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朝鲜族作家阿纳托利·金小说中的魔怪形象主要可划分为妖怪和魔鬼两种类型。作家从希腊神话、《圣经》、俄罗斯多神教及民间神话、童话故事等汲取素材,与现实背景相结合,赋予这些神奇的形象浓郁的哲理意味。其早期创作中的妖怪意象与民族历史和社会现实紧密融合,表现邪恶、人性的堕落及人的异化等问题。中期创作中的魔鬼反叛上帝,使人性堕落而背离神性,虽是"恶"的化身,却并不完全拒绝善。阿纳托利·金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一个从描摹恶的存在转向思索恶的根源的过程,意在以宗教救赎祛恶扬善。  相似文献   

2.
我说——其实那个引诱浮士德的魔鬼并不是上帝派来的。每个人身体里面都驻扎着一位天使,同时每个人身体里面也都潜伏着一个魔鬼。魔鬼是恶,是怠情,是苟且……天使是善,是勤奋,是坚定……魔鬼与天使永远是一对矛盾。矛盾在世间无处不在。对于矛盾,歌德说:“生命在于矛盾,在于运动,一旦矛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基督教信仰是三位一体的上帝观,荣格认为这是不完善的,存在着许多缺憾,为此,荣格从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新观点。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四位一体"的"第四位"可以指称圣母玛丽亚,或恶(魔鬼),亦可指称双体——自性。  相似文献   

4.
恐怖电影大家庭中,宗教类恐怖电影最具神秘感,宗救世界广大无边的法力赋予了它们莫测的无限想象……序片魔鬼,是宗教类恐怖电影中出勤率最高的邪恶标兵,魔鬼的领袖——撒旦曾是上帝属下的天使长,因不满上帝而率众叛乱,被上帝镇压后集体移民地狱,与上帝划地而治。那些跟随撒旦从天堂堕入地狱的天使就是第一代魔鬼,又称堕落天使。  相似文献   

5.
萨特的戏剧《苍蝇》《魔鬼与上帝》中的不同人物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即自由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人类在虚空中面临生存困境时的孤独和挣扎,从自在自由到自为自由的奋斗。萨特的自由现也有他自己的困惑,但这样一种不断寻求自己存在理由的自由观却给现代人的生存提供了一个参考纬度。  相似文献   

6.
章馨方 《林区教学》2012,(4):116-118
魔鬼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在不同时期对魔鬼有着不同的认识。19世纪多位音乐家根据歌德《浮士德》中的魔鬼梅菲斯特创作了音乐作品。本文通过对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第三乐章"梅菲斯特"中运用戏仿手法的分析,试图探究19世纪魔鬼意象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这一探讨是在音乐形态的分析中进行的。基督教中的魔鬼与恶有着必然联系。然而,时至今日宗教所提供的文化力量如今已经分崩离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了。宗教和世俗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也终于因为宗教的衰落和退场而暂时消解。与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魔鬼便拥有了世俗特性。梅菲斯特成为了创新精神的激励者,作曲家们正是借助梅菲斯特的魔鬼想象来理解世界。  相似文献   

7.
易卜生早期诗剧<布朗德>中的主人公布朗德因与易卜生本人关系密切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特别的艺术价值.然而,布朗德并不是如从前的学者所肯定的正面形象,而是一个存在问题的形象.同时也是被剧作家本人所否定的形象.从对布朗德家庭伦理关系、社会伦理关系与宗教伦理关系的分析入手,可以说明他在本质上是一个无爱的人,既无小爱也无大爱.布朗德心中所谓的"上帝"就是他自己,就是"全有或者全无"哲学的影子.布朗德的形象,正体现了易卜生本人内心世界存在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8.
<正>雄踞美国文坛六十年的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留给世人的印象大多是是:好战、坦率直言、狂妄,甚至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2007年10月16日,美国著名的兰登书屋出版了梅勒生前最后一本政论集《论上帝:非常谈话》(On God:An Uncommon Conversation,2007),可谓是作者对上帝本质探索的毕生心血之作。作者在书中大胆假设上帝是一位艺术家,与魔鬼之间存在着亦斗亦合的微妙关系,而上帝的创造物——人类则是有能动性  相似文献   

9.
汪媛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6):57-58,62
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塑造了三类形象:即以上帝耶和华为代表的神,以亚当夏娃为代表的人。以撒旦为代表的魔鬼。本文将着重阐述这三类形象构成的三组形象关系以及三者的“欲望”。  相似文献   

