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黑人女性长期遭受双重压迫——种族歧视和性别压迫。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聚焦黑人历史和黑人女性,成功地书写了黑人女性在白人为主导和男权统治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建构种族身份,寻找自我的艰难历程。莫里森的创作不仅促进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也推动了美国文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的思想内容显示出一条鲜明的发展轨迹。前期的图默、赖特等作家创作的“抗议小说”主要揭露美国社会的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揭示种族歧视给黑人心灵造成的损害;中期的艾里森、沃克等作家创作的小说侧重反映在现代社会中黑人个性和自我本质的失落,探索如何实现黑人个性的独立和黑人妇女的解放;后期的哈利、莫里森等作家创作的小说努力追寻美国黑人的文化之根,呼唤黑人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人文学兼具黑人民族和美国文化的特点,以废除奴隶制、反对种族歧视为主.由于美国的黑人女性背负着性别与种族的双重压迫,所以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具有独有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特点,针对二战后期至今黑人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了解到美国黑人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非裔黑人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主要书写美国黑人女性的生活现状和精神苦闷。莫里森以她独特的视角反映了黑人女性对于其文化身份的焦虑和追寻。黑人女性由于受到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常常陷入身份的焦虑和精神的迷茫,但是她们却从未放弃身份的探寻,她们通过与白人文化和男权文化的对抗,勇敢地探寻自我身份,寻求自我言说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美国黑人运动员在二战以前因为种族隔离的存在而被排除在白人主流职业联赛之外,二战结束后,美国社会对黑人态度的转变使一些杰出的黑人运动员得以进入美国职业联赛,但是种族歧视使黑人运动员依然得不到平等的对待。跟随60年代民权运动一起,美国体育界也掀起了广泛的反歧视斗争,最终黑人运动员取得了胜利,获得了真正的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6.
几个世纪以来,种族歧视(Racial Discrimination)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一个毒瘤,黑人被排斥在美国社会生活的主流之外,长期受到白人的轻视、谩骂、殴打,甚至是人格的侮辱.二战期间崛起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使新一代黑人正式登上美国文坛.在这些"黑人"作家中,克劳德·麦凯以其鲜明的阶级立场、具有战斗力的诗篇,唤起了黑人的种族自豪感,使这些黑人有了心灵的依托与归宿.<哈莱姆的舞女>即是麦凯早期诗歌创作中一首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诗作.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主题突出反映了黑人女性积极建构种族文化身份以及女性身份的愿望,揭示了黑人女性所受的双重苦难———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黑人女小说家的创作思想集中表现在她们的作品之中,反映了黑人女性在白人为主导和男权统治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建构种族身份、寻找自我的经历。这些小说家们的努力不仅促进了黑人女性意识的发展,也推动了美国文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作为20世纪描述美国黑人创伤小说之一的《看不见的人》,通过主人公看不见的人对其社会身份、自我身份和未来追求的焦虑,勾画了黑人探索个人命运和种族命运的众生像,展现了黑人长期被迫面对的种族歧视和文化身份危机,记载了黑人文化身份意识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焦虑来源于对自己在世界中所处地位的担忧,因此在以白人价值观为主导的美国社会中,对自我身份、社会身份以及种族意识焦虑的探讨不仅对于黑人群体,对其它少数族裔群体的权利诉求也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国黑人为了争取与美国白人享有平等的民主权利,进行了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长期不懈的斗争。这种斗争到二战后的五六十年代,不断高涨并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称为“民权运动”或“民权革命”。  相似文献   

10.
奥古斯特·威尔逊虽然将《两列火车飞驰》的时间背景设定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他关注的不是轰轰烈烈的黑人革命运动和那些革命英雄,突显的也不是黑人和白人的种族冲突,而是聚焦普通美国黑人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借此,威尔逊表达了他对当代美国黑人生活困境的反思,从黑人社区的分崩离析、经济的不能自主和民族内部的自相残杀三个方面指出当代美国黑人对自己的处境负有一定责任。  相似文献   

