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动背景]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而现在的中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有时会熟视无睹、置若罔闻.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有必要设计一节以《感恩》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让感恩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而现在的中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有时会熟视无睹、置若罔闻。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有必要设计一节以《感恩》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让感恩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感恩是一种方式,感恩是一种境界。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与爱戴。 爱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滋润干涸的心灵。它虽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  相似文献   

4.
《华章》2007,(9)
我们所说的感恩,它包括感激父母之恩、自然之恩、社会之恩及祖国之恩等。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是自立及自尊意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的要求,更是生命的一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5.
学会感恩     
在我们生命历程中,有一件事值得我们特别的珍视,那就是———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朋友的知遇之恩,邻居的帮助之恩,陌生人的关照之恩,都需要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灵去感谢,用实际的行动去回报。这就是我所说的感恩,对别人的感恩。曾看到过一句冷峻的话:  相似文献   

6.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关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我们的教育中不能缺失感恩教育。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让孩子明白,感恩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7.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一、感恩教育的内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等。  相似文献   

8.
“感恩”这个话题,令人浮想联翩。感恩,是人与人之间的内心交流,是知恩者对播恩者的感情回报。值得感恩的,必然也是美的。以一颗感谢恩情之心,去发现、体验并欣赏、表现生活中的美,心灵必将得到净化,文章必然真挚动人。  相似文献   

9.
【活动背景】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而现在的中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  相似文献   

10.
在2003年我们走进课改,"感恩教育"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载体的创新。它的取向性在于让师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教师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和养育之恩等等。它的功利性在于诱发生命的感动,唤醒心灵的真善,催生行动的回报。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那么作为课改前沿的语文老师将感恩教育渗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感恩是一种行为,一种态度,对于当今的学生来说,学会感恩非常重要。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家长的掌中宝,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更不会替别人着想。学会感恩,就是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学会感恩,就是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让他们懂得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师长教育之恩,朋友帮助之恩!  相似文献   

12.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一、感恩教育的内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  相似文献   

13.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对感恩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包括的内容很多,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人间之恩等等,其中最被人看重的是父母之恩。感恩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习惯,从而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从个人角度讲,常怀感恩之心,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容广博,能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从社会角度而言,人人常思回报,少思索取,将使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整体文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感恩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下面就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一种行为。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感恩教育的核心是“感”和“恩”,基础是“爱”。感恩,绝不是对父母之恩的简单回报,它更是我们本身的一种责任、自立及自尊意识,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当感恩成为一种自觉,成为一种健康的心态,我们的身心和灵魂便得到超拔。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感恩”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感人胸怀,集中反映了古人…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你的内心深处是否还存有感恩之心?静下心来细细反思,不免生出丝丝愧疚。面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亲友的互助之恩,组织的关爱之恩扪心自问,我们做得还不够。虽时常将感恩挂在嘴边却很少实施,或对亲友给予的帮助、支持视为理所应当。身为长辈的我们,如何为下一代做好表率,使他们学会感恩,尊重他人,尤为重要。感恩是一种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底线,也是人之常情。虽然不能把感恩列入法律,以此规范人们的道德水  相似文献   

17.
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感恩教育的内容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通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感恩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感谢很多人的恩情,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领导的知遇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是一个正直的人必备的品德。感恩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心地坦荡,胸怀宽广,才能一生幸福。因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鉴于此,本期特策划一组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感谢很多人的恩情,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领导的知遇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是一个正直的人必备的品德。感恩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心地坦荡,胸怀宽广,才能一生幸福。因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鉴于此,本期特策划一组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活在世上,应该感谢很多人的恩情,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领导的知遇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是一个正直的人必备的品德。感恩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心地坦荡,胸怀宽广,才能一生幸福。因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鉴于此,本期特策划一组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