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蒋帅璞 《青年记者》2009,(15):64-65
当前,地方媒体在舆论监督上存在着诸多误区,这些误区不仅来自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群众,也来自地方新闻工作者本身。因此,有必要澄清地方媒体舆论监督上的误区,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新闻舆论监督理念,提高舆论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2.
当前,地方媒体在舆论监督上存在着诸多误区,这些误区不仅来自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群众,也来自地方新闻工作者本身.因此,有必要澄清地方媒体舆论监督上的误区,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新闻舆论监督理念,提高舆论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难搞”的看法早已流行于新闻界。笔者参与编辑四川日报《读者天地》版十年有余,对这“难搞”感受颇深。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是党的十五大给新闻界提出的一项重要使命。实行舆论监督是反对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纠正不正之风所必需的。但是舆论监督确实难。一是采...  相似文献   

4.
毋庸讳言,作为地方党报的舆论监督,由于媒体是在本区域上的同地实施舆论监督,与上级媒体相比,搞新闻舆论监督难度相对加大,也就是常说的监督难、难监督。这也是一些地方党报曾设有舆论监督版面或栏目渐渐被取消或淡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杨敏 《记者摇篮》2012,(4):43-44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人们常把新闻舆论监督比喻成"苦口良药",针砭时弊,惩恶扬善。但是作为地方媒体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常陷入尴尬的境地。既要充当党政喉舌,又要面临着一些部门和个人存在怕"揭短"和"亮丑"的心理,阻碍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地方媒体进行舆论监督难在哪里首先表现在采访取材难新闻媒体宣传先进经验、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采访单位是笑逐颜开。提供一切便利。如果记者进行舆论监  相似文献   

6.
葛诗畅 《新闻窗》2006,(6):33-3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水平与思想观念解放程度,同样存在这种“决定”与“反作用”的关系,并且是一种“正比”式结构。表现在舆论监督工作中,往往就出现了经济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相对难搞、党报比其他媒体相对难搞的现象。具体困难在哪些方面?根据我们的实际感受和与兄弟报社同行交流的结果,主要难在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实践中,舆论监督比较难搞,其原因一方面来自某些人对舆论监督的片面甚至歪曲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是媒体和记在舆论监督中出了一些偏差,对舆论监督缩手缩脚,如履薄冰。媒体和记如何担负起舆论监督的应有责任,更好地开展舆论监督,让党和人民满意,本从《焦点访谈》的成功实践一窥媒体舆论监督的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8.
粟幸福 《东南传播》2015,(1):123-126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在我国有坚实的法理依据。新闻评论是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通过个案分析,考察地方媒体舆论监督的现状,发现因我国媒体体制桎梏、地方媒体资本匮乏、传播理念偏差等原因,地方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功能明显不足。地方媒体评论可以通过因时因地的考察、题材的多元化、观念改变等改善地方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难,地方报纸的舆论监督更难。首先,地方报纸缺少中央媒体的权威性,某些被批评者要么对批评置若罔闻,对你不理不睬;要么对批评暴跳如雷,甚至找上门胡搅蛮缠,威胁恐吓。其次,地方报纸由于覆盖的地域有限,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往往在外面进行批评报道采访的记者还未回到编辑部,各种说情电话已纷至沓来,导致报道胎死腹中。因而,从总体上讲,越是基层的报纸,舆论监督的环境就越不宽松,舆论监督的作用就越难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难,驻地记者要搞好舆论监督更难。 难在何处?驻地记者不同于报社总部派出来的记者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的甚至可以与被批评对象“老死不相往来”。驻地记者长期生活在地方上,搞批评报道下但会遇到来自各种关系的说情,而且在批评报道见报后,一些被批评者由此翻脸不认人,甚至断绝来往。驻地记者的  相似文献   

11.
陈迹 《当代传播》2007,(4):105-106
舆论监督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近来在对待舆论监督的态度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是专门制定地方法规和红头文件欢迎媒体舆论监督,甚至有地方政府专门设立了"舆论监督奖";另一种是某些官员把矛头直指媒体,认为媒体扩大化了某些问题,甚至认为某些问题的出现是"媒体的错".  相似文献   

12.
与中央级媒体及城市生活报相比,舆论监督一直是地市党报的薄弱环节,表现为畏难情绪大、监督声音弱、社会效果差。地市党报普遍认为自身处于“难监督,监督难”的窘境。造成这种状况既有外因,亦有内因。外因来自社会环境、领导观念、地市党报特有的地域性等;内因则是自身顾忌多,腰板不硬,监督的艺术不局。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权利,也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加强舆论监督,地市党报任重道远。地市党报如何加强舆论监督,走出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将新闻媒体称为大众传播,因为它直接面向广大民众。抨击时弊,揭露丑恶现象。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从社会的影响来说,一个媒体,敢不敢搞舆论监督,是这个媒体有没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标志。然而,舆论监督又是政策性强、责任大、难度大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比起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来,舆论监督的影响力更大,也更难。要说难,难在两个方面:一是外界的压力,二是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一种独特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国家广电总局之前曾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的要求》的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机构要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加强监督,改进监督。但是地方媒体要进行舆论监督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地方报纸和电视媒体的编辑记者因为舆论监督而遭到漫骂、威胁甚至殴打事件屡有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当前,舆论监督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成为各家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然而,起诉媒体侵权的事件时有发生,媒体在进行正常的舆论监督时经常被官司所困。新闻业人士不禁要发出这样的感叹:舆论监督为何如此之难?但毕竟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刘旭 《新闻界》2001,(5):56-56
新闻舆论监督难,地方党报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更难。难就难在新闻舆论监督是一柄威力巨大的“双刃剑”,操作难度很大。那么,地方党报就放弃这一重要阵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地方党报面向基层、贴近实际、接近群众,处在舆论监督的前沿阵地,更应该不辱使命,肩负起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重任,迎难而上,积极探索有效的运作方法,力求有所突破。把握时…  相似文献   

17.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实践证明,准确及时的舆论监督有利于弘扬正气,鞭挞腐朽,改进工作,推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地方媒体,特别是县市级媒体,它贴近实际,面向基层,接近群众,这既是舆论监督信息灵的地域优势,也是舆论监督困难多的客观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开展舆论监督,使之取得良好效果,笔者认为地方媒体和广大采编人员必须把握五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难"的困境,以当前在广播媒体中盛行的融合舆论监督类和热线互动类于一体的特色栏目为例,从广播媒体的生存、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和探索,以期通过回顾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和广播发展趋势探寻舆论监督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难,一直是困扰新闻界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开展舆论监督更难.一些地方的领导总是以保持稳定等种种理由,限制党报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因此,掌握优势新闻资源的党报,却不能同时掌握舆论监督的主导权.一位研究者对人民日报1993-1997年期间的批评报道作了抽样调查.根据科学的抽样方法,从5年的1825天的报纸中抽取420天的报纸,共得批评报道1082篇.  相似文献   

20.
郑红 《东南传播》2012,(9):170-171
开展舆论监督是媒体重要的社会职责,近年来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变革,网络等新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反腐倡廉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传统媒体特别是地方媒体的表现却十分有限。本文深入分析了传统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现实困境,提出在新形势下地方传统媒体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是其必然选择,同时结合地方电视台具体实践,探析如何借力微博的传播优势创造性地开展舆论监督,彰显主流媒体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