理语入景语,以理遣情。南朝宋山水诗玄理渐隐,性情日长。齐梁陈山水诗玄风已逝,融情于景。  相似文献   

8.
自然山水诗的写作是当代中国诗歌思潮的一种重要走向,人类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诗人们开始关注除人之外的自然对象,然而以车延高为代表的抒情诗人并没有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出深厚的生态意识,而只是将自然山水当作一种审美的对象。其诗以观察自然、发现自然、探索自然中的自我、人文与哲学意识成就了审美的独立性与创造性,正是这种审美的...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派者,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派者。陶谢为唐代山水田园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完成了从题材到精神层面的合流,将山水田园诗创作推向了艺术的最高峰。王孟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领袖,在山水田园诗创作上有大致相同的地方,即诗的双重境界:浑厚雄奇、素朴宁静。但由于人生经历不同,性格各异,也彰显诗人不同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0.
丘逢甲生逢清末乱世,遭遇台岛沦陷的渗祸,他的一生既有为保故土而悲壮抗敌的经历,亦有黯然内渡后矢志恢复的希冀,更有为新政、为革命奔走呼号的激昂慷慨.感愤时事,寄托心志,成为他创作山水诗时一以贯之的主题,粤东山水、罗浮胜景、南洋风物共同编织成他与众迥异的山水诗内涵.作为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山水诗始终激荡回旋着一股忠贞郁勃的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11.
谢朓的山水诗,体现了与大自然一往情深的对话,时时悄然微露轩举之风姿,不仅警绝动人,而且时含灵心妙悟,实践了他的“壮思奋飞,冲情云上”的审美追求.这在他精心经营被称为“独步千古”的发端上最为显见卓出一起首便浸入境界,创出氛围,无论视点的凝聚,景情的交互渗透,时空的选择,还是上下句的布列,语言的运用,大多形成风格多样的特征,而被推许为“一大法门”,单从对唐人影响之普遍看,凌凌乎逸出魏晋六朝诸家之上.  相似文献   

12.
唐诗学发展史的体系建构,除了诗学本身外,其他文化诸种因素也应一并考虑,它们与诗学本身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系统。影响唐诗学建构和发展的非主流因素,有如唐代诗人传奇故事的流传、与唐诗相关的戏曲小说的演绎、艺术作品传播与唐代诗歌接受中的再塑造、唐诗与文人生活需求的变化等等,它们在唐诗学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是唐诗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动力。例如李白的身世、传说等非主流因素在其接受史中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又与主流因素纠缠一起,互为促进。  相似文献   

13.
诗歌意象的选择,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和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和感情。嵇康是中国文化长河中充满魅力的文人之一,他的诗歌“旷达高亮,峻切清远”,他的人格魅力也是为后人不断感慨赞颂的。他的诗歌意象是其诗歌魅力与人格魅力的完美结合,如果把嵇康诗歌中那些情态生动、仪态多变的意象进行整合或连缀,便足以向人们重现嵇康当年的玄远气度和名士风采。  相似文献   

14.
文学史研究中长期流行的山水诗与田园诗两分法及其至唐合流的说法使诗歌分类陷入困境,忽略了唐代造园产业兴盛的事实,遮蔽了以描写园林生活为内容的大量作品,因而有必要引入园林诗概念。园林诗作为一种独立于山水诗、田园诗又与其有交叉关系的诗歌类型,有着自己的特点。唐代园林诗不仅拓宽了诗歌的创作题材,促进了唐诗的繁荣,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文人生活与心态、有助于认识唐代园林文化,并对后代园林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更为隐蔽的语言暴力,不尊重语言之自然规律与和谐原则而生嵌硬镶的语言现象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多有所见.原因一:一些诗人的语言功力不够;原因二:一些诗人在观念上追求语言暴力;原因三:一些诗人们过分相信读者的理解力.诗歌创作也要遵守人类语言的和谐之约,诗人要和语言“商量”,诗人对语言应该“顺从”,然后“笔补造化”.诗人无权对语言行使任何暴力.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歌中的一枝夺目奇葩——山水旅游诗的艺术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学发展历史中,诗歌有着重要地位。唐代山水旅游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以其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旋律、深刻的思想内涵、奇妙的意境展示着自然、生命之美的永恒魅力。特别是孟浩然诗歌所营造的空灵美妙的意境;王维诗中诗情与禅意的水乳交融;李白在诗中所展示的崇高的美学风格,杜甫诗歌的沉郁悲凉以及在平凡风景中发现美、表现美的丰富内心感悟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代表着唐代山水旅游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而到了近代,由于列强的入侵,国门的洞开,新思想、新技术的涌入,诗歌的内容乃至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众多的诗人、丰富的诗作使得近代诗歌成为继唐宋之后的又一座高峰。汪辟疆是近代诗歌创作的参与,也是近代诗歌极有成就的研究。可是多年来他并不被人们所熟知,鉴于此,我们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本分三部分:首先,从汪辟疆与近代诗人的关系考察入手,探讨其诗学主张形成的原因;其次,介绍了汪辟疆对近代诗歌流派的研究成果;最后,再从汪辟疆对近代名诗人的评论上探讨其评诗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18.
发轫于秦汉的边塞诗,在盛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有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人出现,“边塞诗”派得以确立,并有若干佳作名篇拱卫。因其爱国主义和英雄气概显著,故宋明清以来,代不乏人。当代军旅诗歌亦受其影响,为其它诗派所罕见。  相似文献   

19.
作为广西地域诗人群体的一个代表,"凹地"诗人群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并且形成一种憧憬原生态的质朴生活情怀,一种秉持卑微的创作姿态和努力还原本真生活的创作理想,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诗学理论。对于该问题的探究和分析,无论是对"凹地"诗人群,还是当代地域性诗人群体,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