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立东 《物理教师》2007,28(4):8-9,12
这节课是“相互作用”这一章的最后一节,也是学生学习“力的处理方法”比较困难的一节,难度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力的效果”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把握的是把力沿什么方向分解的问题;二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强,故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难点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力的存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 (下 )第二章“运动和力”中的一节内容。力的概念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又是一个比较轴象的概念 ,人教版《物理》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九年级。“力”能否让七年级学生理解、接受 ,教师该如何设计符合学生认  相似文献   

3.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得出:“力的图示”这节教学加个演示实验效果好。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通过实例讲解学生易于接收,但要用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就比较抽象了,再加上初二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不太习惯,因此,用“力的图示”法作图使学生感到为难。  相似文献   

4.
“渗透吸水的原理”是高中《生物》课本中“水分代谢”这一节教材的重点,而“渗透压”、“吸水力”则是该节的难点。在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不应用“水势”、“渗透势”等热力学概念的情况下,为了使学生掌握教材的重点和  相似文献   

5.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的一个教学难点.机械效率概念是在力、功、功率和功的原理等基础知识上构建起来的新概念.教好这一节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这节知识时,主要有下列几个疑难点.疑难1:学生在建立“三功”概念时,受到前概念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物理“二力平衡”一节,要求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条件,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怎样才能把这一节学好,达到要求呢?应从以下几方面掌握.  相似文献   

7.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一章“滑轮”一节的教学中,涉及到动滑轮的省力问题。原教材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和对动滑轮实质的分析,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得出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这其中隐含着结论成立的条件。在教研活动中,发现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这一结论成立条件的分析总结或提示,加之在黑板上画图不规范,使部分学生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存在模糊认识,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笔者认为,在学生可接受的知识范围内,帮助学生分析总结“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很有必要的。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  相似文献   

8.
初二物理“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一节是“运动和力”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又是一个教学难点。我针对学生难以理解和容易混淆的概念——“动平衡”,设计了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用启发、比较、分析、推理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施教方案,下面简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1 从复习“静平衡’过渡到建立“动平衡”的概念教师:上一节课研究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有力的作用。那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是否一定会改变?  相似文献   

9.
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中,“周长”和“面积”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对此,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六册,在让学生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安排了一节“面积与周长的比较”内容的学习。旨在对已学知识加以区分和归纳,同时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扫清障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此教学时,重点应落实在“比较”二字上,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明确“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其识别能力和思维能力。下面是一位教师在该节课教学中,用六个环节让学生对周长和面积进行全方位…  相似文献   

10.
张乃剑 《物理教师》2009,30(1):18-18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物理考试说明》中是作为第7个知识点来考查的,是力学实验中最基本的一个,是考试说明中第2个要求掌握的实验.以前课本是作为一节内容,要到实验室去上的.而新课程人教版教材把它放在“力的合成”这一节,但很多教师并没有淡化这一内容,还是作为一节实验课来上的.实验的基本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济成 《山东教育》2005,(10):33-33
一、感受 这一环节主要是从内容人手,解决好“为什么写”“写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有话要说,有话可说。这一环节教师主要从三方面设计:  相似文献   

12.
“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自主参与”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模式的构建不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更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同时还要体现模式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具体做法是:导读揭示。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是,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引点拨。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是,教师…  相似文献   

13.
杨端方  陈刚 《物理教师》2023,(1):20-23+28
当下关于“力的分解”一节教学还存在一些疑问,例如“力的分解”依据应该是“力的作用效果”还是“问题解决需要”?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应该怎样分解力?为什么要这样分解?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现有的两种分解依据进行讨论,然后讨论“力的分解”实质、“力的分解”教学实质、总结出应用“力的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最后给出“力的分解”一节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懂不理解的词语和对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作用的词语,以便他们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景阳冈》中的“挨”,就是这样一个词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的:首先,我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读课文最后一节:“课文最后一节是怎样描写武松打虎后下冈的?”这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学生读后即可明白:“武松在石头边找到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一步挨下冈来。”我把“挨”这个字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问学生:“挨”是什么意思?学生只能从字面上或查字典理解,认为“挨”是“顺次”“靠近”的意思。有的…  相似文献   

15.
暑假中,我检查一个初二学生的物理作业时,发现“功的计算”这一节的习题中有两个题目是错误的.命题者的初衷是要复习巩固“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这一计算功的核心内容,但由于题设条件的错误导致了题目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课本“力的单位”一节,突出了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出现了G=mg的公式。教学中怎样根据课本的这一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提高教学效果呢?我们初步研究,体会如下。一、认识难点该节内容的教学难在何处呢? 1.现本中突出了“牛顿”单位,其有利于把力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中去;有利于区别重量和质量。但由于“牛顿”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极少出现,学生感到抽象、陌生,这就给教学带来了困难。2.该节中出现了g=9.8牛顿/千克,因此带来了下列问题: (1)在高中物理中g代表重力加速度,单位是米/秒~2,它的大小随地点、高度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绪言课的教学方法介绍河北平滦县二中(068250)田入欣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入门阶段,而绪言课又是“开篇课”。教师和学生双方对第一节课都比较重视。学生是以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索的心理听这节课的,而教师也满腔热情充满信心教这节课,力图“打响这一炮”。但...  相似文献   

18.
《“一元二次方程”课例 1》 ,用的教法可以说比较先进 ,既注意了让学生愉快地去学 ,又注意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而且练习得也比较多 ,师生、生生交流也不少 ,可以说这节课的教法确有许多可取之处 .但是 ,最后学生的反映“只看课本 ,没有多少问题 ,经过老师提问题、指导、点拨 ,又觉得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这句话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这说明了这节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那么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这与这节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无关系 .我个人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提出来与大家共同磋商 .一、教师语言功底…  相似文献   

19.
林玉松 《教育导刊》2004,(3):124-124
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下,我发现有同学喜欢在黑板上涂涂抹抹,还模仿老师上课的样子。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过一过“当老师”的瘾。我要求学生报名参加“做个小老师,上好一节课”的活动。消息一传开,全班就像炸开了锅,个个跃跃欲试,大家都很期待这别具一格的语课,我最后让一名较为大胆的学生上了一节课。上课铃一响,“小老师”有模有样地上起课来。他认真,自然,声音响亮,下面的学生呢,都觉得很新鲜,积极配合好“小老师”。这一节上的是《羚羊木雕》,由于这一课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反应特别热烈。学生认真回答问题,各抒己见,仿佛就是在上一节心与心沟通的课。一节45分钟的课过去了,我坐在教室后面,发现学生的表情是开心的,意犹未尽。这节课的效果比我想像中要好。课后,他们交上这节课的评论,他们的触动也颇大。  相似文献   

20.
<正>一、问题呈现“找次品”是经典的数学问题,主要是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前学过的“烙饼”“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问题都属于这一范畴,所以学生对简单的推理及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有一定的经验。但“找次品”这节课因其非常规的问题模式和烦琐的演绎推理导致教学难度较高,甚至有时出现教学目标未达成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内容研究不够深入,抓不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下面呈现“找次品”这节课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