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位置分析与助学者群体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助学者对在线学习的绩效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的研究聚焦在,以首师大虚拟学习社区的一门在线课程WBE07_Community数据集合为个案事例,通过网络位置分析的方法探索寻找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的助学者群体.研究结果发现:(1)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的部分学习者的网络角色具有双重性,他们既是社会网络中的学习者,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师的角色,他们与任课教师在较高水平上具有结构对等性;(2)一些学习者在较高水平上与教师具有规则对等性,即他们在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中拥有与任课教师相似的关系,意味着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确实存在助学者群体,且该群体是由一些学习者所组成的;(3)有两名学习者不仅与任何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结构对等性,也同时与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规则对等性,即他们能在不改变网络关系结构的条件下替换教师,且在虚拟学习社区的在线课程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中与教师具有相似的关系,是WBE07_Community课程中的核心助学者,他们对在线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学习中的一个网络课程学习社区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该网络学习社区的网络结构属性和凝聚子群,探讨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社区的特点,最后对网络学习社区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构建的实践研究表明,经过策略干预后形成的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有如下特点:第一,基本属性如密度、互惠性、传递性、网络效率等值有所增大;第二,学习者有较高的点入度和点出度,整体网络的中心势较低,整个社区的权利并不是集中在少数人身上;第三,对凝聚子群及核心—边缘结构的分析发现,社区存在意见领袖,对社区的学习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2015,(6):96-101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依赖于学习网络的构建,利用社会网络结构解释具体学习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文章从社会网络结构对等性出发,利用块模型方法对两个大学班级的学习网络子群进行量化分析,从个人属性、位置层次和整体层次三个层面对量化结果进行质性分析,发现大学生学习网络子群内部联系非常紧密,个体的性别属性和寝室属性在子群内部表现出很强的系统性,块模型可以有效地解释大学生学习网络子群的位置及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是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对原有管理理论总结创新而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认知性社会资本,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的社会资本状况、社会网络关系型态、社会网络的内在结构、社会网络的结构洞因素等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建设,社会网络分析是研究企业文化的一种新的范式与视角,通过发挥企业的社会资本优势、构建优势企业网络结构关系型态,重视凝聚子群分析和运用结构洞理论优化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新时代背景下,传统产业集群呈现出衰败态势,亟待获取新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叶集木竹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运用复杂社会网络模型分析出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演化过程和网络组织特征。研究发现,传统产业集群获取新的集群竞争力,实现成员协同发展,需要推动集群价值网络的建设,发挥中介机构辅助功能,完善互惠共生产业体系,培育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凝聚子群演化进行了量化探索,提出了凝聚子群势的概念,并得出凝聚子群势是一个有限的马尔科夫链;分析了凝聚子群演化的机制,并初步提出了描述演化的随机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网络教研活动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和研究者的关注.好看簿作为Web2.0大家庭的一员,吸引了很多教师基于该平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本文以好看簿平台中淄博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为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群组的网络密度、中心性和凝聚子群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网络教研成员还是处于观望、沉默状态;专家对网络教研群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如何更好地设计、管理网络教研活动,并激发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仍是需要我们积极探究与实践的.因此,希望本研究能对利用Web2.0开展网络教研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理解社交问答网站中的内容和交互关系对知识共享水平的影响,选取知乎社区“在线教育”话题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内容分析发现答案大多是针对问题进行解释和辨别,较少有评估、反思和共识,评论中则多了增进感情的社交性问候和支持鼓励。社会网络分析从网络基本属性、凝聚子群和中心性三个角度出发,发现成员之间联系松散、交互较少,形成以内部交流为主的小团体,知识的分享和讨论集中在少数核心成员身上。建议从问答质量、互动程度、小团体之间的联系和精英人士参与四个方面提高社交问答网站的知识共享水平。  相似文献   

10.
教师作为内嵌于学校社会网络中的个体,其行为受到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位置以及网络结构特性的影响与塑造。以北京市5所小学全体教师为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学校教师的工作网络、咨询网络与情感网络进行分析发现:1)教师的工作与咨询关系更为密切,情感关系相对淡薄;2)校长处于三种社会网络的顶端,具有很高的正式与非正式权力,但是大部分校长较少对外寻求咨询与情感支持;3)中层领导在三种社会网络中处于"桥"的结构位置,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4)校长与中层领导之间工作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咨询关系,最后为情感关系,并且咨询与情感关系具有明显的等级性;5)三种社会网络中均存在着具有很高威望的普通教师,他们多数是有着丰富教学或班级管理经验的成熟教师;6)学校内部存在着规模、数量不等的非正式小群体,校长并非其内部成员,中层领导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对此,学校应该积极培养教师之间情感关系,促进教师进行良好的情感互动;加强校长权力监督机制建设,确保校长合理利用正式与非正式权力;重视核心教师的社会威望,发挥中层领导的桥梁作用;合理引导非正式小群体,避免资源垄断或权力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