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文化传播的产物,它作为网络文化的镜像折射着网络时代的文化现象。网络语言对共同语的冲击和变异已经突破了互联网的界域,其带来的不仅是深刻的语言文化冲突,也促成着语言文化的融合,并引起文化的变迁。应以平和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规范和引导网络语言,淘去其中的糟粕。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民数量的逐渐增多,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语言这一新兴语言形式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的社会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与改变,其影响力度较大。网络语言对现代语言规范的颠覆、对传统权力话语的消解、对传统传播道德的影响等已初现端倪。因此,对网络语言要进行规范,使之优化、净化、美化,构建起一种有别于既往的、多元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孕育而生,是新时代的产物。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在网络世界的交流中起着主导作用。网络传播语境催生了英语网络语言的形成。在语用学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英语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兴盛,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变体,正以其快捷、多变的形式向传统媒体传播、渗透,一方面丰富了传统媒体语言,另一方面也破坏了传统媒体语言对大众语言的规范和示范功能,因此亟需进行规范.本文旨在分析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语言的影响及其语言特征,进而探讨其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5.
徐红 《成人教育》2012,32(9):127-128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网络文化正以迅猛发展之势,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特有的形式、特点,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用语习惯和思维方式。文章所指的网络语言就是网友们在互联网上,交流时所用的、与标准汉语略有差异的语言形式。语言的发展通常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在使用中被淘汰,其二是在使用中被接纳。网络语言也同样如此,有生命力的网络语言被人们所接受,并且流传下去,反之则被自然淘汰。对于网络用语及网络语言的发展,应该怀着一颗包容的心。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网络语言在网络中的流行程度日益增强。互文性理论是一种关于文本的理论,它认为在语言的基础上,任何事物都可以实现文本化。网络语言的文本化对于网络语言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网络语言也对现代汉语产生了一些影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实现了对互文性理论的概述,展开了互文性视角下网络语言的分析,阐述了互文性视角下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形成了新的语言集团.并不断向传统编码挑战。网络语言传播带来的品位、伦理、合法性等问题,影响着青少年的语言态度和语言情感。网络语言传播促使网络语言向着健康、明、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郑尔君 《文教资料》2010,(21):34-36
网络语言是汉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它可以与基本汉语词汇相辅相成,互不取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交流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一方面,网络语言形象生动、简洁风趣,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另一方面,一些格调不高、不合语言规范的网络词语,也造成了语言污染。对这些语言现象,我们必须加以客观分析,区别不同情况,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是虚拟世界的语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和传播开来,它脱胎于现代汉语,又有着自己的特点。拟从语法方面探讨一下网络语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是汉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它可以与基本汉语词汇相辅相成,互不取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交流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在网络语体中,病句、汉字、符号、汉语拼音、英文字母杂糅是网络语言的基本组成方式.一方面,网络语言形象生动、简洁风趣,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另一方面,一些格调不高、不合语言规范的网络词语,也造成了语言污染.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言是一种在互联网中使用的,与传统语言规范有明显不同的语言形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的运用愈发广泛,逐渐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由于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也对传统语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互联网具有匿名性和虚拟性,加上互联网监督难度较大,使得网络语言失范现象频发,给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因此,要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来对学生的网络语言进行规范,并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网络语言的优劣进行辨别,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是互联网环境下衍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互联网时代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基于语言学理论的网络语言应用研究》一书立足于语言理论与应用实践,该书运用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美学、模因学、符号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理论,较好地将网络语言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起来,总结出网络语言对网络交际的积极意义,同时,诠释了网络语言将影响和改变未来汉语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为读者展现了当代网络语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得以迅速复制和传播。文章从模因论的角度对网络语言展开分析,从强势模因的特征、模因复制过程及传播类型来探讨网络语言得以迅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灵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传播广泛,甚至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流。本文从交流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网络语言的形成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新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语言模因论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语言模因论对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迅速蹿红网络的现象进行研究,指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种语言模因,并且通过互联网这一强有力的媒介复制和传播,成为最走红的网络流行语。它的传播和影响也揭示了网络流行语与文化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6.
时下互联网已日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已成为了和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一样有公信力的"第五媒体",一些新兴的互联网网络语言逐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语言是时代和媒体演化产生的新语言,是发生在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它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风格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互联网网络语言的特征有利于汉语本身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作为一种交流媒介和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之而来的,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由在线流通的文字、语词、图形构成的符号系统,其使用和传播也越来越流行。目前,网络语言的流行已经引起了愈来愈多语言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旨在从网络语言的特征方面探究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同时就网络语言使用中的错用词现象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它对写作的影响不可小觑,所以老师、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们合理利用互联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一.网络语言对学生写作的影响学生网上冲浪必然避免不了接触到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就是网络媒体广泛运用的背景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和新文化,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初步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特征。网络语言具有意义不固定,发展快,前景广阔等特性,正是因为如此,网络语言的出现对现有语言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是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心理的产物。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网络世界的交流中起着主导作用。网络传播语境催生了英语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文章将在英语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上对其反映出来的文化心理特征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人民生活形态的关键行业。?网络语言的出现对也小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仅只是流行于网络,而且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已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改变着他们的说话和写作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的日常语言习惯,对传统规范、标准的语言教学形成了冲击。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应当怎样正确地看待网络语言,又应该如何化弊为利,学会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