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娅 《中国德育》2008,(10):67-69
中学生Z,13岁,家庭条件优越,妈妈对其呵护备至:生活上,凡是能为儿子代劳的事情,不论她有多累,她都愿为儿子付出:学习中,凡是对儿子有帮助的辅导班,无论价格多贵,她都会为儿子报名。可是Z竟然离家出走了。他的母亲不解:“我这么关心他,可他为什么不喜欢我?”Z被找到后,老师和Z进行了一场对话。  相似文献   

2.
给孩子自信     
为孩子创造自信的机会有一次我们全家到附近的山上去玩,那座山虽然不算很高,但对于5岁的儿子来说也算是座大山了。所以,下山时儿子非常害怕,要我抱着他。我说:“妈妈今天有点头晕,我相信你一定能帮助妈妈下山。”儿子一听,顿时来了勇气。就这样,我在儿子的关心下走下了那座小山。在这里,我为儿子创造了树立自信的机会,使他由最初的胆怯变成了后来的勇敢者。  相似文献   

3.
生日礼物     
儿子的生日快到了,他让我送他一件礼物。我知道,这是大事,如不照办,儿子会说大人不关心他的生日。儿子是个非常顽皮的孩子,在母亲节那天,他抱住他妈妈狠狠亲了一口。妻子懵了,儿子说,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我特地送你一个吻,这是我送你的节日礼物。儿子生日那天我不能也吻儿子一下吧,那样未免在孩子面前留下一个狡猾或模仿秀的形象。我和妻子商量,他生日那天送孩子什么礼物好,我俩讨论了半天,送巧克力、玩具、衣服什么的已经无法满足他了,我不免想起我小时候,那是一个物资非常缺乏的年代,任何一点物质奖励都能够激起我们的快乐,那时到了我的生…  相似文献   

4.
有个家庭经常进行郊游、爬山等活动。妈妈有次带儿子爬山的时候,碰到一个陡坡,儿子站在前面有点儿犹豫。这时妈妈对儿子说:“儿子,妈妈有点不敢过去,你敢吗?”儿子闻言回过头看看妈妈,然后伸出他的手,小心翼翼地拉着妈妈走过了那个坡。实际上,妈妈知道他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这种换位的感觉绝对不一样。走过去后,妈妈长叹一口气说:“儿子,今天要不是你,我真的不敢过呢。”儿子马上得意地说:“没有我在你就不敢吧。”而且隔几分钟说一次,可见多么得意。这样对他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让他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可以独立做事了,有时大人反倒需要…  相似文献   

5.
晏红 《家庭教育》2008,(11):26-27
鸣鸣15岁了,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妈妈的烦恼也增加了。妈妈说这孩子越长大越冷漠,小时候跟自己无话不说,现在,孩子的话越来越少,问一句答一句,问多了还不耐烦,可是同学一来电话,他有说有笑能聊上一个小时。更让妈妈伤心的是,儿子知道关心自己却不关心父母。有一次妈妈生病躺在床上,儿子饿了自己出去买了吃的,还在外面玩了很长时间,回家之后既不问妈妈的身体怎么样,  相似文献   

6.
离异后她对儿子说:你一定要超过你爸爸1995年,李小明只有6岁,当有一天爸爸问他愿意跟谁过的时候,他就懵懵懂懂地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有一个健全的家了。离婚后,张英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对儿子说“:现在妈妈除了你,什么都没有了,你要为妈妈争口气。李之龙重新组建家庭后,觉得对妻子有愧,曾提出在经济上适当帮助张英。张英一口回绝“:没有你,我和儿子照样会过得很好。”张英把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叫到跟前“:你一定要超过你爸爸,不能让妈妈失望啊!”李小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虽然不能完全领会妈妈的意思,但他知道…  相似文献   

7.
正直到今天,依然记得儿子刚出生的那一刻。当护士把包裹在襁褓里的他抱到我的身边时,那小小的、柔软的他才让我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成了妈妈。到今天,我和儿子已经相互陪伴了整整3年。从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到儿子晚上进入梦乡,我们几乎形影不离。是的,我是一名全职妈妈。我的理性选择成为妈妈是我一直的心愿。而当这个愿望有  相似文献   

8.
儿子五岁那年,他妈妈在一场车祸中走了。“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我天天要上班守候那几百元钱的工资,每天下班去接儿子时,幼儿园的孩子早已所剩无几,儿子常常是一个人趴在窗台上哭泣。 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慧,后来她成了儿子的后妈。当后妈最敏感的问题就是如何同孩子处理好关系。我对慧说,儿子同他的妈妈有很深的感情,他妈妈在世时,把孩子当成心头肉,“儿子接纳你,肯定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若干年前,在黄河边上的一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纤夫队伍里,有一位13岁的少年。他是诗人苗得雨的长子苗长水。为了补贴家用,他瞒着爸爸妈妈到河边拉纤。当他红肿的肩膀扛着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换来的面粉回到家里时,家长首先关心的是钱的来路正不正。看到儿子被纤绳勒肿的肩膀后,妈妈哭了。如今,苗长水已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作家了。也是若干年前。在胶东的一个小城里。  相似文献   

