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漓江风光     
我到漓江游览,正值11月初,此时,沈阳已是初冬时节,可漓江依然山青水秀,立时吸引了我的眼球。(一) 桂林漓江,是我向往已久的风景胜地。唐朝诗人韩愈的千古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zān)。”让我领会了漓江山水的美妙意境。当代大诗人贺敬之写诗赞叹:“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令我魂牵梦绕,时时想早点、快点来到这人间佳境。丹麦王国前首相保罗·哈特林游漓江后盛赞:“漓江太美了,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使我知道漓江在世界丽水名  相似文献   

2.
好不容易盼来一个星期天。一大早,我只身到漓江边的叠彩山襟江阁,晨雾在眼前浮游,心境一片迷茫。"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一位青年吟着诗句,也轻步来到襟江阁,"你早!小姐。"我下意识地心里猛然一颤:"你也早!"便自顾凭栏,看那曲似九回肠的漓江。偶尔斜视他:好英  相似文献   

3.
阳光课堂上,有师生互动、思维碰撞时的神采飞扬;有孩子静思默想、思维涌动时生命拔节的脆响;有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时的其乐融融. [案例]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PPT展示) 2.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PPT展示) 师(沾沾自喜状):同学们,我觉着书上写得太哆嗦了!你们看我多简洁: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学生纷纷举手) 生1:郑老师,你写得没有第一句好.(其余学生纷纷点头) 师:为什么?你敢挑战老师?!胆子忒大!  相似文献   

4.
郭世卿 《云南教育》2015,(Z1):56-57
教材简析:《桂林山水》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作者并不先直接写漓江的水,而是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娓娓道来,后用一个"却"字转折,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更加迷人!接着运用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到桂林旅游的人,都不会放过到漓江观光的机会。但如果当你踏上游船的瞬间,有人告诉你:"你踏进的已不是漓江,漓江已经变了。"你一定会说此人思想可能有什么毛病。然而,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诡辩家克拉底鲁就曾经说过:"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师 :同学们 ,假如把这句话换个写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请同学们读一读 ,比一比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读句子)生 :第一句写得好 ,因为这句话写得很具体。生 :当然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具体地写出了漓江的水静得怎么样 ,清得怎么样 ,绿得怎么样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生 :我也认为第一句写得好 ,因为这句话把漓江…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我曾看过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电视专题片 ,说的是一位日本游客 ,来到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在到漓江游玩的时候 ,他被漓江的美所陶醉了 ,从那天起 ,他便留在了漓江边 ,每天都会划着一条竹排到漓江上去打捞水上的垃圾 ,然后再把打捞来的垃圾分类 ,拿到收废旧的地方去卖。他说 :“漓江太美了 ,我不忍心让漓江上漂浮的垃圾把它的美给破坏了。”看了这部专题片之后 ,我被这位日本老人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近年来 ,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发出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吁 ;我国也颁布了《环境保护法》 ,对环境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爱漓江     
我的故乡在阳朔。我爱故乡美丽的漓江。春天,原野上的春色,把漓江打扮得更加美丽。绵绵春雨,增加了漓江的水量,催开了两岸鲜艳的野花。随着气候转暖,来漓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连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9.
游百里画廊     
正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桂林,欣赏漓江美丽的风景。呜——船开了,我好奇地在船舱内四处观看:船舱好大呀!红色的地毯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座椅,透过宽大洁净的玻璃窗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岸的美景。穿过船  相似文献   

10.
漓江山水     
漓江山水闻名天下。我和妈妈一行来到向往已久的漓江游览。 我们坐着竹筏,荡漾在漓江上。漓江两岸的山可神奇了!导游介绍道:“那山叫冠帽山。”  相似文献   

11.
桂林游记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说得一点儿都没错。在这个假期,我终于来到了名副其实的桂林,真是石山奇丽,漓江水清,耳闻不如一见。我们乘着游船在漓江上游行,果然名不虚传,漓江的水清得能看见江底的鹅卵石。一阵微风吹过,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水平如镜的江面上好像撒满了珍珠;水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碧波荡漾。导游告诉我们,漓江上足足  相似文献   

12.
游漓江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这是当代诗人贺敬之《桂林山水歌》中的开场白。在这首诗诞生40年后,我终于去了桂林,领略了漓江的美丽风光!  相似文献   

13.
马年岁尾,我和老伴乘游船漂行在风景如画的桂林漓江上。我以前游过漓江,这次是专程陪老伴游。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美甲桂林的阳朔风光,让老伴脸上乐开了花,更让老伴高兴的是"夫妻相伴游"的美梦终于成真。我们的第一站是世界长寿之乡——巴马。这里青山环抱,绿水环绕,空气怡人,景色如画,世外桃源般的环境,让人觉得特爽。更爽的是,我们终于有了清闲潇洒的二  相似文献   

14.
情景再现前段时间,我带着学生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意图通过朗读,品味美景,积累并运用词句展开教学。上课伊始,我让学生根据"乘着木船,荡舟漓江,观赏着桂林的山水,我感到——"一题,谈谈初识桂林的感觉。没想到一向爱"抬杠"的小冯插嘴道:"我看桂林的山水不过如此,没什么感觉。"他一语"惊"人,课堂里顿时泛起了一阵涟漪,一旁的淘气包小宋还附和着点头。当下,我稍作思考,便调整了原先的教学设  相似文献   

15.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桂林山水》桂林处处皆为胜景,漓江山水堪称其中的典范。听闻"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的佳话,我们选择了从阳朔到桂林的路线,逆流畅游漓江。船驶出不久,远远地见到一座峰顶悬挂着一  相似文献   

16.
案例之一:挑战教材篇学生正在人情入境地品味着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突然发生了下边的小插曲。生:老师,我认为课文最后一句话应该搬到漓江水“静”的内容后面,语言才连贯。师:王澈同学敢于向教材挑战,真是好样的!咱们来读一读王澈改后的句子吧。  相似文献   

17.
乌镇把水的内敛、淡泊之美发挥到了极致。让我们的足迹继续向南,徜徉于神奇秀美的漓江,一同领略"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就听闻"桂林山水甲天下",长大后更是无数次从书上读到文人墨客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辞:"秀美的青山在落日的余晖中拖着长长的倒影依偎在缓缓流动的漓江边,一个打鱼人带着三  相似文献   

18.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精华,也是桂林乃至广西实施旅游发展战略的"黄金水道".长期以来漓江被人们索取、利用得太多,投入、治理得相对较少,由于缺乏对整个漓江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的理念和思路,致使漓江生态贫困问题相当突出.通过对桂林漓江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分析漓江生态贫困的主要表现和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和建议,对建设生态漓江具有十分突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实地考察漓江两岸滨水景观的基础之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运用"景观三元论"对漓江滨水景观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在分析的过程中揭露其深层次的内在本质矛盾,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漓江滨水景观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例一、我看见过_的大海,欣赏过_的西湖,却从来没看见过漓江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_;漓江的水真情啊,清得_;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_.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