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前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及硕士生学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由两年半或三年缩短为两年,是硕士生学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学制存在着两年、两年半和三年参差不齐的情况,关于研究生学制两年还是三年的争论,专家学者也未达成共识。鉴于此,总结我国研究生学制中存在的两大矛盾,即人才目标定位与学位过渡性质的矛盾和单一的培养模式与多样的社会需求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硕士生学制的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南昌教育》2004,(11):31-32
传统观念中,“高层次研究型人才”、“3年学制”是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认识。而现在,国内众多高校纷纷缩短硕士生学习年限,3年改成2年,整整减了1/3时间,而硕士生的培养方向,也逐步从以往的以学术型为主,转向了学术、应用、复合等多种类型并举。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以来,有关硕士生学制的问题是学术理论界和教育实践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点。综合近年来的有关文献,问题主要集中在缩短硕士生培养年限、硕博连读、硕士学位的地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等方面。从长远的发展目标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必须与中国本土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充分考虑高等教育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培养目标,提高培养质量,以适应全球化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学制缩短宜乎慎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与国际接轨、提高效率的直接促动下,不少高校尝试将硕士研究生的学制由三年改成两年或更短。面对此等形势,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和规格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我们认为研究生学制改革必须与培养方案设计的改革同步进行,而且研究生学制改革方向应实行弹性化区别对行,而不是统一的缩短化倾向,如此才与大众化形势相符。因此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情况,学制缩短的改革举措宜乎慎行。  相似文献   

6.
《教育》2006,(2)
一次研讨会发出来的大声响2005年1月5日,在哈尔滨市召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及硕士生学制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0余所大学研究生院的领导、专家发出了共同的声音:硕士研究生培养由现行的两年半或者三年缩短为两年,是硕士生学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卫也认为,随着我国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师资力量的增强,缩短硕士的培养年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周靖一 《文教资料》2011,(18):162-164
数年前,国内一些高校纷纷以探索研究生新培养模式的名义将硕士研究生“三年制”改为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然而近些年,这些高校又纷纷将学制改了回来:先是浙江大学宣布取消两年制硕士研究生。重新恢复三年制;其后,包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内的部分高校宣布取消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全面改回三年制。这类举措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怀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制”和“质量”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依据,以及改革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一教育政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两年学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两年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践,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实训能力培养、导师队伍建没、营造学术氛围等方面探讨了提高两年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学位办批准53所高校研究生院单位进行学制改革,将硕士研究生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此后,关于学制改革的争议便从未停止过.  相似文献   

10.
欧美国家的硕士生学制现状对我国硕士生学制的改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高校的硕士生学制朝两年制的方向调整,这种调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我校在学习国内外学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学科特色,于2002年全面实行硕士生以两年为主的弹性学制.本文主要从科学修订培养方案、强化过程管理等方面对阐述我校以往培养模式的改革,以适应新学制与新形势的要求,从而充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硕士生学制改革“浪潮”已悄然兴起。近一两年,国内 不少重点高校都纷纷改革研究生学制,把硕士生基本学习年 限从三年调短为两年。人大、哈工大、中山大学等高校的硕 士生学制改革已经开始。清华、北大等也先后表示,将允许 硕士生两年毕业。与此同时,人大已经实行改革的哲学专业 却酝酿着从两年改回三年。上海高校态度谨慎,复旦、交大、 华东师大等学校还没有缩短硕士生学制的考虑。在南大等高 校,缩短硕士学制的方案却因反对呼声较高而遭遇“搁浅”。 缩短硕士生教育年限为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所允许。1981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1999年颁布实施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都有相应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刍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现行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至3年。这种学制与国际通行的2年硕士生学制不接轨,已不适应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必须重新定位的需要,不利于加入WT0后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不利于改变我国高级专门人才严重缺乏的局面,也造成了我国研究生因毕业年龄偏大推迟进入“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的后果,因而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参与国际竞争,许多高校推出硕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改革学制。在改革试行阶段,学制改革遭遇到社会和自身的疑虑。因此,学制的设计要以人为本,发挥弹性制培养方式的优势;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应朝合理化、科学化迈进;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形式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及其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别敦荣  陈亚玲 《教育研究》2005,26(11):49-54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长学制,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层次,为我国各类高校和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输送了数十万生力军,在未来一个时期仍然是影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教育层次和教育形式。与此同时, 短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因此,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积极探索长短学制并存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改革学制的同时,加强教育观念创新,深化培养和管理工作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宋亮 《教育》2013,(8):27-28
澳大利亚传来消息,最迟至2014年后,澳大利亚将全部取消一年制硕士学制,改为两年制课程为主、一年半制课程为辅的学制。这是在近年来部分中国高校硕士学制从两年改回3年之后,世界上第一个延长硕士学制的国家。这种改革是在效仿中国的硕士学制改革吗?《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两年制的硕士学制是国际上的主流学制,我国以前一直是3年制硕士,最近10年来虽在推行两年制硕士,但是遇到很大阻力,有专家提出,这主要是因为导师和学校希望硕士研究生为自己多干活。  相似文献   

16.
《职业技术》2005,(2):13-13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修业年限大多是两年半或者三年,并且在很长段时间内把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培养学术型人才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般都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但目前这种状况正在发生着变化。以中国人民大学近几年的就业情况为例,有75%左右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企事业单位工作,13%左右考取博士,仅有12%左右的硕士到高校或研究部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以及研究生教育培养类型的不断增多,使得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功能需要重新定位,培养年限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针对目前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本文推行以两年为主的弹性学制,给出了以两年为主弹性学制的必要性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为主转向以培养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为主。文章阐述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分析了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区别,以二年半学制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详细阐述一种螺旋上升式培养模式的运作流程。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两年制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制缩短和实施四学期制的改革举措,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探讨如何构建两年制硕士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20.
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是近几年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国内与国外部分国家硕士研究生现行学制情况、我国地方综合性高校的特征及现行硕士研究生学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应将现阶段硕士研究生分为研究型硕士研究生与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两类,并在学制上加以区别: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4年,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