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新闻界竟然有那么多“才子”没有文凭? 为了一张文凭,今天又重新返回那阔别二十四年之久的课堂生活,依然作为一个学生,依然要接受那许许多多的严格考试。这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早晨离家时,女儿问我:“爸爸,你今天到哪里去采访”怎么回答女儿?作为爸爸的我,只觉得脸红耳臊,恨无地洞可钻。为了获取一张大学文凭,使自己在评定职称的道路上扫除障碍,已是不惑之年的我,正处于编辑、创作黄金时期,实在是挣不脱文凭——职称,职称——文凭,这两者的缠绕,才又重新站到了这个已经陌生了24年的课堂上。其实何止于我呢?他们不也一样吗?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中的这份宣统元年湖北法政学堂文凭,是清末洋务派办学堂的历史见证。这件文凭长97厘米,宽59厘米,顶部有二龙戏珠及祥云图案,文凭上部是当时统一规格的《上谕》,文凭周围有木刻花纹图案。整幅文凭布局大气合理,形式古朴大方,既具有史料价值,又是精美的收藏品,是一件难得的档案珍品。  相似文献   

3.
在常德,彭晋镛是人皆可评论但却难以真正道清说明的谜。彭晋镛生于常德县(今鼎城区)农村。1981年大学毕业后,彭晋镛被分配到常德县五中教书。当时正逢蒿子港区选干部,他当上了党委宣传委员。1983年全国推行第一次机构改革,对干部选拔提出了“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的“三化”要求。有大学文凭的  相似文献   

4.
10年前的7月,我从安徽大学历史系档案学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合肥无线电二厂工作,当时二厂生产的省内名牌黄山彩电为紧俏商品,同学们很羡慕我分到了一个好单位,开玩笑说,以后买彩电就找我。 听长辈说,档案部门是一个单位的机要部门,也是比较清闲的部门,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是不可能分到档案部门工作的。人事科长见到我很客气,询问了我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表现,然后对我说:“我们厂有规定,凡是分配来的  相似文献   

5.
试论"假的真文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凭是一个人学习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的重要凭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文凭成了一块光彩夺目的金字招牌。随着当今国人渴盼文凭的升温,虚假文凭亦泛滥成灾。近年来,为根除街头巷尾兜售的“真的假文凭”,有关部门向“真的假文凭”悬起了利剑,随着文凭打假力度的日益加大,“真的假文凭”渐渐被人们所冷落,但另一类披着合法外衣的“假的真文凭”却备受青睐,它具有更大的蒙蔽性,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说它“真”,是因为它具有所谓国家批准的招生计划,有相关的招生统考或联考材料,有与相应学历对应的课程安排及毕业论文等,“假的真文凭”是由高等院校授予的,网上查得到,认证机关能过关,档案材料鉴别能通过,盖有合法印章,取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承认;说它“假”是因为有的是不符合报名条件降低标准而入,有的是入学考试“枪手”代考,有的从来不上一堂课、不看教材、不阅读指定的书目、不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懒于或写不了论文花钱雇“枪手”代劳的。最为荒唐的是个别人在文凭上搞起交易,或恃之以权力,或借之以金钱,或凭之以关系,不费吹灰之力捞到手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25日,上海解放日报在醒目位置刊登启事:“在1985年12月31日以前,投寄给本报的稿件已见报而迄今未收到稿酬者,请向总编室写信,以便及时补发。”启事登出两个月后,报社共计接到通讯员、作者查询稿酬的来信180件,查询稿酬267笔,查明确系漏发的有232笔,并对漏发的稿酬全部进行了补发。5月25日,解放日报又专门登出“小启”,除如实公布“查漏”结果外,还向写信查询补发稿酬的通讯员、作者表示感谢。解放日报对稿酬工作如此重视,并且不怕揭短,公开进行“查漏”,这种精神很值得称道。报纸一年发表稿件上万件,漏开几张稿费单,似乎是难免的。解放日报的可贵之处是,它并没有因“难免”而心安理得,而是公开加以纠正。这说  相似文献   

7.
你见过古代的大学文凭是什么样吗?和现在的大学毕业证书有什么不同?2009年12月14日,在四川客家文化论坛暨四川客家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上,一张保存完好的清代咸丰年间的监照相当抢眼——这就是当时的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25日,上海解放日报在醒目位置刊登启事:“在1985年12月31日以前,投寄给本报的稿件已见报而迄今未收到稿酬者,请向总编室写信,以便及时补发。”启事登出两个月后,报社共计接到通讯员、作者查询稿酬的来信180件,查询稿酬267笔,查明确系漏发的有232笔,并对漏发的稿酬全部进行了补发。5月25日,解放日报又专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许多新闻单位中,有一大批三、四十岁的中青年编辑记者在攻“文凭”。据说,有些单位参加脱产、半脱产等各种形式学习的中青年编辑记者,要占到全部编辑记者的一半以上。“文凭”要不要?有一张当然要比没有好。“文凭”代表着一定的学历,虽然学历不能绝对地等同于实际水平,但它毕竟表明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要拿“文凭”,就不能不多读书,不能不修完一定的课程。而编辑记者多读一点书总是好事,有利于提高编  相似文献   

