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这表明对话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表明了教育已步入对话的世纪。  相似文献   

2.
蔡晓丽 《小学生》2013,(4):73-73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现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虽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但这种统一的实质应是交往,是知识、信息的交流。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于师生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积极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和互动的过程。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开放;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参与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程式,而应鼓励师生交往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和即兴发挥。  相似文献   

5.
吴芳 《华章》2009,(18)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6.
正一、实施新教材,课堂教学要有新观点、新方法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注重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现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虽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但这种统一的实质应是交往,是知识、信息的交流.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  相似文献   

7.
现在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互动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积极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新课标“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8.
教育作为一门复杂的艺术,其本质是源于人的本性的生命化的活动。教师要取得成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及综合的能力,而且还取决于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有强烈而深厚的情感投入、与学生有良好的互动和交往。所谓交往,即互相来往,教学过程中的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笔者在长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尽量创造机会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往,逐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本文旨在阐述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以便在新课程化学教学实践中,更好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意味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探究式学习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对教师而言,探究式学习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理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开放就意味着广泛的交往,交往就必须借助于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口头语言是交往过程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工具。在教学实践中我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运用多种途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张丽亚 《教师》2011,(4):70-70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开放就意味着广泛的交往,交往就必须借助于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口头语言是交往过程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工具。在教学实践中我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运用多种途径,设计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交往"与"合作".<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学不再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交往意义的互教互学.那么,什么是教育交往?课堂教学怎样开展教育交往呢?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带来了无尽活力。在师生关系上,突破了“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的概念,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新术语。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教学关系的呈现,强调交往与互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可以这样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与幼儿平等对话。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对话直接影响着活动质量。在同样的一次活动中,由不同的教师引用不同的方式组织语言,其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带来了无尽活力。在师生关系上,突破了“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的概念,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新术语。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教学关系的呈现,强调交往与互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可以这样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带来了无尽活力。在师生关系上,突破了“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的概念,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新术语。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教学关系的呈现,强调交往与互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可以这样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带来了无尽活力。在师生关系上,突破了“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的概念,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新术语。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教学关系的呈现,强调交往与互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可以这样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使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过程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要成为师生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自己首先要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教学也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