10.
三八妇女节这天,上三年级的儿子回家写的作文是《妈妈最令我感动的一件事》。 儿子准备写在他生病时妈妈对自己的照顾。我告诉儿子,妈妈无时无刻不在关心你、牵挂你,你要用心去体会。比如,生病时背你上医院,无微不至地照顾你(吃药、擦汗、换衣服、用酒精擦身降体温等);  相似文献   

11.
江奔 《早期教育》2001,(22):7-7
儿子五岁那年,他妈妈在一场车祸中走了。“没妈的孩子橡根草”。我天天要上班守候那几百元钱的工资,每天下班去接儿子时,幼儿园的孩子早己所剩无几,儿子常常是一个人趴在窗台上哭泣。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慧,后来她成了儿子的后妈。当后妈最敏感的问题就是如何同孩子处理好关系。我对慧说,儿子同他的妈妈有很深的感情,他妈妈在世时,把孩子当成心头肉,“儿子接纳你.肯定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妈妈的账单     
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空时他便到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某天,妈妈发现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为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  相似文献   

13.
曾子杀猪     
1.古代有一位曾子,他品行端正,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2.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年幼的儿子哭闹着要跟妈妈一起去。 3.妈妈被儿子缠得没办法,就随口哄骗儿子:“你乖乖地在家,等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  相似文献   

14.
幽默3则     
不是那样的A:我看见7个女孩共撑一把伞却没有一个被淋湿。B:啊?那一定是把很大的伞吧!A:不是,当时并没有下雨。比一下其他?儿子:妈妈,约翰有双乔丹签名的球鞋。妈妈:你只关心这个吗?不会比一下其它东西?儿子:有啊,他妈妈比你漂亮。  相似文献   

15.
《父母必读》2011,(12):148-148
一位母亲最近有点苦恼,他3岁的儿子突然喜欢对她直呼其名,而几乎忘了“妈妈”这一称呼。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小家伙有一次午睡醒来后冲着屋外大叫。妈妈”,但是没有任何回碰。他突然想起也许应该像爸爸那样直呼妈妈的名字,于是他尝试了,马上,带着惊讶表情的妈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相似文献   

16.
空手道考试     
<正> 有了第一个孩子后,我向自己保证,绝不能做一位一意孤行的家长,而要成为一名很有耐心、很善解人意的妈妈。五年之后,我的儿子就要去考空手道黄带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件大事儿——尤其对我而言。我和儿子一同练习那些我认为可能考到的方方面面,一练就是一整天。但儿子只是个五岁的孩子,他并不把这事儿看得很严肃,因为有"妈妈"在努力帮他。他一直都在玩耍,不认真练习,我发现自己  相似文献   

17.
儿子学会走路后,我便经常带着他从乡下乘公交车到市区儿童乐园、动物园去游玩。儿子3岁那年,有一次我带他路过市区一所幼儿园,看到草地上一群蹦蹦跳跳的小朋友,正上幼儿园小班的儿子问我:"妈妈,今天是星期六,他们为什么还上幼儿园呀?""小朋友正在上兴趣班呢。"  相似文献   

18.
偷着乐     
欣然 《课外生活》2008,(11):32-32
<正>开心与关心一天,上幼儿园的儿子问:"妈妈,开心是什么意思?""开心就是高兴的意思。"妈妈回答道。"哦,我明白了,"儿子说,"那关心就是不高兴的意思了!"  相似文献   

19.
咚咚 《中华家教》2014,(Z1):66-67
每到假期临近的时候,小区的妈妈们聚在一起问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孩子假期怎么过?一位妈妈的提议让大家眼前一亮——让孩子去做一个月的义工吧。这位妈妈的想法源于她客户的亲身经历:客户的儿子读高三时,他做生意亏了30多万元,为了不影响儿子高考,一家人瞒着儿子咬着牙保证儿子的生活不受影响。儿子上大学了,每月给2000元,儿子还向家里伸手。去年,读研究生的儿子要买房,他给了儿子30万元。谁知今年儿子又开口向家里要15万元,没得到满足,他竟跑回家大吵大闹,声称要踩死老爸,还要到电视台播广告声明脱离父子关系。儿子在家待了几天,他就在亲戚家躲了几天……  相似文献   

20.
老虎的故事     
儿子和他妈妈星期天到野生动物园去了一趟。回来以后,儿子跟我说,有一种老虎是没有牙齿的,以前他认为老虎非常可怕,现在他认为老虎非常可怜。没有牙齿能吃什么呢?别说吃人了,就是吃根玉米棒也不行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