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研组学习和研究活动是目前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传统教研组教研活动存在教师主动性不强、团队气氛不浓、理论与实践脱节等一系列不足。“学习共同体”教研模式则以目标共同性、智慧共享性、过程协同性、个体独创性为基本特征,运用小组织作、资源积累等组织形式,通过研讨式教研、案例式教研、沙龙式教研、课题式教研和网络教研等具体操作方式,创造了校本教研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2.
"学习共同体"校本教研模式的特点与实践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研组学习和研究活动是目前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传统教研组教研活动存在教师主动性不强、团队气氛不浓、理论与实践脱节等一系列不足."学习共同体"教研模式则以目标共同性、智慧共享性、过程协同性、个体独创性为基本特性,运用小组合作、资源积累等组织形式,通过研讨式教研、案例式教研、沙龙式教研、课题式教研和网络教研等具体操作方式,创造了校本教研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3.
浣江小学课题组运用“教师21世纪教师专业成长支持平台”进行小学网络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通过反复的实践研究,构建了“PDT专业成长平台与学科课题的整合”、“PDT成长论坛与教研员现场指导相结合”、“录制网络视频课+专家现场指导”、“精品课堂+QQ网研+成长论坛”等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网络教研模式。课题组围绕“特色网络教研组、教师专业成长协会、青年教师成长港湾、班主任成长园”四个概念团队开展了系列网研,培养了团队凝聚力、实战力、研修力,从而提升网络教研的实效性,增强教师个人专业的教学品质,不断促进整个网络教研团队的再发展,实现了在网络教研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4.
因体制不顺、应试压力、制度松弛、功能模糊等原因,中小学教研组出现了教研组织名不副实,活动流于形式,教研游离课改等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教研组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必须健全组织,务实研讨学习,使之成为“研究团队”、“学习之家”;完善制度,开展校本研究,使教研具有“保障机制”,使课改成为“集体行动”。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创建校本特色的新型团队,形成教学研究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式,使之与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匹配,从而实现教学研究的目标,我校四个教研组对此进行了初步实验、探究。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管理目标,开展团队建设1.健全组织管理,形成校本教研体系与网络。学校为加强对教研组建设的管理、指导、督促、检查,确保教研团队工作正常开展和运行,学校成立了教研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整体调控教研组工作,并  相似文献   

6.
审视:学科教研组的活动与校本教研脱离学科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最基本(最基层)的组织,是每位教师专业成长的“小家”,可以这样讲,很多教师的教育生活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学科教研组里进行。一个个不同经历、不同文化、不同性格的教师组成了学校教研队伍的小团队,同时,  相似文献   

7.
为建设创生型课堂,整体提高学科教研组的课堂创生素养,增强课堂创生合力,我校着力培育创生型教研文化。创生型教研文化,是指打破因循守旧的传统教研模式,立足创生型课堂的建构,让教师在团队学习和专题研究中不断争鸣,萌生新观点,产生新成果的教研取向、氛围与形态。一、渗透四种理念。在学习型教研组建设中提升学科团队的课堂创生素养没有学习就没有创生。培育创生型教研文化需要以务实灵动的学习为基础。为此.我们以四种理念推进学习型教研组建设。(一)落实“生态取向”的学习理念,建设和谐创生的学习型教研组  相似文献   

8.
许伟 《甘肃教育》2011,(11):66-66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研究最基本的组织单元,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舞台。教研组建设的成功与否,教研组的功能是否得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成败。而目前学校的教研组建设存在着“虚化”现象,教研功能单一化、教研活动形式化的问题非常突出。那么,如何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使教研活动多样化,使教研组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笔者通过近五年的尝试和探索,认为参与式教研模式符合教师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9.
<正>每位教师精心备好一节课,在整个年级每个班级上一遍,这样的“走班制”教研活动,盘活了教师个人、备课组和教研组联动机制,唤醒了教师的职业自觉。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教师通过整合、提升、推进,逐步打造出了“走班制”语文教研团队。一、团队建设的内涵与价值“走班制”教研模式,根据学科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学校组织结构中,教研组和备课组主要承担着学科教研和教学任务,而课题组主要负责课题研究工作。这不仅容易造成科研、教研与教学之间的脱节,而且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资源难以共享。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校在教科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开展方式上进行大胆改革,将教研组、课题组和备课组的职能“三合一”,构建了一种新型组织形式——教研宰.通过学习式教研、  相似文献   