11.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是非洲裔美国人为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平等权利而发动的一场声势浩荡的群众性社会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这场声势浩荡的社会运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催化与促进作用。二战中使得黑人更加清楚的了解美国社会对种族歧视的态度极其现状,刺激了黑人渴望民主、寻求的平等的愿望与勇气。二战所创造的种种特殊的社会情况也为黑人的民权运动创造了机会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牛仔精神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的美国西部大开发,西部牛仔的开拓、吃苦及独立自主的精神更是对美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牛仔精神作为美国人的精神支柱,鼓舞着美国人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开垦疆域,增强国家实力,同时也为美国的现代化之路铺平了道路,因此,这种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黑人女作家汤妮莫里森在她的小说中刻画出栩栩如生的黑人形象,描绘出从蓄奴制到种族歧视种种境况下黑人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存在于美国社会以及黑人自身的复杂问题。并且,她还深入黑人内部,从黑人自身出发,探索解决黑人问题的途径。而黑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几乎贯穿于莫里森的所有作品中,本文拟用非洲文化传统中的集体主义思想来探讨其作品中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中的逃离母题体现了人类的文化沉淀,已成为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母题之一。逃离母题是莫里森创作的最主要的母题之一,贯穿于小说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各个层面。逃离的主人公大多出自弱势国家和民族,莫里森借助逃离主题让处于弱势的黑人群体发出自己反抗的声音,生动再现了不同时代黑人的生存状态,有力地展现了黑人奴隶所经受的身心折磨以及现代自由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排挤下的精神困境。通过分析莫里森作品中的逃离母题,深入挖掘作品的文化意蕴和现实意义,揭示美国社会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展现莫里森对黑人种族和美国社会所抱有的文化理想,进而补充和完善国内有关莫里森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罗斯福时代,美国黑人的政治力量显著增高,参与联邦政府决策的黑人数量不断增多,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36年夏季,“联邦黑人事务委员会”或曰“黑人内阁”出现。“黑人内阁”的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广大黑人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它本身也成为黑人政治成就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亚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是当代亚裔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种族或族裔背景是身份认同的基础。亚裔在美国一个半世纪的开拓历程中,他们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以下几种变迁:暂居者(侨民)、族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和正在生成的一定程度的多数族或族裔美国人。而第一种身份认同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体现了亚裔美国人对美国社会文化的接受和适应,也反映出美国多种族社会中复杂的族群认同现状。  相似文献   

17.
身份是后殖民文学关注的焦点之一。《琼斯皇》是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一部表现主义戏剧。主人公琼斯既是一个民族背叛者又是美国白人社会的牺牲者。这部剧通过呈现琼斯皇从黑奴到皇帝再从皇帝回归到黑奴的身份转变过程,揭示了后殖民统治下美国黑人的双重意识和认同危机。从后殖民视角出发来解读琼斯自我身份的迷失及其后殖民根源和认同危机下琼斯自我身份的重构。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physical and sexual energy of the white, native South American and black populations was represented in reading books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in Spain and Colombia between 1900 and 1960. Ninety reading books from representative authors were examin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ideal of extraordinary physical vigour attributed to the white male was decisive in justifying Spanish imperialism, the superiority of the male in the patriarchal family and the intervention of authorities in administering people’s bodies. In the case of Spanish texts, the might attributed to the white race was shown as having a motive of pride, whereas in the Colombian case, the mixture with Native Americans and blacks tended to be used a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weakness’ of Colombians. Evidence is also found of the way in which education was implicitly conceived as a process of cultural ‘whitening’.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末的美国独立,对于当时生存在北美的三个种族具有不同意义。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它是一场保卫自己生存之地的生死斗争,美国独立意味着他们灭顶之灾的到来;对于黑人而言,这是一场争取人身自由的斗争,但美国独立只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不确定的前景;对于美利坚白人种族来说,进行独立斗争是为了在北美实现政治和社会理想。他们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但没有实现白人种族内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20.
杜威“堪称美国20世纪首要的民主哲学家”,是美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对美国和世界20世纪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其民主教育哲学中,民主不仅是教育的“一个理想的标准”,而且是一个教育的原则、方针和政策。教育是实现民主的“首要的工具”、“第一的工具”。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