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平均数问题     
今天,老师让我们做了这样一道题:图中的表格被小红弄脏了,你能帮她算出小强的身高吗?(如下图)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运用平均数来解决实际问题.若对于两个数a、b,我们把a+b/2生尹叫做a和b的算术平均数,简称为平均数.但在有些情况下,上述平均数的概念不适用,而必须运用加权平均数或样本平均数.  相似文献   

3.
《时代数学学习》2005,(3):14-18
说明:众数是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确定中位数时,要注意,当个数是奇数时,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是中位数;当个数是偶数时,则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中位数,这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4.
对很多人而言,超越别人容易,超越自己难。而在我,情况似乎略有不同。事实上,在很多情形下,要想判断是否能够或者已经超越别人.很难有一个既定的标准。既无标准,又何谈对别人的超越?倒是自我超越,似乎显得稍容易一些。毕竟,每一天的学习、思索、实践,必然会使今天的你超越昨天的你.进而又被明天的你再次超越。  相似文献   

5.
平均数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统计指标,相比而青,它要比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众数概念均到初三年级时学习)常用一些,虽然平均数的计算步骤简单明了,但是,有时我们也会误用平均数,下面试举几例,说明几种误用平均数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平均数的计算,一般来说,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利用平均数,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但是在有一些实际问题中,光考虑普通的平均数不是很科学,还要考虑每部分所占的比重,比重越大,起的作用就越大,这时我们可以考虑一组数的加权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当实际问题中,各项权不相等时,计算平均数时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当各项权相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算术平均数,两者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就算成功了一半。在讲授“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这节课时,课前我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案。一种是按教材顺序,先给出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义,接着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所得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另一种方案是先提出问题“如何用一条长100米的绳子,  相似文献   

8.
颜志刚 《韶关大学学报》1994,15(4):46-51,64
本文介绍了各种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阐明了各种计算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求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它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工农业生产中,要经常用到。如汽车的平均速度,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农作物的平均产量,人们的平均收入等等。  相似文献   

10.
按照社会经济统计学中流行的做法,计算相对数的平均数,要根据掌握资料的不同,有时采用算术平均数法,有时采用调和平均数法。本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有损于统计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是理论上的混乱;相对数的平均数,实际上既不是算术平均数,也不是调和平均数,而是所平均的相对数本身;计算相对数的平均数的方法可称作自身平均法。  相似文献   

11.
几何平均数是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发展速度最适宜的一种方法。在目前的统计教材中,都是介绍用计算工具或数学用表来计算几何平均数。本文从几何平均数的定义式出发,利用函数的幕级数展开式,建立了几何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之间的关联表达式,导出了用笔算计算几何平均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了调和平均数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平均数使用,提出了将调和平均数归入算术平均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在由相对数或平均数求平均数时,可以以这一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母或分子为权数,对这一相对数或平均数进行加权,利用加权算数平均数的频数公式或加权调和平均数公式求其平均值。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中位数和平均数”时,啷嘟有个问题弄不明白,便去请教刘老师。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基本不等式a2+b2≥2ab(a,b∈R,当且仅当a=b时取“=”号)及其推论,并能应用它证明一些不等式. (2)通过对定理及其推论的证明与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综合法进行推理的能力. [教学手段] 利用实物教具,实物投影仪及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某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一位歌手唱完后,12位评委亮出了分数(10分为满分),从小到大依次为:8.85、8.92、9.05、9.08、9.17、9.20、9.44、9.48、9.50、9.63、9.69、9.70。按评分规则,去掉最  相似文献   

17.
测定大规模商品总体价格综合动态,要编制拉,派指数变形的平均数指数,消费价格指数按拉氏平均数形式编制的原理与方法。拉,派指数平均数形式怎样应用于空间指数的编制。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们经常会遇到与平均数相关的实际问题,所以,平均数的计算和运用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文举例介绍生活中的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历年来,学生对求平均数的计算都非常头痛,认为计算麻烦.下面我把自己的一点想法告诉大家,希望同学们能掌握好求平均数的技巧,不要让求平均数再成为你的负担.  相似文献   

20.
向磊  张新春 《湖南教育》2005,(13):34-36
一、引入师:同学们,我们班哪位同学口算能力最强?现在,我们就通过“1分钟口算比赛”的办法来比一比。不但要比哪一个最快,还要比哪一组的集体成绩最好!二、比一比1.1分钟口算竞赛。学生做事先准备好的口算题,共20道,教师计时。教师报答案,同桌交换订正,小组长统计本组答题情况并在指定位置板示。教师引导大家简单了解各组统计情况,评出个人获胜者。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谁是我们班算得最快的。2.讨论并评比集体成绩。师:刚才我们评出了个人第一,哪个小组的成绩最好呢?请你任意选两组比比看,并说说你是怎么比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