11.
以校为本的教研足以学校为教研基地,以研究教师具体的教学问题为目标,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的新型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研组是学校进行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最基层、最基础、最重要的单位,加强教研组建没,是提高教学管理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我校按照“区级引领、学校组织、区校联动”的工作思路.注重调整了工作策略,确立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导行、反思提高”的教研思路。提出“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模式,对我校的“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学校组织结构中,教研组和备课组主要承担着学科教研和教学任务,而课题组主要负责课题研究工作。这不仅容易造成科研、教研与教学之间的脱节,而且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资源难以共享。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校在教科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开展方式上进行大胆改革,将教研组、课题组和备课组的职能“三合一”,构建了一种新型组织形式——教研室,通过学习式教研、  相似文献   

13.
教研组是教师个体与团队组织的载体,其发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教研效能,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可以通过开展适合基础教育发展的学术共同体教研组建设,在教研组内部形成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等多维共进的发展团体,细化教师角色,发挥教师特长,以教促研,以研“哺”教,从而有效激励教师主动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研组的可持续、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校教研组建设不仅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同时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统领型教研组织。我们通过问卷与访谈,掌握了教研组的地位需要提高、职能作用需要加强、教研组长能力有待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急需改善等问题。对此,经过认真分析问题的成因,我们提出了新型教研组建设的命题,针对本土教研组建设的实际,构建了新型教研组建设的目标、新型教研组建设的方略、教研组长能力提升方式、有效教研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新型教研组建设的保障机制等五个维度的实施策略,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教研活动呼唤反思性实践。在教研活动中 ,唤醒教师的反思意识 ,培养反思能力 ,既有利于完善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又有利于加快教师队伍由“经验型”、“依赖型”向“反思型”和“学习型”转变的进程 ,并通过让教师成为“研究者” ,让教研组成为“研究共同体”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目的。教研活动强化反思性实践的策略有 :加强教研组思想和制度建设 ,充分发挥其机制优势 ;实行教研活动“系列化” ;拓展教研活动的时空范围。  相似文献   

16.
欣赏式探询是指在组织中以无条件肯定提问的方式,以积极的态度和眼光,使成员发现自己和他人以及组织中的正能量,以提升组织效能,促进组织的变革.它是团队和组织变革上效果显著且有极大优势的一种团队辅导方法.教研活动是学校中各学科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全面推进素质教研,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教学研究活动,是以教学研究为目的的教研活动.针对目前教研组教研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缺乏教研氛围、教研缺乏深度、合作不足、活动效率不高等现象,将欣赏式探询应用在教研组活动中,增强了教研凝聚力,提高了教研组贡献度;在教师个体方面,情绪衰竭得到改善,自我成就感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让教研组建设“更专业”、教研活动“够学术”,学校紧紧抓住“创新组织管理、重构工作职责、明晰教研路径、植入主题研究、聚焦课例打磨、物化研修成果”六大要素,按照“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课例-课堂展示-反思评价-成果表述-改进教学”七个基本环节,强化教研组建设,实现了从“教研组”到“课程中心”的嬗变与提质。  相似文献   

18.
《广西教育》2012,(48):44-47
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开展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黎有文特级教师工作坊充分发挥工作坊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南宁市园湖路小学倡导的“教材分析·策略应用·质量诊断·反馈提高”教研组主题研修模式的实践研究.将学习培训与实践研究相结合,通过工作坊引领、教研组内研修、组间研评、区域展评的途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研组主题研修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校本教研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素养是支撑学校软实力的核心力量,而学校教研组这一平台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撑,因此,开展高质量的校本教研是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围绕普通高中特色教研组建设,提出“内生课研”这一概念,并结合案例深入阐述其“案单式课前研学,夯实团队学情观察;菜单式课中研教,筑实团队教学实践;定单式课后研题,扎实团队专业素养”三大研究路径,以期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关注视角】 校本教研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是不争的共识,但多数学校“变现”艰难之症结在于:没有把准校长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共生关系及其着力点位。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试图破解此题:构建学科备课组、年段教研组、学科教研组“三级联动”校本教研体系,运行“自录自评”、“自主学堂”、“项目驱动”等校本教研模式,构筑教师发展阶梯及其智力生长点,促进教师在校本教研中聚生学习力、研究力、创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