10.
康德的宗教观与他的道德哲学直接相关,同时与他的理性批判哲学体系一脉相承.上帝在理论理性中作为超验的理念具有消极的意义,而在实践理性中却是必要的悬设.因为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必然寻求自然的幸福与自由的道德相结合的至善,同时又会因为不合理的自然欲望而产生恶,因此需要超越于人之上的完满的上帝来作为至善的化身和公正的裁判者.康德正是出于实践理性的需要而导向对上帝的信仰,并从实践理性出发来论证宗教何以能够存在以及应该怎样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有两只耳朵。一只耳朵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耳朵听到魔鬼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论《圣经》中人的存在——人与天地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作为一种存在,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其表征为天地人之关系,即人和上帝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构成十字架结构的关系,而其交叉点便是人与天地参。  相似文献   

13.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伟大且深刻的思想家,他本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他一生中最关心的是有关于上帝的三个问题,即上帝是否存在,如何论证上帝存在以及真理是否与上帝同在。无神论者曾以"为何上帝的世界充满恶和苦难"来质疑上帝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特殊的人生经历也使他较早时候对上帝存在产生怀疑。但他倾其一生去思考、探究,寻找答案来反驳无神论者的质疑,最终他找到了。即是人类天性中对自由的渴求构成了上帝存在的证据,并且陀思妥耶夫斯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上帝与真理同在。  相似文献   

14.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伟大且深刻的思想家,他本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他一生中最关心的是有关于上帝的三个问题,即上帝是否存在,如何论证上帝存在以及真理是否与上帝同在.无神论者曾以“为何上帝的世界充满恶和苦难”来质疑上帝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特殊的人生经历也使他较早时候对上帝存在产生怀疑.但他倾其一生去思考、探究,寻找答案来反驳无神论者的质疑,最终他找到了.即是人类天性中对自由的渴求构成了上帝存在的证据,并且陀思妥耶夫斯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上帝与真理同在.  相似文献   

15.
一、学生是上帝不是魔鬼 联合国早已将教育列入第三产业,我国教育产业化已从理论探讨进入实践操作阶段.作为一个产业,学生自然是服务对象,校长应该理直气壮地将"学生就是上帝"的口号引入学校.  相似文献   

16.
萨特的戏剧是他哲学思想的图解和具体化。他在戏剧《魔鬼与上帝》中阐述了其存在主义自由观。萨特自由哲学的核心是“自由先于本质”,他认为人实际上原来是个无,什么部不是,等到后来才把自己塑造成了想成为的那种人,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实现自由的途径是人的自由选择,人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通过行动担负起选择的责任。人类由于选择时无据可依陷入困惑,在虚空中孤独挣扎,终身为从自在自由过渡到自为自由而奋斗。  相似文献   

17.
艾萨克·辛格的短篇小说以描绘人与上帝的关系为中心,从笃信上帝到背弃上帝,再到重塑上帝.反映出犹太民族的信仰伴随着分裂性与不稳定性。通过梳理人类与上帝关系的演变历程.揭示出犹太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宗教的重新认识,表现了辛格对人类心灵世界的终极关照。  相似文献   

18.
在古希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在创造人类时犹豫不决,不知道要创造几种人,他看到邪恶的魔鬼和正义的天使较量,便也决定在人间创造两种人———一种代表正义,另一种代表邪恶。突然一声巨响,天庭微微颤动,魔鬼和天使把宇宙打开一个大洞,怒气冲冲的上帝草率地把两种人结合起来,成为了一种人,这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一个躯体,两个灵魂,一个叫正义,另一个叫邪恶。从此就有了这样的说法:“矛盾的上帝在矛盾之时创造了人,人本身也是矛盾的。”是呀,不然怎么会有“意志”、“毅力”、“挑战自我”……的字眼。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的躯体内,正义…  相似文献   

19.
一天,突然想就天使和魔鬼的数量,做一番民意测验。先问一个小男孩,你说是天使多啊还是魔鬼多?孩子想了想说,天使是那种长着翅膀的小飞人,魔鬼是青面獠牙要下油锅炸的那种吗?我想他脑子中的印象,可能有些中西合璧,天使是外籍的,魔鬼却好像是国产。纠正说,天使就是好神仙,很美丽。魔鬼就是恶魔王,很丑的那种。简单点讲,就是好的和坏的法力无边的人。小男  相似文献   

20.
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物理环境的不同,有着宗教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人们赋予数字不同的文化内涵,也逐渐形成对某一些数字的喜爱和崇拜, 而对另一些数字则产生讨厌和害怕,所以数字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一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人崇尚和谐、统一,统一是中华民族最强烈的愿望;英语里,人们也崇拜和喜爱one。在人们的眼里只有一个上帝,人们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也是惟一的。《圣经》里就有这样的描述:Mark 12:32.And the scribe said unto him well,master thou hast said the truth:for there is one god,and there is none other but he.正如一个短语所说的: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