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客”族的勃兴及意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web3.0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博客""播客""拍客"为代表的网络"客"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客文化"的内涵随之充盈。本文试图从传播学和文化角度对这一群体的出现和发展进行三方解读,以发掘其产生和勃兴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随着Web3.0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博客”“播客”“拍客”代表的网络“客”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客文化”的内涵随之充盈。  相似文献   

3.
“晒客”传播的自律及他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倾诉隐私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网络上又派生出了一个新名词——晒客。晒客的英文名为“Sharer”,义为“分享的人”。所谓晒客,就是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影像等形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私人生活放到网络上“晒太阳”,与人分享,由人评说的网友。如今,晒客一族成了网上新贵,与先后兴起的博客、播客、威客、粉客、换客等,造就了网络上群客涌动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网络"客"文化的兴起本身就是新科技的结果,新科技为网络"客"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经济支持,而网络文化的不断壮大又反过来刺激了科技的进步,两者相互促进。本文以各种"客"文化的出现为例,具体分析新科技对网络"客"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郑达威 《传媒》2007,(3):60-61
网络技术提供了不同于现实环境的虚拟空间,网民可以相对自由地参与其中并和其他网民发生关系.发端于"黑客"(英文"hacker"的音译)文化的"客"文化反映的是网络虚拟空间里网民的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在"客"文化的交往活动中,"实在"表现为各种网络形式及其负载内容,"价值"表现为网民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交往目的.  相似文献   

6.
网络“客”文化的传播特征与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刚 《今传媒》2010,(7):41-43
一、网络"客"现象的形成与发展网络"客"现象的形成最初发端于"黑客"。"黑客"一词源于英文"Hack-er",有时也称"骇客",原指热衷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后来"黑客"一词被用于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络技术促进了交互性极强的各种网络形式的发展,从"掘客"的会聚注意力到"威客"的非物抽化生产,再到"换客"的产品非等价交换,网络"客"文化开始步入媒介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8.
拉扎斯菲尔德最早提出"意见领袖"这一概念,网络兴起之后,研究者将这一概念应用到网络中来,网络"意见领袖"为受众设置议程,引导舆论的走向。然而,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一批在面对特定社会事件时跟风起哄甚至攻击谩骂的网民群体被关注,有学者将他们称之为"哄客"。从网络"意见领袖"到网络"意见哄客",舆论焦点选择的天枰开始出现倾斜,负面效应被不断放大,呈现出一种"沉默的螺旋"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月光族、北漂族、拇指族、丁克族、沙发族、烤鸭族、拼族……"X族",近几年,网络和大众传媒中一下子涌现出许多以"族"为词尾的新词,来反映当前新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事物。  相似文献   

10.
网络推手虽然对网络舆论产生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其往往采取暗箱操作、伪装欺骗、哗众取宠等推送手段,因此被网络受众所唾弃.商业"推客"的出现是对网络推手的一种改良,他们将推荐权交给广大网络受众,推送方式真实、透明,得到了网络受众的认町.从网络推手到商业"推客"的转变.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受众的网络传播价值核心.本文据此提出了进行网络舆论引导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杨春兰 《传媒》2006,(7):56-57
不知何时起,"客文化"开始风靡全国:闪客、博客、播客、维客等在互联网大潮中如雨后春笋纷纷兴起,闯入人们的生活."博客"成了人们的一种时尚和需要,"播客"开启了广播媒体的新时代,"维客"满足了人人做编辑的梦想,"闪客"的出现将Flash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正当人们在思考着下一个"客"将花落谁家之时,"炫客"作为"客家族"的一个成员鲜亮登场.  相似文献   

12.
5月20日,大佳网"书客"社区上线及首批名家入驻仪式在本届文博会上举办.尹昌龙、胡洪侠、止庵、刘苏里、熊培云、雪珥、赫连勃勃大王、戴旭、王绍培、邓康廷、胡野秋、张清、钟二毛等30位知名作家、文化评论家首先入驻"书客"社区.据悉,"书客"为国内第一家针对书业、面向广大读书人提供服务的社交型阅读社区,它的宗旨是"一本书,一个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13.
曹华 《新闻爱好者》2011,(23):15-16
作为一群专门在影视剧作品中挑错找茬儿的人,"纠客"的出现不仅娱乐了大众,还为影视作品带来了娱乐效应和经济效益。随着对网络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纠客"必定会为影视制作公司、制片方等机构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并成为一种全新的职业。  相似文献   

14.
伴随web2.0风靡互联网,网络客群体风生水起,迅速掀起了网络客文化狂潮。这种由网络快速普及而催生的文化是对人类本性文化的回归,并以独特的样式丰富了整个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融入了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网络客文化,对公共领域的重构和草根话语权的回归产生了明显而又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客":网络时代关键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青年记者》2007,(20):79-79
在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发出挑战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关键字眼,而围绕这个字眼展开的种种现象,是网络时代的特有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个字眼就是"客"——博客、播客、拼客、闪客、炫客、威客、维客、黑客、米客、粉客等的"客"字。  相似文献   

16.
"客邮"是指近代史上外国在中国境内设立的邮局。中国最早的"客邮"是1834年英国人劳律卑在广州沙面设立的邮局。其后,"客邮"逐渐在中国扩散开来,直至1921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太平洋会议上,通过了撤销列强在华"客邮"的决议,规定"客邮"在1923年1月1日前全部撤出中国。本文主  相似文献   

17.
网络"哄客"的出现并非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本身的特性使然,这既有网民群体无意识心理的因素,亦有社会的娱乐化这个深层大背景。"犀利哥"事件近期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并将这种影响很快投射到人们的现实生活。文章结合"犀利哥"事件这一典型案例,从而探析网络"哄客"具有责任意识淡薄、从众性等特征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网络"哄客"现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客里空"是假新闻的代名词。客里空这个虚构的文学典型人物出自前苏联作家考涅楚克的话剧《前线》,剧中有个特派记者叫客里空,此人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以客里空为题,向读者作了介绍,希望每  相似文献   

19.
创客空间是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新模式,可提升图书馆竞争力,促进图书馆转型。本文针对当前图书馆创客空间构建模式仅局限于虚实空间构建这一主要问题,进行创新与探索,提出了塑造以"虚拟空间+物理空间+虚拟知识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队伍建设"为主的"五位一体"全新创客空间构建模式。以期为我国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构建与发展提供参考蓝本。  相似文献   

20.
网络哄客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传播学视野透视当下网络哄客现象.研究发现哄客话语中心的建构,是"沉默的螺旋"效应的结果,其话语指向的飘移,则常常受到"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哄客现象是一个充满内在矛盾的集合体,由环境与主体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形成.其负面效应表现为流动性群体思维的"合成谬误".因此,哄客自身的媒介素养建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