10.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现代中国人很熟悉的话。于是有的人就认为有了大学文凭,特别是有了名牌大学的文凭,就一定是大能人了。 我当了一辈子记者,教九流接触得可谓多也!深感没有知识,包括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经验性知识,当然不会有智慧。但有了那些知识,也不一定会有很高的智慧。知识不等于智慧。我们无论干哪一行,要有创造,要有突破,就必须有智慧。否则就只会重复旧知识、旧经验。为什么有的大知识分子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呢?为什么有的人讲起话来广征博引,一到实际矛盾面前就束  相似文献   

11.
我,初中肄业,没有学历,没有文凭,热爱写作;我,农民出身,当过教师,当过工人,笔耕不辍,连续22年“爬格子”。  相似文献   

12.
跨入喷气时代 在飞机上使用喷气式发动机的梦想其实早就有了,但第一个达到实用化阶段的还是德国人的He 178。亨克尔公司早在1936年就开始了喷气式飞机的研究,那时亨克尔云集了当时世界上顶级的喷气式飞机的设计师们诸如冯·欧海因·扬和布瑞·兰。而冯·欧海因当时还在哥廷根大学学习动力工程学专业。可见即使在当时,老外就明白用人用的是其能力而不是文凭。  相似文献   

13.
试论加强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凭是学生学习的真实凭证,为维护文凭的真实有效和高等教育的诚信,我们必须管理好学籍档案;要运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彻底根除学历、文凭的造假.加强高校学籍管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这里先说几件事。 1971年9月13日以后,我们还都在闷葫芦里,没有觉出有什么大事发生,我们单位里却有一个人觉察到国家出了大事,而且很快嗅出了是林彪出了事。开始,他得到了一个信息,当地部队一级战备。他脑子里马上一个反应是,是不是要打原子战争了?因为我们是在一个内地省,不打原子战争,这个地方当时还用不着搞一级战备。他马上到有关部门去了解战备情况,却发现地方上没有搞战备。他脑子里马上又一个反应,不管是打常规战争,还是打原子战争,只要是打仗,地方上也是要进入战备状态的,只是等级不一  相似文献   

15.
家在福建省福清市的陈以强是半个世纪前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的。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陈以强从清华大学调整到北京政法学院(即今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1954年毕业。由于家庭出身问题,他没有对口分配到法律部门,而是被安排到了沈阳市民政局搞救济工作。陈以强毫无怨言,怀揣一颗报国心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去。业余时间,爱好文学的他写新闻报道,写诗歌、小说,青春勃发出的激情伴随工作的快乐和建设新中国的自豪流淌在字里行间,发表在报刊上。积极向上,浑身都充满着革命的浪漫主义是当时陈以强们最突出的表现,可是一副赤胆忠心也有被利用、甚…  相似文献   

16.
搞了多年与档案有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忽然发现档案是一个很立体的东西,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它、研究它,会有不同的结果。我虽然后来学杂了些,但基本还是师出档案这一门。当我刚刚入门时,档案与历史关系还一直火热。我个人觉得,当时档案学“势单力薄”,跟历史学这门我国有着正宗血统的古老学科挂钩,确乎有点傍“大款”的意思。斯时,教材、论著都告诉我们这两者的关系,就是历史离不开档案的关系。从孔子、老子、司马迁到章学诚,一个不少地都被我们拉进自己的圈子。全国高校中的档案学专业,除少量外,大都隶属于历史学系,档案学还没有独立的文凭,…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有件值得庆幸的事 ,就是王重民先生曾经做过我的老师。而非常不幸的是 ,王老师是在我们这个班结束他的执教生涯的。1974年 10月 ,北京大学图书馆系开办了“古籍整理进修班”。刚到北京图书馆工作才满半年的我 ,被选送到这个班学习。作为一名学生进入全国最高学府学习 ,一直是我整个中学时代的梦想 ,能在参加工作以后实现这个愿望 ,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当时我们这个班的班主任是郑如斯老师 ,专业课由王重民先生和一位北大图书馆资深馆员担任 ,当时王重民先生已经是 71岁高龄了。一件大衣那一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冷。虽然刚到…  相似文献   

18.
8月20日,大连市档案馆档案查阅处工作人员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我们15名高工每人每月增加400元的退休金,从今年1月份开始补发,已于前天到账。为此,我们向您致以诚挚的谢意!"这是查档人汪先生代表15名退休老人发来的感谢短信。今年5月,社保部门根据大连市人社局"转发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2012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文件开始办理并兑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相似文献   

19.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科学家,几乎没有一个不通过图书馆吸取前人、旁人的知识,读读下面这些小故事,对于我们认识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不无小益。一位在图书馆自学出来的大学教师我国数学界的老前辈华罗庚,读中学时,由于成绩差,连文凭也没有领到。二十岁那年,被数学大师熊庆来引荐到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助理员,管理收发文件、领取文具等杂务。达时,他便利用业余时间,去图书馆自学,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仅一年半  相似文献   

20.
五年了,它没有收学费,没有发文凭,它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人才!它身上没有铜臭气,从不打官腔,也不耍花腔,它毫不欺人,而因真诚与朴实散发着芳香,被新闻爱好者们尊为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